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材料类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2022-02-27 20:58胡思海王兆旭常宁辉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化学思政科学

孙 然,胡思海,王兆旭,常宁辉,宗 蒙

(西北工业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一、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向,形成协同效应。”[1]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普通化学》是高校材料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其中具备最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与综合性极强。课程教学中有诸多可被挖掘的思政教学元素,如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观点、环境保护意识、自我安全教育、崇尚科学观念、团队协作精神等。下文将着力分析《普通化学》中的课程思政要点和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高校材料类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普通化学》绪论“化学概念的历史演变”部分,教师应为学生讲授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的化学家,主要讲解他们为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化学原理以及其主要化学发明,为国家科技、军事、工业、医学等各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等,挖掘他们身上共有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教师在讲授稀土元素时,可结合“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老先生海外求学的故事,讲述他欣然接受国防科技任务并提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以及他一生为我国化学界勤劳耕耘五十余载,为国家化学教育事业发展、科研水平提高做出的科学贡献。通过在《普通化学》课程相关知识教学中穿插科学人物故事,讲述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责任态度,为国鞠躬尽瘁的职业道德和科研精神,可以教育学生以他们为学科榜样、职业模范,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化学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民族认同感、国家荣辱感相互统一的动力。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化学是在研究原子、分子的基础上分析物质组成结果、形成性质、产生变化的一门科学课程。化学思想是人们学习和探究化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法。化学思想方法即是对化学知识形成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和概念,它所反映出来的是这门课程的规律特征及哲学思想。[2]在《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将化学思想方法深入到化学知识的授用中。比如,课堂互动时,教师在对化学原子、分子从无到有、从错到对的这一验证环节中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审视问题,并敢于大胆设问和质疑。力求通过《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产生思考的热情,形成思辨的意识。同时,教师运用辩证性方法讲授知识重点,也可以使一些化学概念变得更为简单易懂,引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全新的认知。这样的化学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汲取前人的总结,更能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继而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辩证的思维,以正确的观念来看待今天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并沉着冷静的去化解。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意识

实验在《普通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显著,在实验环节注重安全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比如,生石灰、漂白粉等物质若操作不当则极易引燃周围物质或形成液体飞溅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结合实验项目向学生渗透更多的与之有关的化学安全知识,通过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再如,镁粉、铝粉、木粉、淀粉等粉末体物质也是易燃性物质,在达到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后均可能引发爆炸与火灾事件。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穿插各类基于不同化学原理的安全事故案例,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更好地提醒他们提高安全意识,要求他们时刻注意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环节中遵守相关实验操作规范和流程、实验室规章制度等,守护自我及周边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好实验室财产安全。

4.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观念

在《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化学有关知识,引导学生重视环保并以实际行动加强环保。如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经常会用到水银温度计,若操作不当极易摔碎引起水银外漏,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此时,教师可为学生讲授水银的应急处理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妥善处理打碎的温度计来减少水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再如,教师在讲授化学元素时,可以从氧元素拓展到臭氧相关知识,为学生阐释臭氧是如何保护地球生物的以及臭氧层的污染来源,继而将话题延展到环保的热点上,如工业生产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构成的雾霾天气、酸雨现象等生态污染问题。教师还可通过案例讲解美国、比利时、伦敦等地发生的烟雾事件等一些重大公共环境危害问题及后果,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5.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科学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正确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科学思想是最可贵的精神力量,弘扬科学、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求真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促使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3]如美国罗伯特·欧阳的酸碱体质理论,于2018年被其自身承认是一个骗局。但在此之前,世界各地无数人都在主张和推崇这套伪科学理论,甚至打着酸碱体质理论旗号销售营养保健产品,甚至以此推广癌症的治疗方案等。[4]如果人们真的照此理论而为之,刻意在饮食方面加强碱性食物的摄入,长期下来则极易造成身体营养的不均衡,会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各类身体疾病。再如,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我国的“水变油技术”事件最终也被科学证实是一场荒唐骗局。这一骗局其实就是利用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其原理是以碳化物与水产生反应后生成可燃气体。当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事物与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崇尚科学、弘扬科学,敢于与社会上的伪科学观念作斗争,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

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在《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懂得合作共赢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素养,更是他们获取人生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数十载在现代化学领域取得了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全身心带领团队,并让团队形成高效的协作力量,为此,他的团队获得了无数的光环与荣誉。我国著名化学家与教育家杨石先先生在南开大学任职期间,组织老资历教师开展传帮带,遴选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为师生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并引入国外教育人才,使得南开大学师资得到显著改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述这些优秀化学家的真实事迹、职业道德、科研精神,并在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始终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其不仅在学习阶段,而且在未来岗位及科研开发项目中都能做好团队一员,找好自身角色,发挥自我在团体队伍中的协作力量,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

三、结语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素质教育深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始终做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站位,加快材料类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通过在《普通化学》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促使该门课程与思政理论教育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合力,让课程思政进入常态化,课程内容更为精炼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普通化学》的学习兴趣,在帮助学生学好用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新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化学思政科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点击科学
思政课“需求侧”
科学大爆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