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高节,木铎长鸣

2022-03-03 00:36
中国美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陈垣学养书风

“燕京”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辛丑冬归,壬寅春至。上溯一百一十载春秋,当代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启功(1912—2005)出生于革故鼎新中的北京,中国书法文化领域巨星逢世。启功数十载钟情翰墨,倾辉光于纸墨与讲台之上,暮年之际仍“尚争一息上竿头”,堪为文坛垂范。

论及启功与书画之缘法,据其本人回忆,他在幼年时看到先祖案旁悬有大幅墨笔山水,其间笔墨之精妙令人心驰神往,故而对书画顿生亲近之情。其后少年时期躬耕于桌案纸砚之间,写绘临习无不涉猎。未及弱冠时,家中长者命其在作画时不可亲笔落款,而应拜请老师代写。这对启功打击颇深,敦促其化愤懑为呕心沥血之精神,从绘画转而精攻书写,后来经由贤师指点后悟得新知,入大学执教,终于在广博学识的陶染和长期书学实践的锤炼下,成为一代书法教育大家。

时逢启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美术》特别推出“奇峰高节,木铎长鸣——启功的书学观与教育实践”专题,以启功的书法教育为切入点,通过整理与爬梳相关史料、文献,围绕启功之书学观念、师承脉络、书风面貌、教育实践与学养底蕴展开全景概述,以期还原启功“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的书法教育历程。

本专题借由虞晓勇、李洪智、高淑燕、王强、秦永龙、王照宇(排名不分先后)六位学者的不同研究視野,以“观念—师承—书风—学养”为结构主线,钩沉启功艺事。启功大半生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该校书法系教授虞晓勇作《论启功通达自然的书法观》一文,以对其治学态度、用笔技巧的论述为依托,结合启功相关文论及其在书学实践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辨析,概述启功书法观的养成途径和精神内核。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启功的书学成就与其授业恩师、史学名家陈垣的指点密不可分。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李洪智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高淑燕合作《论启功对陈垣“师笔”说的阐扬》一文,围绕启功对陈垣书学观的继承与发扬展开深入论述,剖析详尽,鞭辟入里,体现出启功继陈垣之后对“师笔”说的充分阐述,架构与记述俱佳。

阐扬先师之说,自成一家风貌。《“行书宜当楷书写”衍言》一文即对启功“内化”先师书学观之后的书法追求和书写面貌有着生动展现。该文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强。文章聚焦启功“行书宜当楷书写”之说,从学理与教育的角度,分别就这一学说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对当代书法教育与创作实践的指导性意义展开论述,典出有据,引证严谨。

启功在书法创作实践和教育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深深植根于其积淀一生的渊博学识与深厚学养。所谓“立身以立学为先”,正是因为有着广博的学养积淀,启功的书法方呈现出超尘绝俗之面貌。基于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退休教授秦永龙撰文《简论启功的书法教育成就》,立足于启功的为学观、为师观,围绕他对如何开展书法教育实践的观点和他的书法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概述,其中贯穿有作者师从启功学书之往事,直观展现了启功的书法教育理念。

此外,启功在擅书、擅绘之余,于古书画鉴定领域亦树有新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王照宇撰《“坚净居”中的巨眼人:启功古书画鉴定方法管窥》一文,以传为张旭的《古诗四帖》为线索,通过对比剖析启功与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这几位鉴定大家对该作的鉴定意见,总结启功的古代书画鉴藏观。

文凡五篇,历历如绘。启功的书法创作与教育之路随着倾泻的文字铺陈于此,只留有瞬时之光影,而围绕其书学、书风的探索之路仍在向前延伸,我辈学人任重道远。“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值此先生诞辰之际,本专题以教育为主线展开全面探析,或可为启功书学之研究提供崭新切面。

猜你喜欢
陈垣学养书风
纵横有象
——晚清以降颜氏书风在湖南特展
受益终身的三点“忠告”
陈垣与启功的师徒谊父子情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尊师风范
尊师风范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颜真卿书风演变及书学思想述略
文献馆员之解读
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