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脓肿的价值

2022-02-25 05:17黎政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脓肿盆腔磁共振

黎政华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佛山 528211)

盆腔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与厌氧菌感染有关,脓液有粪臭,并且存在气泡,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引起化脓等症状,进而形成盆腔脓肿。脓肿可局限在子宫的一侧或者两侧,脓液流于盆腔的深部,甚至可以达到直肠、阴道的纵隔。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1-2],若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疾病迅速加重,严重者可产生败血症、肾脏疾病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此,应尽早为患者进行诊断,明确患者病灶情况,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从而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对于盆腔脓肿的临床检验多以超声检查、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为主。超声检查常用于探查未破裂的脓肿,尤其对无症状脓肿更有价值,临床成像为盆腔内圆形或片状的无回声区,大部分边界不清楚,内可见点、斑状及条索状中等回声或弱回声,排空小便后可探及液平段。CT检查常用于超声显影不清晰的患者,该项检验方法可清楚地观察患者子宫及其附件肿块的特点以及宫旁软组织的炎性改变等,临床成像与原发灶不同,脓肿可偏于一处,脓肿壁增厚毛糙,如有液化,中心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中心液化区无强化。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软组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病灶本身情况及病灶周围组织、器官、结构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三种检验方法各具优缺点,因其检验方式的不同,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情况,我院对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脓肿的价值展开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腹腔镜检查确诊的60例盆腔脓肿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没有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②不是来自妇科的脓肿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66岁,平均年龄为(40.1±2.6)岁;其中未发生性生活的患者12例,占比为20%,已发生性生活的患者48例,占比为80%。

1.2 方法

进行检查前,应去除患者身上携带的手机、磁卡、手表、硬币、钥匙、打火机、金属皮带、金属项链、金属耳环、金属纽扣等金属饰品或电子物品。否则,检查时可能影响磁场的均匀性,造成图像的干扰,进而形成伪影,影响病灶的显示。由于强磁场的作用,金属物品可能会被吸进核磁共振机架内,从而对非常昂贵的磁共振机造成破坏,另外,手机、磁卡、手表等电子物品也可能会遭到强磁场的破坏,从而造成个人财物不必要的损失。

CT检查的设备为GE Optima CT540,16排螺旋CT;MRI检查仪器为GE signal HDi,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嘱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盆腔部位,使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器,层厚为6.0 mm,间隔层厚为7.0 mm,矩阵为256×256。CT检查方法:嘱患者取平卧位,使用CT扫描仪器,层厚为5 mm,间距为5 mm,矩阵为256×256。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检查的结果,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3-4],计算比较两种检查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腹腔镜检查患者肿块大小呈4.4 cm×4.2 cm×4.0 cm~14.7 cm×9.7 cm×10.3 cm,平均大小呈9.8 cm×8.7 cm×6.7 cm;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肿块大小呈4.3 cm×4.0 cm×3.9 cm~14.1 cm×8.7 cm×9.8 cm,平均大小呈9.7 cm×8.9 cm×6.4 cm;CT检查患者肿块大小呈4.1 cm×3.8 cm×3.6 cm~15.1 cm×9.0 cm×11.8 cm,平均大小呈8.7 cm×8.5 cm×7.3 cm。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3.3%,显著高于CT检查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2.2 患者疾病分类的比较

60例患者经腹腔镜诊断出结核性脓肿9例,细菌性脓肿45例,卵巢巧囊0例,畸胎瘤6例。磁共振成像诊断疾病分类的准确率为93.33%,高于CT检查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疾病分类的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女性盆腔脓肿的检出率不断增高。盆腔脓肿形成的病原体以厌氧菌为主,常见病因为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性卫生不良以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膜刺激征、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有研究显示[5-6],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主,从而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避免疾病反复发作,确保患者治疗时机,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如何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准确的鉴别诊断,已成为影像学检查的主要临床要求。

女性盆腔脓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导致盆腔脓肿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积脓以及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炎极容易诱发女性盆腔脓肿的产生;部分女性盆腔脓肿是因为患者慢性盆腔炎反复出现而导致,为病情发展之后所得;极少数女性没有症状,也能发生盆腔脓肿。对脓肿来源、性质以及解剖关系进行诊断,可有效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故而其临床应用意义极高。为此,不仅临床需对如何准确诊断疾病进行研究,临床医生以及影像科医生也需要对其进行共同探讨。

