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对照的效果评价

2022-02-25 05:1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平片符合率影像学

安 晋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公众患肺癌的概率上升,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周围型肺癌一般指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主要特征是咳嗽,并伴随胸闷、气促、发热、咯血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短时间明确病情后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避免肺癌细胞发生转移,影响其他组织或器官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医学影像学技术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诊断报告结果迅速,并且可做到无创等优势,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诊断中。而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主要是X线、CT诊断、MRI等。有研究发现[1],虽然X线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能发现较大范围的病灶,但是仍然存在大约1/4分的病灶被遮挡,有些甚至容易出现组织重叠现象,可见其图像组织及密度分辨率较低,极有可能出现漏诊现象。而和X线对比,多层螺旋CT组织分辨率较高,图像较难出现重叠现象,可高效显示出重叠、隐蔽区域的病灶,可避免大部分的漏诊现象,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且该方法还能对可疑病灶进行重建扫描,通过多方位展示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等,帮助临床医师综合、多角度分析患者病情[2]。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实施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时,评估这两者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及X线组各44例。纳入标准:①单发病患者;②患者均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③同时接受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者;④患者诊断前未经化疗治疗;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精神疾病以及对CT造影剂过敏的患者。X线组中男性24 例,女性20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5±5.67)岁;CT组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1.0±4.90)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X线组采取X线平片(Kodak DirectView DR3500)诊断方法,具体如下: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位、侧位进行拍摄胸片,其中正位片电压为85~90 kV,焦距为180 cm,电流为20~25 mAs。再指导患者举起双手,进行侧位片拍摄,其电压为90~95 kV,焦距为180 cm,电流为35~45 mAs,然后经由三位主治医师进行图像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病灶影像学特征。

CT组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选择64层螺旋CT机(美国通用公司)进行诊断,患者采取仰卧位,并指导患者屏气,头先进,指导患者双手抱头。扫描范围为肺尖端至肋膈角,详细扫描参数为电压为105 kV,电流为200~250 mAs,层厚为1.0 mm,主要扫描患者病变的区域,采取高分辨率扫描。CT数据传输至工作站,之后通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三维重组等技术,观察患者的病灶特征,诊断及分析结果主要有三位诊断医师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包括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以及厚壁空洞);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X线平片、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并通过周围型肺癌TNM分期展开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符合率=两种方式各自的检出例数/术后病理检出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检出率比较

全部患者检查结果如下,通过对比周围型肺癌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发现88例周围型肺癌疾病患者中多表现为厚壁空洞、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其他症状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通过经多层螺旋CT诊断时,周围型肺癌患者特征较为明显、清晰。X线平片诊断的血管集束征、分叶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厚壁空洞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两组的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对比[n(%)]

2.2 两组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周围型肺癌42例,占95.46%;X线平片诊断出周围型肺癌30例,占比为68.18%,CT组的周围型肺癌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

2.3 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对比

通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发现,CT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18%,而X线组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5.00%,可见两种诊断方式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更符合病理诊断,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周围型肺癌TNM分期结果对比[n(%)]

3 讨论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生物学行为十分活跃,往往伴随着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有些甚至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因此需要做到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提高病患的积极性[3]。周围型肺癌在我国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往往发生在肺段以下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其病理型多为鳞癌及腺癌,主要位于肺野的中外带,可通过手术进行切除。随着病情推迟,此病的症状往往表现为咳嗽、咯血、气促、胸痛等明显症状[4]。此外,周围型肺癌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无典型现象,它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5]。这种疾病的基本征象包含分叶、毛刺、空泡征等,还包括支气管充气征、胸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厚壁空洞、胸水等。但是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现较晚,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就已经到了中晚期,导致很多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严重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及早诊断、早日治疗,这样才可改善患者患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6]。另外病患长时间处于大气污染、微小环境等空气不流通情况、长期抽烟、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往往也会导致周围型肺癌疾病的发生。目前针对周围型肺癌病患,主要采取两种诊断方式进行鉴别,主要为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并结合患者表型特征(咳嗽、咯血、胸痛、发热)进行综合诊断,以此为依据,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X线平片是一种普遍的影像方式,主要用于诊断胸部疾病,明确癌变位置,但是研究表明[6],拍摄结果会受到组织重叠的影响,难以精准进行判断肺尖等隐匿病灶情况,其诊断效果不显著,甚至会出现漏诊、误诊等严重现象,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及进一步研究。而对于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而言,此项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医院,这像技术能检测到患者病灶的毛刺征、空洞征等特征,扫描速度极快,能显示断层图像,且组织间无重叠遮挡,拥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通过重建三维图像,多方位展示细微之处,帮助医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患者的病情,整体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除此之外,还能观察到多个窗宽及窗位下的病灶,观察密度、边缘、邻近组织的形态都可以通过多层螺旋CT检测出来[7]。

