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高年段个性化分层作业设计

2022-02-27 20:58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语言

方 娟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江苏 扬州 225100)

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高年级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手段的不断更新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阶段,教育者加强对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尤为必要。

一、小学英语高年段个性化分层作业设计的意义

小学英语作业的个性化分层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对英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能够使高年段的小学生将课后精力放在巩固英语知识上,学生在作业的引导下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英语知识框架,其英语成绩也会不自觉提升。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个性化分层的英语作业能够使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小学生思维受到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促使学生跳出固有的知识体系,提高英语水平。虽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但通过个性化分层作业均能温习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正向的情感体验,收获学习信心。在个性化分层英语作业的基础上,不论是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还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知识体系均能得到巩固。同时,英语教师还能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借此便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1]因此,加强对小学英语作业的个性化分层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高年段作业设计思路

1.明确设计目标,重视主题语境

在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在英语知识上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要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完整的教育目标,此目标既要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也要兼顾教学中的长远目标。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来确定相关的学习目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目标可分别包含两个维度:语言学习目标和情感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言”这一学习目标设置为“语言”和“情感”两个维度。具体来说,语言学习的具体目标是通过语言的应用来学习语言知识、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环境等。情感学习目标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加工、整合和运用达到情感教育目的。教师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上的接受,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探索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时要结合教学目的对目标进行明确界定并考虑不同主题下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目标。[2]

2.设计题目,强调不同任务之间的关联性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获取语言技能,而这些技能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学习语言就要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语,因此,小学生的英语作业就应该是“日常用语”。当然,也包括其它重要的内容,如:学习工作、家庭生活中的基本用语、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等。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注意相关题目的关联性。[3]

3.合理安排作业形式,重视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作业形式,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作业形式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自主设计等。教师需要重视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设计选择题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难度不高却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再如,布置书面表达作业时,教师既可以选择简单易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选择让学生写要求句式变化的较长篇幅的书面表达。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学生学习习惯,还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合理安排作业次数也有助于学生在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高年段个性化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1.案例概况

为探究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高年段作业分层策略,本文以某小学的三个班级为研究对象。这三个班级中,一班英语成绩整体较好,二班次之,最后为三班;其中二班学生英语成绩较为平均,一班与三班中存在尖子生,三班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较多。基于此情况,传统英语作业的设计方法使得学生的英语成绩难以提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作业进行个性化分层,确保所有学生的英语成绩均能稳步提升。基于上文所述具体设计思路,对分层策略进行探究。

2.创设主题语境

创设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语境可以从更深层次挖掘英语教学的意义与内涵,促进学生发展语言技能。教师可以特定主题为导向,发散性地设计英语作业。笔者以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3《Holiday fun》为例,该单元内容是假日乐趣。教师可以假日活动为导向,发散性设计英语作业,将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假日活动作为该单元英语作业的主题,可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或以小组为单位以假日活动为主题制作小视频,小视频的文案、配音与讲解要为英文。教师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作业分层,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内容。

3.基于主体、难度、结构的分层

(1)对主体进行分层。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状况以及测验成绩,将三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了A、B、C三个组别。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A组,占整体人数的25%,该部分学生的作业设计侧重点为尽可能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成绩、学习能力中等及以上的学生为B组,占整体人数的60%,该部分学生作业设计侧重点为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C组,占整体人数的15%左右,此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以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控制难度,让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后,积累英语基础知识。此外,学生的分组应当是动态的,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成绩与日常表现重新分组。[5]

(2)对难度进行分层。作业难度方面,教师可将作业分为保底与自主选择作业两种。

保底作业的目的是使所有学生均能掌握小学英语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可有针对性地教学生记住某些词汇的窍门,再在课堂中进行英语单词听写以及测试。此举重点针对C组同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对C组同学着重监督,并鼓励学生完成此项任务,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将此类知识运用到具体题目中。

针对A、B组的学生,教师可基于作业难度,将英语作业划分为较难、正常、简单三个等级。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作业。难度为正常、较难的作业的题型可设置得较为类似,并适当增加较难作业中题型的灵活度。以Unit3《Holiday fun》为例,对于C组同学,教师可鼓励学生完成简单难度的作业,比如背诵与默写课文内关于假日活动的单词。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可在C组同学完成作业后鼓励学生尝试正常难度的英语作业;对于B组同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较高难度的作业,比如自主查询假日活动主题下的其他词汇、短句并组成英语作文;针对A组同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完全掌握该单元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以自身假日活动经历为例,灵活运用所学单词、短语进行即兴口语练习。

(3)对结构进行分层。为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可将小学英语所包含的知识进行分类与汇总,利用不同的题型展示出不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结构分层方法具体如下:

以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六上Unit3《Holiday fun》为例,学生完成单词学习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合作,整理单元包含的所有知识点,罗列出与假日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并组织A、B、C组的学生进行复习。教师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题型让学生进行练习。C组学生可采用较为简单的题型来巩固所学知识,B组学生可采用句型转换、适当形式填空等题型进行练习,A组学生可采用词语运用、写作、语篇阅读等难度较高的题型进行练习。此种不同的作业结构分层,能够帮助所有学生熟悉、掌握基础知识,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4.基于作业种类进行划分

(1)实践类。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当将英语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为学生创造输出语言的场合,提高其口语能力。针对C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与假日活动主题相关的英语词汇,使学生意识到英语来源于生活实践,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英语作业的趣味性,还能使该组学生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的英语基础更扎实。针对B组学生,教师可在这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设计与假日活动主题有关的标签与小卡片。如假日里去的旅游景点介绍小卡片等,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提高英语作业的生活实践性。针对A组学生,教师可为学生创造开口说英语的场合,让学生的所学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设置小记者作业,在完成课文学习后,要求学生利用英语采访家人、同学的假日里的活动经历,并用英语说出对假日里举行的一些活动的看法,在此过程中锻炼其英语的具体应用能力。

(2)创新类。为凸显英语作业的创新性,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抄单词、背句子等作业形式,加强英语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分层基础上创新作业形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组别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具体学习能力,结合当前所学习的知识以录制小视频、制作小报、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布置趣味作业,以此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创造力以及英语素养。

(3)组合类。组合类指的是英语教学中的互动过程,教师可从生生互动、学生与家长互动方面入手。生生合作是较为主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划分课堂学习小组时,可将A组、B组的学生与C组学生进行灵活搭配,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督促与学习。学生与家长互动方面,教师可为全体学生布置“我当小老师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中将自身所学的内容教授给父母,并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反馈。此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英语作业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家庭关系的和谐,教师还可利用反馈视频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基于作业评价的分层

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相同难度的试卷进行衡量是缺乏公平性的。因此,教师在设置考试试卷时,应当合理分配题型难度的比例,笔者建议简单的试题占70%,中等难度的试题占20%,难题占10%。如此一来,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便可完成近70%的试题,并挑战中等难度的试题。此种考试方法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当阶段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作出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应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采用鼓励性较强的语言。并结合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考察。教师可以多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若学生存在表现不足之处,教师可帮助其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方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获得公平,具有积极意义、向上的教学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也可通过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以某小学三个班级为例提出小学英语作业个性化分层的设计策略,以期望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生英语成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语言
有趣的分层现象
语言是刀
雨林的分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有我语言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