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检查对膝关节外伤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02-25 05:17谢友扬通信作者梁佳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伤性髌骨半月板

张 艳,谢友扬(通信作者),赵 静,梁佳月,徐 佳,张 文

(1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2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187)

膝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与肌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叉韧带与内外侧副韧带。由于膝关节的结构相对较复杂,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存在活动量与使用量较大的情况时,易致膝关节出现损伤[1]。在外力作用下,膝关节骨骼、软组织与韧带都会受到一定损伤,其中常见的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软骨损伤与骨挫伤等。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继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也可能会导致相关后遗症的发生。为了让患者可以及时地接受治疗,前提就是要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目前在临床诊断膝关节外伤性损伤中经常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多层螺旋CT(MSCT)、超声检查等方式,这些都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但膝关节骨结构复杂,应用超声、MDSCT检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MR检查对膝关节外伤性损伤诊断的价值,并分析MR检查的图像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医学影像科进行检查的膝关节外伤性损伤患者共计84例。84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18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47.25±5.21)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膝关节外伤体征;②临床病例资料完整能配合按时复查者。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膝关节手术病史者;②存在股骨或胫骨或髌骨骨折者;③合并存在严重膝关节慢性骨损伤者;④无法配合研究不能按时复查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检查,检查仪器选择GE的1.5 T磁共振,在进行扫描检查之前,告诫患者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然后协助患者取下身上所有的金属异物,并指导患者平躺在扫描床上,采取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下肢伸直,患侧置于床中心,膝关节自然放松舒适,膝关节外旋15°~20°,屈曲10°~15°,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用海绵垫固定减小运动伪影,佩戴耳机保护听力,中心定位于髌骨下缘。对患者分别进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矢状位冠状位T1WI、PDWI脂肪抑脂序列和轴位PDWI脂肪抑脂序列轴成像。矢状面在横断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横断位上找到显示股骨内外髁最好的层面,定位线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垂直于关节面,中心置于髌骨下缘,范围包括股骨内外髁,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冠状面在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定位,在横断位上找到显示内外髁最好的层面,定位线平行于内外踝后缘的连线,在矢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胫腓骨干,中心位置与髌骨下缘水平。如屈曲患者定位线尽量与膝关节的走形一致。扫描范围由髌骨向后包括整个膝关节,需包括整个病变。横断面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矢状位上定位线垂直于髌骨后缘,冠状面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关节面。扫描范围由髌上囊向下至胫腓关节面,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将扫描的参数设置到合适的范围,TSE序列T1WI的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 TR)设置为600~700 ms,回波时间(echo time, TE)设置为Min Full,将层厚设置为3 mm,层间距0.5 mm,FOV 18 cm×18 cm,PDWI序列的参数:TR/TE设置为3 000~4 500ms/30~40ms,层厚为3 mm。轴位PDWI序列的参数:扫描层数设置为22层,TR/TE为3 000 ms/25~30 ms,层厚4 mm,FOV为16 cm×16 cm。扫描完成之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阅片,并得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的MR检查结果与图像表现。

2 结果

2.1 MR检查结果分析

MR检查结果显示,84例患者中,存在半月板撕裂的有43例(51.19%),存在韧带损伤或断裂的有26例(30.95%),两种损伤都存在的有15例(17.86%)。

2.2 MR检查图像表现

MR检查的图像表现为,正常半月板一般呈三角形低信号表现,如发生损伤其内部可见线条状阴影,如图1。交叉韧带损伤或断裂患者,MR检查可见T1WI图中低信号韧带显示不清或消失,或者可见韧带走形区见稍长T1长T2信号,如图2。

