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3 12:4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历史探究能力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 李 菲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进修学校 张淑慧

一、翻转课堂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与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

过去的初中历史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只要对相关内容进行背诵和记忆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在“背多分”的误区下,很多学生都认为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仅凭背诵即可。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考试的内容中添加了很多综合类的题目,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信息提取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需要真正地理解历史知识,并能基于现有知识展开分析和探究。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与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它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相互合作的形式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学习和在线学习以及小组之间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常见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除了要了解基本历史事件、历史线索和历史发展脉络之外,还要针对在学习中产生的疑惑进行探究,促进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的提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此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三)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了学生,学生会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但教师仍然承担着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能力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形式将历史知识融入有限时长的学习视频中,使学生能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探究。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练习反馈的形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除此之外,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还要做好组织与管理的工作,能灵活地处理各类问题,应对突发状况。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时,部分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没有将翻转课堂的价值有效地发挥出来。首先,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存在片面性认识。翻转课堂虽然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完全放权。部分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模式下,所有学习活动都应该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来完成。对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其次,还有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操作存在认识偏差,他们将重点放在了硬件配置和操作方面,虽然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流程,但是并没有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激发,学习负担却进一步增加。

(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待提高

翻转课堂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络视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翻转课堂中,还暴露出了教师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存在不足,他们录制的微课视频质量不够高,在选择教学资源的时候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正确处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没有将二者的优势充分融合,存在弱化教科书或者过度依赖教学视频的现象,无法对翻转课堂进行有效控制。

(三)学校对翻转课堂的安排不合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前完成预习和自测,这需要充裕的时间。与此同时,历史学科中每节课的内容存在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一课的特点来对翻转课堂进行安排和设计。对教材中的历史史实,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课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对一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以及思辨性比较强的内容,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探究。但根据学校的安排,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顺利实施。一方面,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时间是一致的,课后学习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另一方面,部分住校生没有使用电脑观看学习视频的条件,课前自主预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坚持适度翻转,防止教学模式简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时候要坚持适度翻转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模式的关系,能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促进二者的协调,交替应用不同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保持新鲜感,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并非所有的历史知识都适合翻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而不是“一刀切”。例如,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节课知识的时候,对张骞两通西域的史实,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视频的形式向学生普及,使用影视作品中与之相关的片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对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及其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要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展开探究,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当前国际社会形势来进行分析。

(二)合理分配课时,防止教与学分离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学,历史教学的流程可以被简单地概括为“先学后教”。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要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并通过暂停、重复观看的形式来学习其中的知识,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先查阅资料来解决。在课堂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翻转学习的任务,教师要实行弹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调整学习时间。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节课的时候,对“开国大典”等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将“政治协商会议”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构建思维导图,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基本内容,并将课前收集的历史资料分享给同伴。

(三)关注价值观塑造,避免历史情感缺失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将与历史事实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塑造,避免出现历史情感缺失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拓展和探究,引导他们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例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节课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大一统国家建立的过程和时间等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引导他们关注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并鼓励学生对秦始皇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是非标准,形成历史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背景下,传统讲解性的历史学习转变为了研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的价值,教师要坚持适度翻转、合理分配课时以及关注学生价值观塑造等原则。

猜你喜欢
历史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