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探讨

2022-03-03 12:4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二中学燕翠翠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能力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二中学 燕翠翠

根据2018年中央教育部门与国务院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加强我国大中小学校劳动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意见》)要求,我国各级学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课程,锻炼学生生活能力与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劳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劳动意见》要求,做出了更加细致的批示。全国各级大中小学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艰苦奋斗精神,在劳动教育课程上传承红色精神,为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好铺垫。为了保障劳动教育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小学领导人员与教职人员必须提升自身教学理念,创新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

一、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是生命基地的构筑

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劳动活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与艰苦意识,让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在学生参与劳动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将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一生命教育,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生存与生活能力,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智慧,包含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劳动意识、兴趣爱好等品质,引导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精神财富,增加学生生命的长度与厚度,最终达到涵养学生生命底蕴的目的。

(二)是社会关系的重塑

在全球化进展持续深入的当下,劳动分工愈加明显,劳动关系将直接影响整体劳动质量,甚至劳动操作最终目标。小学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完整性,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与陌生人之间相处的方法。通过小学劳动教育,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且纯真,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逐渐形成仁爱、共情、互助的健康心理。

(三)是幸福生活的塑造

常言道:“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他们对生活、劳动、学习的认知方向,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光明前途,小学劳动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劳动为荣”的传统美德,促使学生理解等价付出与收获的道理,杜绝学生养成好逸恶劳、贪玩成性的坏习惯。

二、劳动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性

小学劳动教育应该在一个自动、自主的环境下进行,而非强制性让学生进行劳动活动。小学劳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学习意见,彰显学生在劳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如此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学习的快乐。小学劳动教师要清楚,劳动教育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而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与感知能力,让学生通过劳动体会多样性的情感,而强制性劳动的结果会造成学生产生叛逆心理,降低小学劳动教育效果。

(二)交互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小学生普遍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伴,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率降低,小学生近视率逐渐提高。小学劳动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率,加强学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对话、交往,弥补学生在智能时代缺失的体感交互。

(三)泛在性

劳动作为生命的基本活动,也是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学生在从事不同劳动过程中,也会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产生不同的感悟情感,而这些情感可以让学生逐渐成长,促使学生认识到更多事物的多面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较强的认识能力与感悟能力,对事物的好坏缺乏辨别能力,但是学生通过不同的劳动体验,也会产生差异性体验情感,有助于学生完善个人人格,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策略分析

(一)校本劳动教育体系及实施路径

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小学劳动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能拥有更加充分的学习体验感。首先,小学劳动教师可以从学生成长出发,引入“自我劳动”教学理念。“自我劳动”是指学生对自己产生的问题与需求负责,当然负责程度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判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学会自主刷牙、洗脸、洗头等劳动内容,培养他们的基础生活能力。例如,小学劳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己洗手”“学会梳头比赛”“整理衣物心得交流会”等小型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其次,小学劳动教师可以从学生与家人的关系出发,引入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指学生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员,可以尝试在家庭中进行适当的劳动,缓解父母的工作压力。例如,小学劳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的指引下学会扫地、刷碗、倒垃圾等活动。最后,小学劳动教师可以从学生与社会责任方面出发,引入“社会劳动”。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在完成学业后,必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劳动,并且在劳动中彰显自身的价值,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劳动的艰辛,小学劳动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环境”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与环卫阿姨一起进行社区清扫,促使学生学会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坚实果敢的性格,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小学劳动教师也需要改革传统教育评价机制,展现出学生多样化改变,让教学评价更加全面且可靠,并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在传统小学劳动教师评价过程中,小学教师是评价学生表现的主要人员,这就造成小学劳动教学评价过于片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设置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师生互评、第三者评价、整体评价五种全新的评价制度,让学生评价工作更加完善。例如,小学劳动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劳动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之后小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在完成第一阶段评价后,教师还可以联合校外第三人员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再进行师生互评,通过评价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从而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三)家校合作在劳动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教育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劳动教师在开展劳动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家校合作教育,让学生在校完成劳动学习,在家也能坚持完成“自我劳动”,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意识与个人情感。在家长的帮助下,小学劳动教师还可以开展更为广泛的教育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劳动教育过程中,开展更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夏季露营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存技能与劳动技能的重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小学劳动教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劳动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体力劳动体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生活、生存的各种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决断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