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脉管受侵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分析

2022-03-02 08:16朱军辉魏祥志
安徽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脉管鳞状食管癌

江 陈 江 莎 朱军辉 张 科 魏祥志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90%以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1],预后较差。肿瘤细胞在进展过程中可能会侵入肿瘤内部或外周的淋巴管和血管,导致脉管受侵(lymph blood vessel invasion,LBVI)。LBVI的发生提示肿瘤具有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更易侵犯和转移[2-3]。LBVI需术后病理学诊断,术前无法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寻找LBVI发生的影响因素指导术前评估是否存在LBVI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目前,LBVI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4]。因此,LBVI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及发生LBV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纳入标准:①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并完成根治性手术治疗;②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③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围手术期死亡;②存在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姑息性手术;④失访患者。该研究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共纳入55例研究对象,男性43例,女性12例;年龄49~79岁,平均(65.67±7.89)岁;分化程度:中-高分化42例,低分化13例;浸润深度:T1期5例,T2期20例,T3期28例,T4期2例;淋巴结转移34例。

1.2 研究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参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T分期[参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脉管侵犯,分为LBVI(+)组和LBVI(-)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LBVI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 LBVI(+)组25例, LBVI(-)组30例。通过门诊随访及主治医师电话随访,首次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之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或患者死亡日期。

2 结果

2.1 ESCC发生LBVI的影响因素 LVBI阳性组和LBVI阴性患者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OR=6.028,95%CI:1.094~33.225)、T3-4期(OR=11.561,95%CI:2.254~59.303)和淋巴结发生转移(OR=12.971,95%CI:1.964~85.665)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LBVI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LBVI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2.2 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57.0月(95%CI:43.1~70.9);单因素分析显示,LBVI(+)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LBVI(-)、T3-4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T1-2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LBVI是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4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食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及免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但5年生存率仅为30%~40%,预后较差[5]。研究[6]发现,脉管受侵是影响消化道肿瘤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明确食管癌脉管受侵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ICC)癌症分期系统[7]中指出,在任何肿瘤病灶中发现血管壁或其残留物,均可认定存在脉管受侵,脉管癌栓是脉管受侵的一种。本研究中,LBVI阳性率约为45.45%,脉管癌栓约为23.7%,与相关文献报道的食管癌伴脉管癌栓形成发生率23.4%[8]相似。本研究发现低分化患者LBV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提示分化不良的肿瘤容易侵袭脉管。分化越差的肿瘤细胞越容易突破食管黏膜上皮,侵袭肿瘤内或肿瘤周边的血管和淋巴管[9]。本研究发现,LBVI的发生与T分期关系密切,随着T分期的上升,发生LBVI的风险增加,与相关报道[10-11]相符。本研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的LBVI发生率为58.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LBVI发生率,提示LBVI的发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相关报道相符[12]。但淋巴结未转移组中23.8%的患者出现了LBVI,说明淋巴结未转移不能代表肿瘤未侵犯淋巴脉管系统,临床中常遇到相同TNM分期预后不同,应该跟LBVI因素有关,有研究[13]指出脉管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表现,LBVI与淋巴结转移相互影响。本研究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有LBVI的死亡风险是无LBVI的4.298倍,提示LBVI的发生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既往研究[14]指出,脉管癌栓是浅表食管癌的预后相关因子,存在脉管癌栓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无脉管癌栓者(53%比83%,P=0.002)。

综上所述,脉管受侵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存在 LBVI 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 LBVI 者。LBVI可协助TNM分期共同作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对于T3-4期且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需关注LBVI的发生。

猜你喜欢
脉管鳞状食管癌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ⅠB~ⅡA期宫颈癌发生脉管癌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