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主题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组织策略

2022-03-02 16:07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绘本教材阅读教学

田 红

(新疆库尔勒市第七中学,新疆 库尔勒)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章,这其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以及精神,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因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都是以文字呈现,即便加入了相应的配图,因为学生自身对于文字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很容易逐渐丧失阅读兴趣。绘本凭借自身在文字方面的配比优势,更加符合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将要学习的文章选择对应的绘本,用来激发学生对于所学文章的兴趣。比如,教学《传统节日》这一课,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春节》这一绘本故事,与学生共同进行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绘本阅读之后回答有关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学生在完成绘本内容阅读之后,已经对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形成了大致的认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引出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回忆、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绘本中的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对照,以便在教师引导和绘本思维的影响下,寻找出绘本内容和教材内容之间相同的部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绘本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能够深度学习教材中的文章,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工作的效率。

二、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并非单纯重视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加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部分知识,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结晶,绘本阅读教学也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自己的脑海中。绘本阅读中的图画和文字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全面分析其中人物形象、故事哲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将绘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能够以教学目标体系中的情感维度作为出发点,合理将传统文化主题和思想情感教育进行结合,强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优先让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绘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帮助小马过河的有效策略。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完成绘本阅读之后针对绘本中的形象进行全面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回答这些人物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形成不畏艰险、勇于试探的精神。

三、绘本教学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类型、蕴含的意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是培养其文化底蕴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单纯使用内容十分相似的绘本进行教学,也很容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审美疲劳。教师需要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绘本的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推动其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在接触多元化绘本内容的前提下,保持对语文阅读的好奇心以及兴趣。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羿射九日》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虽然与这一神话故事有关的绘本相对较多,但通常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播放视频,将视频的内容作为绘本,通过动态的画面以及声音的辅助,避免学生长时间看绘本所产生的审美疲劳,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观看完成视频之后产生对于文章内容探究的欲望。

四、总结

在我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绘本因为图画与文字的合理配比得以广泛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形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教师需要以合适的绘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并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形成正确认知,推动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绘本教材阅读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绘本
绘本
教材精读
绘本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