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03 05:40王洪彬赵明明
市场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资源旅游

王洪彬,赵明明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

一、引言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型经济模式,与传统旅游产业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动性与共享性的对接;二是集约化与休闲化的统一;三是公共性与个体性的重合;四是技术创新与业态创新的因果。共享经济的本质其实是对社会闲置资源的分享、整合再利用,而旅游产业涉及对衣、食、住、行、用、娱等行业资源信息的共享。共享经济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助于旅游产业依托“互联网+”,低成本地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共享经济下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旅游总收入4210.87亿元,2019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920.38亿元,2020年因为疫情,旅游总收入缩减到2534.59亿元,为此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文旅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期促进文旅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共享经济在吉林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图书馆领域的资源整合共享。2010年后,共享经济在“吃”“住”“行”等领域遍地开花,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这为吉林省发展旅游共享经济提供了机会。

目前,共享经济已经深度渗透到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供给侧,共享经济重塑了旅游产品的格局,通过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享、文化共享、市场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等,推动了旅游供给侧改革,促进了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比如:通过整合更多的闲置民居,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选择,也让旅游者更加接近地区文化,推动乡土文化品牌输出。在需求侧,共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旅游者有强烈的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感受的需求,顺应这一需求,与旅游者良性互动,既实现了更多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真正到吉林旅行的旅游者,又驱动了供给侧企业和政府及其他服务机构充分了解、尊重市场,从而及时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在中介领域,传统的旅行社的功能正被共享经济下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取代,更透明的交易价格、更便捷的交易模式以及更多的产品选择让旅游中介服务俘获大量注册和活跃用户,通过共享平台定制个性化吉林旅游产品正成为一种趋势。经过摸索,吉林省旅游共享经济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见图1)。

图1 吉林省旅游共享经济模式

三、共享经济下吉林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吉林省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风景优美的长白山国家级旅游区,“想是瑶仙怜胜景,凿开此水惠人间”,是满族的龙兴之地。独具丰韵的吉林雾凇以其“莹莹临玉界,皓皓步天宫”的诗情画意,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市的北大湖滑雪场等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吉林大地。

2.旅游品牌影响力强

吉林省有冰雪旅游、生态避暑休闲旅游、边境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六大旅游品牌。其中,冰雪旅游品牌排名靠前且影响力最强。人民网2017年发布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上,吉林省有9家冰雪旅游地上榜。其中游客期待指数位列单项第一。

3.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吉林省历史上曾建立夫余国、渤海国、高句丽国等,每个民族和王朝有其不同的故事,文物古迹内涵深厚。少数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特征。吉林省集安丸都山城和东沟贵族古墓葬群遗址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民族民俗风格质朴独特。

(二)劣势分析

1.区域旅游通道不发达

旅游资源开成依托旅游业发展的旅游通道。旅游业发展大多以大城市展开,形成了依托长春、吉林、白山、白城、通化等城市的旅游路线。由此而形成的旅游通道是依托京哈线这条交通主轴,以3个省会城市为节点的“丰”字形结构。然而这种旅游结构没有达到有效的旅游资源体系,使得区域旅游发展较差。

2.缺乏共享信用体系

张蘅等认为吉林省旅游产业缺乏共享信用体系,碎片化的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且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形成“信息孤岛现象”,这会使消费者缺乏信息渠道,信息价值挖掘困难,资源的利用率下降。

3.吉林省城市知名度低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纵使吉林省的自然环境优于其他省份,但却没有其他省份知名度大,这说明宣传工作不到位。应借鉴经验,对优势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打开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吉林旅游。

(三)机会分析

1.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数据和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共享经济的产生是分不开的,共享经济平台使零成本或低成本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成为可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解决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使得资源的每一部分每个时间段都能得到利用。

2.促进旅游业优化升级

过去由于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制约,传统旅游业信息大部分掌握在旅行社手中。然而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各大网络平台查阅任何想要的信息,旅行社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旅游社为了应对冲击,整合各种网络资源等实现产业升级。

3.旅游业就业门槛降低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的基础服务岗位数量多、类型丰富。滴滴出行与小猪短租等App使很多无业人员拥有了自己的工作,这类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不需要通过太过严格的筛选,可以提升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

4.国家的政策扶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吉林省旅游业面临史无前例的良好机遇,得到了来自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四)威胁分析

1.吉林省处于东北三省的夹缝境地

首先,地理位置上,吉林省处于辽宁与黑龙江的夹缝中,在整个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再者,吉林省市场影响力度不够,旅游特色不鲜明。

