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2-03-02 21:05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利用微平面直线

周 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新疆 喀什)

高中阶段数学教材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学习的内容以及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且难度较大,不同板块的知识点联系性也相对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微课的利用能够将不同模块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拆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数学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当前,微课已经被高中数学教师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微课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发展。

一、高中数学微课简述

(一)高中数学微课的定义及本质

数学微课本质上是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数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材的内容拆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者是工具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述,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点。微课中不仅包含知识点的讲解,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的资源,比如学生练习的习题以及测试环节。微课的学习有一定的主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高效。

(二)高中数学微课的特点

高中数学微课具有选择性。当前,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也会采用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对数学微课的重视,也促进了一些数学资源的产生。很多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制作一些优秀的微课,在网络上将微课进行共享和传播。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丰富的微课资源,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的微课。除此之外,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高中数学微课的兴起,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课后任意地点进行学习,而且只需要手机或者电脑以及网络即可。

高中数学微课具有针对性。微课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针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微课的设计往往会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微课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简单型、中等型和提升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提升型的微课,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中等型的微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型的微课。(2)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微课的设计往往具有一定的顺序,能够跟随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人教A 版为例,在必修二第二册学习了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微课的设计需要按照平面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平面向量的应用顺序。这种设计的顺序性贴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高中数学微课具有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学生受众的广泛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班级内的学生是主要的受众。而微课教学受众不仅仅是本班级的学生,还包括其他班级学生或者校外的学生。随着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与网络的结合度越来越高,所以网络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微课的传播,保证了微课的应用效率。

二、高中数学微课应用优势反思

(一)微课能够活跃数学课堂

微课往往比较简短、高效,与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微课一般在10 分钟左右,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学习中也活跃了数学课堂,比如在学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时,教师在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微视频中利用动画或者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等。学生能够针对微视频介绍的重点进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协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点的学习。

(二)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微课的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学习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微课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知识内容的讲解,另一方面是通过习题练习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学生利用手机或者平板对微课程视频进行下载。在线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学习,对学习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的形式实现巩固。如果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向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提问。最后,通过二次思考,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增加了学习的深度。

(三)促进数学重点以及难点的消化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空间直线以及平面的平行关系认识不够。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将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分解成两到三个简短的课程,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往往让学生能够适应难点知识点,在适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比如,微课的第一课时,可以简单地介绍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有平行、垂直或者相交三种可能性。微课的第二课时主要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基本定理和判定,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直线与平面中任意一条直线平行,即可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微课的第三课时主要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基本定理以及判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强调直线与平面中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即可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

三、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以人教A 版高中数学为例,根据复数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关于复数的资源,围绕复数的概念以及四则运算等相关知识点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筛选,将整合后的资源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主题。除此之外,还要对微课的时长进行严格的把控。一般来说,微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0 分钟左右,从而能够为学生留下思考以及讨论的时间。综上所述,合理地设计课程的内容,能够保证微课应用的高效。

(二)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制作一些简短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为课上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方程时,这个章节的内容相对比较重要,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章节主要学习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方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向学生展示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采用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动态地展现椭圆图形的基本画法,让学生通过图形动态变化的过程,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以及机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的方程以及定义,从而为课上学习椭圆的实际应用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前预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太过吃力,保证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以及效果。

(三)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除了课前预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数学课程学习关键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因此课后复习显得至关重要。当前很多高中生对课下复习重视度不够,只是根据教师的作业要求简单地完成一些基础题型,而没有真正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入复习。这种复习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容易遗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便会下降。而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课下学习,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围绕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基础的题型,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动画或者文字注释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四)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所谓数学品质,是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其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数学知识点的讲解过程。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炼相关的要点,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实现问题的解决,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

四、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展开讨论。首先,简单介绍了高中数学微课的基本定义、本质以及微课的基本特点。其次,对高中数学微课应用优势进行了反思,指出微课能够活跃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重难点的消化。最后,指出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教师合理设计微课的内容、教师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教师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猜你喜欢
利用微平面直线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