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2022-03-02 21:05许可新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高中生高中语文

许可新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甘肃 靖远)

新时代教育的不断革新,促进新时代课程随之不断变化,高中作为整个学习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对其进行语文教学质量上的把控力度是很高的。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而言,对高中生语文整体的修养以及学习的质量都要比之前更加严苛。高中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还要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作为语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审美鉴赏能力不仅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中提升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中走向更高的层次。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讨论,针对学生在核心素养下对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进行详细探讨,为了更好地把控高中生的语文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高质量、更优质化的全面型人才。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所蕴含的知识量以及文化性都很丰富。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文化博大精深,因此造就了语文这门学科极其深奥和重要。语文核心素养以语文的能力为核心内容,不仅涵盖了构思和使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并且掌握之后,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构思和使用。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思维方面加以形象化、逻辑化,开阔思维视野,深化语文能力学习,做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自然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优质的审美情趣,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样,当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借鉴和运用了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从中汲取到了其余的能力,并且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自觉性以及有态度的文化自信感,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对高中生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可以自主了解审美鉴赏的含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审美鉴赏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一、语文核心素养对培养高中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意义

(一)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方面的意义

语文这一门科目作为重要的语言基础类课程,不仅范围涉及面广,而且它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其他科目都不具备的——那就是所谓的“情感”。由于这种特殊情感存在,所以语文这门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生,所接触的语文教材难度和技术都要比小学、初中更加严苛。这就要求高中生要有较为成熟的心理以及个人意识的思想,要比以往更加成熟地看待自己眼中的事物。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掌握对他们的感情控制力度,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最好可以在教育他们的同时,将审美的方式融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快速地吸收知识。将带有知识的审美能力通过教育的方式与学生的思想结合,引领学生向正确的审美鉴赏方向发展,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表达自己对审美的观念。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优化和整合,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建立属于自己的正确审美观念,用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

(二)对学生在个性化体验方面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离不开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不同人体验同一种生活,所带来的感受也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学生在个性化方面的差异。审美鉴赏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它给每一个学生带来的体验和表现都是不同的。它可以提升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和品质,通过“发现美”的方法,使学生从呆板、枯燥的说教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可以个性化体验不同的思想给他们带来的启蒙。通过个性化体验,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熏陶,能够切身地感受美。而教师为学生提供这种个性化体验的方法也有很多,最关键的点就是教师是否可以做到从认知事物的角度出发去带入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个性化体验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做到促进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认知,并将这种审美鉴赏能力灵活运用在生活中。

二、高中生审美鉴赏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培养途径

(一)以发现美的方式针对性地提高审美能力

现在是新时期,整个教育模式已经逐步进入了新时代。教师不可以仍旧停留在传统落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而应该结合现在的教育模式,将自己与学生一起带入学习兴趣之中。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引领人,学生则成为教师手下的“主力部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课程进行拆分,用衔接的方式,一部分一部分将整节课堂组建起来。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讲解内容,每一部分都可以做到完美的呈现,这样比笼统的从头至尾讲完整节课堂更有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以及佳作名篇来增加课堂的亮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尽可能做到自己辅佐,学生独立思考,加大学生的学习量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逐渐发现属于自己的审美角度,确认角度之后对审美鉴赏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发掘深藏在知识深处的美。

(二)分析民族文化,体会民族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

民族文化是瑰宝,是一处经得起开发的宝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民族文化,从中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带来的能量,提高教学质量。民族文化是语文学习的一种精髓,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学习语文知识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去体会这种文化,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产生对祖国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审美鉴赏能力便随之提高。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欣赏心理,体会到民族内涵的重要性,在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担当起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为以后的生活规划创造美好的前景。

三、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体会并理解语文教学核心产生的美感

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让学生盲目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更不是让他们脱离现实生活的环境影响。它的作用是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使原本满是文学气息的语文课可以变得艺术、有趣,增强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视角来进行探讨,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使用技巧以及文字组合之后带来的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自己的视角,营造一种镜头感,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阔,带领学生在审美艺术方面拓展。同时,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思考深入其中,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做到主次分明,才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沉浸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想法和能力带来更多的感悟。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过多进行艺术分析和鉴赏,反而会与一开始的想法产生冲突,审美的过程需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一步一步领着学生发现美并且分析美,这样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

(二)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鉴赏美

文学的情境创设法是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一种实用方式。它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课文,发现文字的美,并将这些东西转换为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美的理解,与他们身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将审美鉴赏放在第一位,之后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创设合适的情境,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创设语文教学中需要的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快速从自身的世界融入文学意境中,这么做对学生后期自身情绪方面的调节有很大的帮助。

(三)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创造美感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表达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并且可以看出学生心理活动的途径,莫过于写作。从学生的文字中,教师可以感受到不同学生对文字的审美以及自己在个性方面的追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方面应该做到高度的重视,腾出一部分时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对写作技巧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同样,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选择也表现出学生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的方向,教师需要把控好学生对阅读角度的选择,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了解,做出总结和分析,最后按照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两者结合创造出属于学生的美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美有更好的认识,便于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语

结合以上内容,读者不难得知,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到的,它是一件工程量浩大的任务。高中语文对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成为以后语文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学生也需要做到积极学习,努力进步,师生配合才是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最佳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全面。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高中生高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