目前在诊断女性盆腔脓肿患者过程中主要应用直肠内超声、阴道超声以及经腹超声等,但在诊断方面仍有不足。超声检查常用于探查未破裂的脓肿,CT检查常用于超声显影不清晰患者,该项检验方法可清楚地观察患者子宫及其附件肿块的特点以及宫旁软组织的炎性改变等,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软组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病灶本身情况及病灶周围组织、器官、结构的情况。传统检验方式为B超检验,该项检验方法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便以及价格便民等临床优势,虽然可以诊断女性盆腔脓肿,但这一方法诊断参数少,极易受到呼吸运动、盆腔腹壁厚薄、个人操作经验、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的干扰,故而其诊断准确率较低。而在CT检查过程中,女性体质可以对诊断效果造成影响,在盆腔脓肿检查过程中运用CT,优势明显,检查女性子宫疾病过程中,CT可以对盆腔炎性肿块、畸形瘤、输卵管积水等准确分辨。目前这一技术的临床地位高于超声诊断,其检查扫描速度较快,女性在感染厌氧菌,患有盆腔脓肿并应用抗生素后,会失去机体敏感性,为此,应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故而术前诊断技术十分必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盆腔脓肿的检查方法日益增多,CT检查为常用检查方法之一,该项检查方法虽具有操作便捷、经济实惠等优点,但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为此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从而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7-8]。故而,磁共振检查能敏感地检查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能显示功能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生理生化信息的变化,它使机体组织从单纯的解剖显像发展为解剖学与组织生化和物理学特性变化相结合的“化学性图像”,可为一些早期病变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通常比CT能更有效和更早地发现病变。于成像原理而言,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与CT图像非常相似,二者都是“数字图像”,并以不同灰度显示不同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的断面图像。与CT一样,磁共振成像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例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的检查。但磁共振成像无骨性伪影,可随意作直接地多方向切层,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优于CT,磁共振成像借其“流空效应”,可使用血管造影剂,显示血管结构,故危害性较小。此外,磁共振检查有3个特性参数,而CT只有X射线束穿过生物组织的衰减一个物理参数,故磁共振检查漏诊率比CT诊断低,且磁共振成像更为清晰,有利于观察病灶部位情况,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生改进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

磁共振成像技术有较强分辨力,软组织对比度良好,可以轻松获取多方位图像,对患者盆腔脓肿及其周边器官、周边组织之间关系清晰显示,可以用于诊断患者病情,有一定临床优势。应用MRI的诊断价值高,包括T1WI、T2WI、DWI、增强序列,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高,临床优势明显,可以对患者体内解剖结构以及病变位置关系进行明确,定性诊断以及定位诊断准确性均明显提高,患者盆腔器官可以清晰显示,临床医师可以对患者脓肿病变范围以及大小进行准确掌握,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可以对女性盆腔脓肿进行准确诊断以及鉴别。但磁共振成像术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扫描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对一些不配合的病人进行检查十分困难;对运动性器官,如胃肠道因缺乏合适的对比剂,常常成像不清楚;对于肺部的检查,由于呼吸运动以及肺泡内氢质子密度很低等原因,其成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相关文献报道[9-11],应用MRI检查手段,可以对女性患者卵巢囊肿进行准确检查,若使用CT,患者检查应用价值不高。对比超声、CT、MRI诊断,相对而言,MRI的诊断辐射小,诊断期间不会很大程度损伤患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女性盆腔结构。MRI诊断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鉴别炎症、盆腔脓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优势明显,不会产生放射性损伤,安全性高,产科检查中常用。盆腔脓肿早期病变时,应用MRI技术的价值高,可以早期准确检查患者病变程度,可以尽早发现以及尽早治疗患者,是一种妇科常规检查办法,参数多,对比其他诊断技术,清晰度更高,可定位患者病变部位,多方位成像,可以为患者实施全面扫描序列,扫描过程中,可以将调整较高频率,利用MRI,可以决定盆腔病变诊断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3.3%,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肿块大小的诊断,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磁共振成像检验疾病分类的准确率为93.33%,CT检查疾病分类的准确率为80.00%,诊断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判断疾病种类及病因时,磁共振成像检查更为精准。通过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氢核密度的不同,弛豫时间的变化,从而给予患者准确的疾病诊断,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控制疾病发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综上,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女性盆腔脓肿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故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脓肿盆腔磁共振
中医疗效评价中常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基于同伦l0范数最小化重建的三维动态磁共振成像
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盆腔积液怎么办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