2.核心城市发展处于弱势

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在旅游发展中十分重要,长春市旅游发展较哈尔滨和沈阳低,带动力度不够大。加上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强,哈尔滨和沈阳很有可能以其优势地位使长春作为核心城市的作用锐减。

3.同质化资源影响导致竞争压力大

吉林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中影响力最强的冰雪资源与邻省相似,缺乏有代表性的特色资源。尽管吉林省在资源品质的某些方面占有优势,但其在客源市场认知上没有代表性,市场知名度不高。

4.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吉林省共享经济旅游相较于其他地区仍处于发展初期,共享经济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而平台业务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我国关于共享经济线下活动的法律条文尚不健全,同时也缺乏线上活动规范化法律法规。

四、共享经济下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优势,抓住机会

1.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

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用最新的思维理念把旅游业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形成规模化、经济化、现代化的产业链条,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与核心产品的升级。

2.加深自身品牌影响力

吉林省的旅游品牌代表有旅游项目、景区的形象,是点与面的关系。整体的品牌形象要体现各个部分的代表性、相同点,代表整个吉林省的旅游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根据品牌定位,设计宣传主题,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避免一味借鉴、缺乏新意。

3.扩大宣传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

仅仅拥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尚不足以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共享经济下用宣传手段将旅游产品推销出去。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先进的宣传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要在找准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全面考察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

(二)减少劣势,制造机会

1.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为了应对吉林省旅游交通通道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东部地区的区域性通道建设,其次要加强西部地区的区域性通道的建设,最后要加强长白山旅游区和长春—吉林旅游区的联系,通过旅游交通通道体系建立内部联系。

2.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渠道

共享经济下,旅游产业应该注重新型宣传渠道的开辟,可以构建吉林省旅游线上信息共享渠道,采用“互联网+”的网络营销策略。整合现有的服务网络、旅游产品、区域产业资源,建立吉林省旅游产业链的整体线上综合服务,构建强大的线上与线下交互服务网络体系。

3.扩大营销力度

近年来,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有所减少,因此提高吉林省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一方面,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各类大型活动等宣传吉林;另一方面,全方位宣传,打造一部吉林旅游的特色宣传片,一部反映吉林省文化历史的电视剧或电影,通过抖音、微博等热门App宣传等。

(三)利用优势,应对威胁

1.开展有特色的共享旅游

产业融合是共享经济能够发展迅速的重要基础,是满足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产业边界的相互渗透、嵌入和延伸,进而发现新产业、新业态的动态过程。应跳出传统的景观旅游视角,打破个别产业重组的局限,在共享经济实现路径上应开展有特色的旅游,如与非传统性工业经济融合、与林业园艺特色产业融合、与文化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融合、与现代物流业融合、与医疗养生产业融合。

2.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定要坚持以创新为基石发展旅游产品,以摆脱同质化资源影响为目标,展现出吉林省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提高吉林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生产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培育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诱发游客出行欲望。

3.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共享经济号召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共享经济飞速发展,共享旅游、共享汽车等经济形式一时间百花齐放。共享经济在吉林省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共享经济的号召,合理规定共享经济业态属性,尽量用新办法管理新业态。

(四)避免劣势,减少威胁

1.融合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吉林省应优化空间布局,避免省内各城市内耗。结合吉林省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以旅游产品为依托,全面构建“两核、三区、四带”的总体空间布局,推动“两核驱动三区,四带贯穿全域”的结合发展模式,引领东北地区旅游发展新格局。

2.开拓新型信息共享渠道,健全网络信息体系

共享经济旅游产业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共享信息平台可以成为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途径之一。加强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健全,有利于消费者更高效地选择需要的旅游产品。

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共享经济旅游作为共享经济的形式之一,是对传统旅游业的革新,更需要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监管力度的加强。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纳税,保证线下和线上旅游收益的合法性、合理性。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等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激发市场活力。

五、结语

共享经济下,吉林省应依托立足东北的区位条件,充分整合自然、生态、历史等优势资源,构建“两核驱动三区,四带贯穿全域”总体空间布局,以“互联网+”为基础,深度扩展冰雪、生态、边境、文化、乡村等核心旅游产品,创新培养新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冰雪、生态等休闲度假产业,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吉林省建设为全国生态旅游大省、冰雪旅游强省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吉林省资源旅游
奔跑的小浪花
我给资源分分类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反腐
旅游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