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3-02 21:05史瑞莲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教学方式政治

史瑞莲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一中学,甘肃 平凉)

从高中教育的发展来看,思想政治一直是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还是学生心理发展和思想进步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精神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部门不断强调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不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逐渐成为政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教师,要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在政治教学当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让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大致来说,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和沉淀的产物。顺着这个方向来看,传统文化就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明不断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无论历史长短,无论人数多少,传统文化都是各地人民精神的象征。

相较于文化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小了很多,但是它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基本的创造力,是社会发展、思想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的基石,我们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之林,是因为我们相信并且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或者道家思想所提倡的“无为无不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等。这些优秀的思想经过千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演化和改良,逐渐成为现代人所遵从的法律、规则或者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学习以及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高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身处信息时代,接收到了大量的知识、文化或者思想,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树立,或者说价值观、人生观不符合现代的社会潮流。对此,作为教师,要积极落实德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让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奉献精神等一系列优秀的思想成为他们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二、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是高中的一门重点课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表现来看,目前的政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方式单一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信息化教学、问题教学法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传统教学更利于知识的定向传输,比如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点,或者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等。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说却有很大的局限性。(2)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也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科目,只有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政治教学才能体现出政治学科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但是却难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不能从历史课本或者其他学习材料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和思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道德和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高中各门课程的教学评价都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通过考试成绩既可以让教师找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后发现,考试过于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很难考查到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所以将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学出现了“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这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符的,如果长期采用这种评价机制,就会导致学生陷入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影响他们的综合发展。对此,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校要先制订科学的评价机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对教师制订科学的评价机制,从多个方面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专业性的讲座,请传统文化方面和教育学方面的专家来学校演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者学校也可以引导教师通过互联网去了解现代高中生的思想发展情况,比如,通过观察、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总结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由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一件事或者一个事物上。也就是说,如果教师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手段,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最终对他们的学习效率造成影响。对此,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恰当的活动创设、巧妙的环节架构或者精心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政治知识,逐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利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的基本理念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壮大、逐渐走进老百姓心中的。其次,老师再结合本节课的主题,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问题的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者互动协作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以下问题作为学习任务:“(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体现了哪种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哪些事件可以证明这种思想的实用性和先进性?(2)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大家认为如何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问题(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这样既可以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层次讲解,或者说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答案,并培养他们形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好习惯。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政治学科和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无论是重要的文件还是优秀的思想,最终都需要“人”来制定和实施,并且深入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当中去发现和探索,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比如,在教学“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时间参与,让他们深入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春节习俗与春节文化”的主题活动,并为学生设计以下几个探究任务,让学生以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主题学习任务。任务:放鞭炮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节习俗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家对春节燃放鞭炮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你认为这对春节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普及和深入发展德育思想,作为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全面渗透优秀思想和优秀文化,以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组织学生自主思考或者互相交流,让他们通过沟通协作解决各种政治问题,并培养他们形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的优秀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方式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