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剖析

2022-03-03 17:20雷蕾,冯雨佳,李昊
学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心理健康

雷蕾,冯雨佳,李昊

摘 要:目前,我国随迁子女人数愈发庞大,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随迁子女跟随其父母到达新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社会各界应给予随迁子女更多的关注与爱护,随迁子女自身同样应培养自身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健康。本文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对南京市H小学226位随迁子女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得该校内6.6%的随迁子女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关键词:随迁子女;心理健康;MHT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18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88

关于随迁子女这一概念的界定问题,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中的随迁子女,主要指跨省市流动,外地户籍为主,且其年龄范围处于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本文旨在研究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现状,探讨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随迁子女个人及其家庭、校方以及社会提供相关对策建议,构筑随迁子女心理健康保护体系。

一、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南京市作为准一线城市,每年外来人口众多,接收的随迁子女数量庞大。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计10.93万人。其中,接收小學生年龄段随迁子女8.25万人,占比大。目前,南京市随迁子女基本按居住地在南京市内就近入学,约92%随迁子女学生就读于南京市内公立学校。南京市H小学为南京市栖霞区内一所公立小学,与原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合并,该校内保留了该区域内大部分的随迁子女学生。因此选取南京市H小学中随迁子女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修订出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作为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此量表共100道题目,分为一个效度量表以及八个内容分量表。八个内容分量表分别为: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调查过程中涉及南京市H小学内四到六年级的随迁子女学生,发放问卷267份,回收问卷267份。根据量表中的效度分量表,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数226份。

(一)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据《心理健康手册(MHT)》量表中规定,总分得分在1-55分以内即能认定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得分在56-64分,则能初步认为其心理健康有问题,得分在65分及以上则能认为其心理健康问题严重[1]。经数据筛选统计发现,南京市H小学内随迁子女MHT量表总分得分在56-64分为31人,占比13.71%;总得分在64分以上为15人,占比6.63%。被检测出心理健康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数较少,这说明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态总体情况良好。

(二)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八个维度检测结果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后,得出关于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八个维度的检测结果,每项内容分量得分大于8分时,则认为该学生在某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八个维度检测结果如附表所示。由附表可见,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指随迁子女在考试前对考试怀有紧张、畏惧、厌恶等心理,无法放心学习,考试结束后十分注重考试成绩。随迁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是其最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之一。对于随迁子女而言,对学习的过度关注容易造成其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2.体征明显。身体症状是指随迁子女在极度焦虑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如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南京市H小学随迁子女大多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各项身体机能在遇到内心情感变化时会引发一系列与平常相比更为明显的表现。

3.认知误区。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显示,随迁子女在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方面问题表现显著。自责倾向是指随迁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将问题归咎到自我身上,认为问题是由自身的错误形成。而过敏倾向是指随迁子女情绪或心境容易受事件影响,对他人情绪、态度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苦恼的倾向。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认知,长此以往随迁子女容易深陷自责、自卑中无法自拔,造成心理扭曲,影响个人发展与身心健康发育。

二、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经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表明,家庭、学校、社会与自身是影响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教育

1.父母对子女精神世界的关注不足。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中农民工随迁子女仍占我国随迁子女的大多数。在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随迁家庭中,其父母从事职业一般为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单日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结束后留与子女相处时间、精力有限,父母与子女相处时间少,对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关注不到位。同时,部分家长在子女日常生活中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较多关注随迁子女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子女的精神生活。

2.父母教育观念不佳。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大多数父母将成绩、分数作为评判子女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少父母在随迁子女学习上对其成绩要求严格,给予随迁子女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在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受自身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在学习上对其随迁子女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于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让子女自己解决学业困难,子女学习压力增大。此外,部分家长采取严格、暴力、消极的教育方式,对其子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严加管束,只贬不褒,长此以往,随迁子女容易陷入自责敏感的心理困境。

(二)学校教育

1.入学条件要求较多。以南京为例,随迁子女在南京入读公办小学需要其父母在南京实际居住满一年的时间并能提供相关居住证明材料,且要求父母其中一方与用工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和个人缴纳南京市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且无补缴、无中断,或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的在宁有效执照,且之后一直在按规定正常运营,无中断。外来务工人员若无法满足其中条件之一,则无法使其子女在当地成功入学。而在现实中,不乏未能满足要求的随迁子女在等待其父母满足条件的过程中,出现学业中断现象,或只能入读条件相对较差的私立学校的情况。

2.学习环境较差。不少随迁子女由于父母条件未能满足居住地入学条件,就会上费用低廉的私立小学。此类私立小学在学习环境、基础设施上较为欠缺,与随迁子女在原居住地所习惯的教育条件有所差异,为随迁子女提供的学习资源、成长资源也相对较少,难以使随迁子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与同龄人相比较有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心理落差。

3.学习内容断层。随迁子女在当地上学后,新城市、新学校的教育方式、语言习惯、教材书目以及学习进度难免会与原来所受教育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各地区小学、初中所使用教材仍未得到统一,随迁子女在面对此类学习内容的差异时,一般通过自学等方式补足所缺的课程内容,但若通过自学等途径仍无法得到很好解决此类问题、学习成绩仍落后于同龄人时,则容易产生消极厌学心理,甚至会自暴自弃。