图1 半月板损伤MR影像学表现

图2 交叉韧带损伤或断裂MR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承担重量的主要关节组织,由于活动量大,承受压力大,经常容易受到劳损,所以膝关节发生病变的概率比较大,可以占到全身关节病变的首位,受到外力的影响,其骨质就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继而导致膝关节出现损伤的情况[3]。膝关节的发病率比较高,疾病种类也比较多,其中常见的有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损伤等。膝关节外伤性损伤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活动性障碍等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4]。半月板是一种新月形的纤维软骨,主要结构为Ⅰ型胶原纤维,在膝关节股骨髁与胫骨的平台之间位置[5]。内侧的半月板为“C”形,其前角比较窄,后角比较宽,外侧的半月板为“0”形,其前后角的薄厚比较均匀。半月板对膝关节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膝关节正常功能的重要组织[6]。半月板上面呈凹形,下面相对比较平坦,是一个接近球形的股骨髁与平坦的胫骨平台相匹配的关节结构[7]。同时,半月板还能帮助提高膝关节的机械稳定性,具有较好的缓冲、分配等功能,当人体在进行负重的时候,大约有将近70%的负重区都在半月板上,这就会降低胫骨平台的应力,对于关节软骨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8]。此外,半月板还能促进关节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并润滑关节,可以帮助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减小了关节自身的摩擦系数,继而起到保护关节表面的作用[9]。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之后,就会影响到患者关节软骨,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患者膝关节出现长期性疼痛,改变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所以,在临床上实施有效的诊断方式尤为重要[10]。

膝关节外伤性损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出年上升的趋势,依据疾病的特点,在疾病的检查当中,需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式[11]。关节镜检查是确诊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腔内的情况,准确地检查出膝关节软骨与滑膜之间的关系,但是该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接受度比较低。而在超声检查当中,高频超声因为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将患者滑膜、韧带、半月板等结构病变情况清晰地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出患者膝关节关节腔积液情况,可以对大部分疾病作出有效诊断,但是,因为检查的局限性,导致骨质病变无法显示[12]。而CT检查的时间比较短,并没有检查禁忌证,虽然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使用率比较高,但是,CT检查并不能具体地显示出患者膝关节的损伤症状,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漏诊与误诊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MSCT在的临床上也开始逐渐应用,其三维重建技术在骨性关节病的检查当中效果比较突出,可以发现关节内骨性的游离体,对股骨平台骨折、髌骨后软骨损伤等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MSCT造影技术可以诊断出半月板损伤与滑膜病变情况,但是因为造影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所以,在临床上并不提倡广泛应用,并且对于膝关节外伤性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也比较低[13]。

MR检查近些年在膝关节外伤性损伤的检查中应用比较广泛,属于一种医学化学成像方式,可以对患者骨骼肌系统软组织进行系统的成像,MR检查还能准确地显示出患者膝关节损伤的部位、范围、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损伤情况等,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14]。当患者膝关节发生损伤后,随之周围的软组织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导致节囊内发生积液、积血等情况[15]。同时,患者的韧带、关节囊发生损伤的概率也会增加[16]。患者在进行MR检查时,就会出现T1、T2长信号,或出现分层信号[17]。正常的半月板当中不存在氢质子,所以序列图像会表现为低信号,但是,出现损伤之后,由于内部渗入了滑液,基质当中的氢质子就会增多,浓度也会随之增高,所以在进行MR检查的时候回出现高信号表现[18]。本次研究显示,43例半月板撕裂患者MR图像表现均为高信号。在韧带损伤患者当中,患者损伤的类型不同,其图像表现也明显不同,通常都会表现为低信号,出现损伤之后,序列图像会表现为高信号,韧带的肿胀程度越大,图像在表现高信号的同时,还可见边缘模糊,并且呈不规则影[19]。在研究中显示,应用MR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病变部位的情况,包括病变位置、范围、程度、形状等,并显示出膝关节内部的变化,对膝关节外伤性损伤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20]。

综上所述,MR检查可以明确膝关节的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有利的基础,可以作为膝关节外伤性损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式。

猜你喜欢
外伤性髌骨半月板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磁共振报告“半月板损伤”,都需要手术吗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半月板损伤怎么办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