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女子篮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3-05 13:33孙志白新蕾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草根赛事篮球

孙志 白新蕾

(1.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2.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9)

2016 年8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第3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并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希望同志们充分认识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1]”2020年9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从1952 年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 个大字,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的论断,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是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变的初心。新时代我国草根体育组织的高质量发展与培育,以及政社合作关系塑造与演进,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基层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体育治理逻辑的广泛实践,不仅是一种价值释放,更是一种文化自信[3]。

群众体育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已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兴趣爱好呈现多元化发展,健身需求越来越广泛。女性参与体育锻炼,呈现上升趋势。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追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篮球并参与其中。以前人们认为篮球比赛对抗激烈,观赏程度高,同时也容易受伤,不适合女子参与,如今此观念已不具有说服力。我国在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奋进道路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草根女子篮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旨在为如何推动草根女子篮球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南京市草根女子篮球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六城区参与过女子篮球活动的人群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下载相关学术文章,查阅与该研究相关的资料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并阅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2.2 访谈法

该文采用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鼓楼区体育局、南京市篮球协会、南苑街道、部分高校体育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以获得南京市草根女子篮球发展的有关情况。

2.3 问卷调查法

在走访与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订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

2.4 实地考察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对南京女篮野球联盟训练比赛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对有关开展女子篮球培训的机构、公共篮球场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篮球活动开展现状,结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到鼓楼区体育局、南京市篮球协会、南苑街道、部分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询问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进行录音并记录整理。

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合理的逻辑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草根女子篮球社会认可度低

目前,人们对草根女子篮球运动的接受程度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普遍认为草根女子篮球是一项娱乐活动,竞争力不足,缺乏市场价值,这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及基础性功能。正如南京女篮野球联盟一位负责人曾说道:“女子篮球同样可以打出流畅的团队配合,同样可以体现较高的战术素养,同样可以展现精彩的个人技巧,同样能给人带来愉悦的观赛感。”

相关政府部门及篮球协会,在赛事组织方面不够重视。2017 年,首届南京市江宁区草根篮球比赛成功举办,比赛由江宁区体育总会、江宁区篮球运动协会主办,经过几年的举办,赛事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至今也没有设置女子组别比赛。草根篮球比赛主办单位可适当增设女子组别比赛,如设置“3对3”“4对4”以及男女混合篮球比赛,这更适合草根女子的比赛,同时,既能达到赛事的全面性,也能够给草根女子篮球提供一个较好的展示舞台,进而充分挖掘篮球运动项目文化,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3.2 缺乏办赛活动资金

南京女篮野球联盟每年定期举办“3 对3”“4 对4”等比赛,赛事在国内草根女子篮球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对我国发展草根女子篮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每年举行的“战神在野”,作为南京女篮野球联盟IP 赛事,被纳入江苏省篮协年度赛事。该项赛事集竞技、慈善、表演互动、体育文化展示于一体,是一个女性篮球爱好者的舞台,比赛当日的篮球场已然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赛事的主要压力来自办赛经费方面,由于是社会组织举办,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资金,赛事组织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参赛队伍缴纳的参赛服务费、寻找企业赞助,自筹经费来保障经费支出。参赛服务费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主要起到约束作用;企业赞助主要是熟人朋友单位提供,没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在经费缺口方面,主要是由联盟发起者自掏腰包。

3.3 系统建设不足

目前,锻炼者每周在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进行锻炼,每周2 次,中心免除一部分场租费,参加锻炼的人员实行“AA 制”缴纳场租费。如果遇到雨雪天气,需临时租用其他室内场地。联盟其他地区的日常锻炼情况则相对不稳定,有的到就近的公园场地进行活动,有的不定期进行锻炼。由此看来,联盟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建设,管理上较为散乱,联盟组织者有义务为联盟成员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与沟通。

3.2 对策分析

3.2.1 提升对草根女子篮球运动的认识

国家通过政策支持,对篮球文化发展进行支持与规范,对篮球文化进行精准化设计与打造[4]。《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标世界体育强国,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具体内容,着眼于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还指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订并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在新时代,草根女子篮球体现出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的鲜明特征,其是一项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加快草根体育组织领域的政策文件出台,用制度保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4]。从目标导向角度出发,草根女子篮球需要得到社会的重新认识,其有理由得到重视和支持。

3.2.2 草根篮球组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南京女篮野球联盟成员大约有1000 人,联盟创建于2013年11 月18 日,目前联盟除开展日常约球、篮球培训外,主要以专属赛事为工作重点。其独创的“4对4”赛事,对发展草根女子篮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每年举行的“战神在野”,作为南京女篮野球联盟IP赛事,被纳入江苏省篮协年度赛事。2019年,该项赛事有来自赛20余省市的24支队伍报名参赛,4位联盟创办者成为江苏省篮协认证“女子篮球推广专员”。充分发挥联盟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办好传统赛事,形成自身的特色,提升公益度,起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3.2.3 依托区域学校,强化系统建设

建设系统是为了利用系统,而利用系统就必须管理好系统,就要不断激发系统活力和增强系统凝聚力,以保持联盟这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草根女子篮球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南京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校分布广泛,特别是栖霞区的仙林大学城,有10所普通高等学校,江宁高新区、江宁经济开发区共有14所普通高等学校。以学校所在地进行划分,根据报名参加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校园篮球联赛参赛单位统计结果,目前南京各区高校女子篮球联赛的参赛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校园篮球联赛参赛单位(女队)统计表

草根体育组织是以情缘、地缘和业缘为关系基础而形成的“有缘组织”[5]。联盟制定相关校盟合作计划,进入校园,加强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合作,丰富赛事举办组别,举办大学生女子赛事,吸引更多女大学生、女子篮球爱好者参与其中。参与校交流比赛,表演比赛,参加校园体育社团指导,聘请学校女子篮球社团指导教师;扩大宣传力度,利用合作,争取获得校园篮球场地的使用,举办相关赛事,进一步扩大联盟影响力。

3.2.4 加强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增强造血功能

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女子小篮球特色比赛,发挥自我造血功能,以球养赛,利用开展培训班,通过收取培训费,获得一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南京女篮野球联盟开始探索这样的方式,为区别于其他篮球培训,办出自己的特色,开设了针对女性的篮球培训班,培训班专门招女生和成年女性。由于没有自己的培训场地,还要另外租用;在教练员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外聘教练员,这样一来,无形中加大了培训成本,实际到手的费用少于同行。另外,应积极争取获得政府层面的专项建设资金,发挥自身品牌优势,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7]。

3.2.5 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赛事活动的组织者、健身场地设施的维护者,对推动全民健身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国自1993年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经历了2001年出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和2011 年诞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原国家体委1993年12月4日发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同时废止)的变化发展过程。从目前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不是很理想,存在人数不足、持证不上岗的现象,这需要进一步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具体制度,从数量可控和高质量的服务等方面入手,增强社会体育组织的嵌入性,充分汇集和利用社区、社区草根体育组织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社”协同的运行机制[6]。通过实地调研来看,在草根女子篮球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草根女子篮球平时的技、战术训练,主要依靠参与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这极大限制了她们的提高空间。篮球技战术的不断提升,是篮球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8],这都需要从事篮球运动的专业人士,不断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草根赛事篮球
王燕清:从草根创业到世界领先
本月赛事
街头篮球文化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快乐篮球进山乡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校园“三剑客”
草根艺术家
草根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