傅兰兰等[7]研究结果报道,X线平片诊断的患者两侧胸廓对称,患者的骨质没有发现异常,而左上肺可以发现团块样有着高密度影子,其边缘较光整,直径在0.4 cm左右,这位患者的右下肺可以看见较为模糊的小片影;两侧肺门影无增大、增浓现象,这位患者的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没有发现异常,另外这位患者纵膈居中,两膈面光整,双肋膈角均变钝。而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相同的患者,检查结果表明,这位患者的胸廓对称,气管纵膈居中,左肺上叶发现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出现4.5 cm×4.4 cm左右的较大层面,其双肺内局部可以发现结节影,各叶支气管畅通,纵膈内没有发现确切肿大淋巴结影,双肺胸膜局部增厚,胸椎、胸骨、双侧局部肋骨、左侧锁骨、左侧肩胛骨可见多发低密度影,可见冠状动脉钙化,右侧腋窝区可发现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较大者约7.1 cm×5.0 cm。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检查方式可见,多层螺旋CT具有如下优势:其一,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同时检查一个部位的容积扫描,还可以扫描整个器官的容积,这样能够全方位检查病灶,避免遗漏。其二是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滑环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扫描效率,综合加快扫描速度,可以多角度进行全方位扫描。其三是多层螺旋CT可以有效去除伪影,综合提高图像质量,甚至可以通过三维图像重建,帮助医生多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医生的诊断精准度。其四是可以提高凸显病变部位和周围组织的区分度,能够让医生及时发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早帮助医生进行干预方针的制定。

本次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检出率(P<0.05)。通过对比周围型肺癌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发现88例周围型肺癌疾病患者中多表现为厚壁空洞、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其他症状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通过经多层螺旋CT诊断时,周围型肺癌患者特征较为明显、清晰。经X线平片诊断的血管集束征、分叶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厚壁空洞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通过对比两组诊断方式发现,CT组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3.18%,而X线组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5.00%,可见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更符合病理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组(P<0.05)。

有研究比较了X线平片和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显示情况[8],结果表明,与X线平片相比,螺旋CT可显著显示周围型肺癌空洞、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症状,可见螺旋CT具有显示清晰的影像学征象的特征。另外在这项研究中,X线平片成像表明由于组织重叠的影响,严重导致图像组织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显著降低,往往会遗漏邻近纵膈部位的隐匿病灶。在这个结果中的螺旋CT成像为断层图像,没有发现组织重叠遮挡,可以更为清晰显示病灶本身,甚至周边组织的关系。虽然螺旋CT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但是螺旋CT具有极强的辐射剂量,一般为X线平片的几倍,难以迎合患者及目前医学观念的需求,可尝试使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应用于筛查查体中。其中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X线平片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效果较好的优点,很多密度异常均可在平片上显示,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患者的辐射较少,损伤小[9]。由此可见X线平片仍是对肺部疾病进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如果通过X线平片发现病变,需要及时更换螺旋CT扫描,为了进一步确诊和诊断。但是如果患者吸烟、年龄>40 岁,需要联合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进行多角度诊断。

综上,对比X线平片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发现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不仅可以精准明确患者影像图特征及病灶情况,还能在检测过程中综合提高整体检出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平片符合率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