4.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缺位。目前大部分学校内基本有设置学生心理中心,并有相应心理辅导人员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但在不少学校内心理健康中心几乎形同虚设,除了每周开设集体性的心理健康班会、部分集体活动外,几乎很少开展专门针对本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校内学生一般由于心理隔阂、畏惧教师等原因较少主动寻求教师帮助,使得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难以发挥其作用,也导致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社会环境

1.社会偏见。偏见,是随迁子女在社会生活中最容易遭遇的心理暴力。在以班级或集体为单位的群体中,随迁子女由于其“外来者”的身份,容易受到各种不平等待遇。同时,随迁子女由于刚刚到达新环境,对环境的不适应往往容易使其产生胆怯、恐惧、紧张、防备等情绪,也难以马上融入新集体。与新集体不同的生活习惯、方言口音、衣着打扮同样容易成为融入新集体的隔阂。调查发现大部分随迁子女都拥有具有当地居民身份的朋友,但访谈发现许多随迁子女在与当地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心理压力偏大,敏感程度偏高,在某些方面过于谨慎,以免遭到嘲笑[2]。

2.刻板印象。在传统城乡二元制的背景下,户籍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刻板印象同样容易成为学生、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产生偏见的关键要素。在各种偏见的影响下,在学内的随迁子女容易成为被排斥的对象,进而容易影响其学业,催生学习焦虑、自责、自卑等心理。

(四)个人认知

1.文化冲击。随迁子女在跟随父母迁入新城市之前,在原居住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及教育使其已经形成了与其居住地文化氛围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习惯。到达新城市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其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差异使其原本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受到一定冲击,造成个人认知的失调以及心理矛盾。

2.抵触心理。随迁子女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成长阶段,內心脆弱敏感,外部世界的改变以及周围群体的个别偏见表现容易使其产生对外界的抵触心理。随迁子女跟随其父母迁居,被动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低、融入意愿不足,也是随迁子女心理健康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

3.压力误判。随迁子女跟随父母迁居到父母的工作城市,在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到其父母的工作状态、目睹其工作的辛劳,出于为父母分担生活压力的目的,容易在无形中将家庭压力转化为对于自身的压力,对自身事事苛求、要求过高,容易产生自责、悲观的心理问题。

4.对比落差。在居住地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随迁子女群体仍然是集体中的少数部分。由于随迁子女身份的异质性,极容易成为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的对象。随迁子女的家庭背景、父母关系、经济条件等均容易成为学生之间比较、谈论的内容,而随迁子女则容易在这一系列的比较中处于下风,容易造成自卑、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

三、随迁子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策略

(一)密切亲子沟通

首先,作为家长,应当保持与子女之间的密切沟通,倾听子女内心需求,发现子女人生阶段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带领其主动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化解其内心的抵触情绪。其次,随迁子女较多处于心理快速成长与变化的青春期阶段,家长应给予子女足够的理解与耐心,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操之过急,亦不可放任不管。学习焦虑是随迁子女面临的第一大心理问题,家长应在学习方面多给予关心帮助和支持鼓励,不要过多地向子女施加压力。

(二)衔接教育断层

首先在随迁子女学生的入学方面,应降低随迁子女入学所需标准。在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后同样需要关注在班级中的公正待遇,如注意随迁子女混合编班,消除对其不公正的评价等。教育部门需注意校际资源的均等化分配,确保随迁子女学生就读学校的师资资源均等化。其次,学校及教师应更多关注随迁子女学生在学业断层上的困难,为其做好学习计划,补齐学程短板,协同家长一起帮助随迁子女学生尽快渡过教育断层的尴尬期。同时,学校心理中心需要做好随迁子女学生的心理疏导,采取个案跟踪等方式,为其制定针对性心理健康规划,定期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教师还应在随迁子女学生的班级融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班级学生积极接纳随迁子女学生,使其尽快融入集体,营造舒适轻松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社会氛围

首先,需要破除社会上对于户籍制度的“桎梏”,加大教育一体化推进力度,打破地域之间制度、文化、经济的壁垒,扭转社会对于流动人口以及随迁子女身份上的偏见与误解。各地区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相应调整教育政策,放宽学生高考制度与户籍制度关系,让随迁子女灵活就近入学甚至参加高考,保证随迁子女平等教育的权力。其次,需要完善社会的服务意识,消除社会偏见,构建随迁子女的社会关怀体系。社会参与作为随迁子女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延伸和补充,对于随迁子女社会认同感与幸福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对于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服务与帮扶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与多主体性。需要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对随迁子女进行对口帮扶。

(四)塑造积极心态

提升个人心理应对能力,是提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质量的根本性举措,只有提升自身应对外界心理压力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个人因素[3]。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而心理韧性能够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4]。随迁子女个人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挫折,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主动寻求父母、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步成,方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1.

[2] 张岩,邵飞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34):235.

[3][4] 张峰,张永水,孙厚才.农民工随迁子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2):63.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