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2022-03-06 09:20许庆华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底模内模压浆

许庆华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110)

1 工程概况

新建吴忠—中卫城际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施工起讫里程为DK33+560—DK58+772.77,全长25.213 km。其中,跨滚红高速特大桥跨拟建京藏段设置为(60+100+60)m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横向悬臂长5.8 m,悬臂端翼缘厚49.8 cm,采用三角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2 挂篮施工

2.1 挂篮的形式及结构

挂篮采用的是三角挂篮,结构组成包含五大部分,分别为主梁承重系统、底板及悬吊系统、滑梁系统、后锚及行走系统、模板系统(图1)。通过多类结构的共同组合构成的三角挂篮刚度较大、承载能力较强,且有利于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图1 挂篮示意

2.2 挂篮移动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张拉→松侧模和底模→安装轨道→挂篮移动至指定位置→设置后锚→检测并调整模板→质量检验。按照该流程有序推进施工进程。

在实际施工中,在梁段顶面找平,经测定后确定轨道的具体安装位置,将合适规格的垫枕和轨道安装到位,再脱模(拆除时注重防护,避免混凝土结构受损),用倒链滑车将底模吊挂在外模走行梁上,再将主构架后锚松开,在千斤顶所提供的牵引作用下,使挂篮、底模架、外侧模共同向前移动,使其可以精准到达下一节段处,再按照要求锚固在轨道上。

此后,将后吊带安装到位,并吊起底模架,将外侧模走行梁后吊架安装至指定位置,若无误则解除前一梁段的后吊架,经过移动操作后使其精准到达两端预留孔道处,以便安装,随后解除另一个。经前述操作后,若走行梁可精准就位,则检测外模板和底模标高,并根据实测结果做灵活的调整。内模只有在底板和腹板两部分的钢筋绑扎均完成后方可拖出,再封端模。

通过滚轮的应用,可以使三角挂篮主桁架顺畅地在预设的轨道梁上滑动;考虑到挂篮的移动要求,在桁架支座与滑道梁间设四氟滑板,该装置的应用,可减小挂篮前行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四氟滑板安装如图2 所示。

图2 四氟滑板安装示意

通过前支座的应用,将主桁前端稳定支撑在滑道梁上,以便有效承受滑道梁表面产生的反力。挂篮前移由手拉葫芦控制,以保证前移量的合理性,挂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予以固定,避免其发生滑移[1-3]。

挂篮前移是一项精细化工作,操作时应注重对细节的把控,主要有:下放底篮时,需要有效控制各千斤顶,使其同步运行,做到均衡下放;加强现场安全管控,操作面下方不许站人,以免造成损伤;轨道铺设位置必须具有精准性,同时需保持稳定,不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移;四氟滑板需稳定在桁架前支座下,同时位置应具有准确性;T 构两侧的挂篮需同步推进,挂篮的前后位置差不可超过20 cm,且同一只挂篮的梁片桁架应具有一致性,其走行过程中产生的前后位置偏差不可超过5 cm。

2.3 挂篮的拆除

按照“内模骨架及内模→侧模→底模→主桁架”的顺序拆除,期间加强防护,不可损伤周边的其他构件。吊带系统及行走锚固系统在挂篮拆除过程中交叉操作,利用卷扬机将侧模和底模吊放至指定位置,主桁架则先退至墩位周边再利用吊机进一步拆除,将产生的零部件分类堆放到位。

3 模板施工

挂篮拼装结束后,确定各段底模板的标高,该值的确定需综合考虑挂篮弹性变形量(在预压过程中测得)、上拱度两项关键指标。根据确定的底模标高予以调整,此后再进一步调整外侧模和内模。各类模板必须精准安装到位,同时需具有稳定性,相邻模板紧密结合,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漏浆。

模板的安装要点:

(1)底模:测放底模的边线,以此为控制基准,将底模安装到位;此外,根据测量的弹性变形量有效控制底模的标高。

(2)侧模:综合考虑设计标高及线形监控预抬高值,根据两项数据推算侧模顶标高,结合实际情况,对模板走行梁前吊杆做灵活的调整,准确确定模板的高度。立模时需有效控制中线,避免出现偏移。

(3)内模:内模的安装安排在底模和腹板的钢筋、预应力筋均绑扎完成后。内模含两部分,即内模架和钢模板,设置时利用螺栓稳定连接内模钢模板,并利用拉杆稳定连接内模和外模,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在支立内模时,按照1.5 m 的间距预留活动窗口,将该部分作为捣固预留孔洞,以便在后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快速振捣。待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利用钢板做封堵处理;此外,在已安装到位的钢板的外沿粘贴双面胶,起到密封的作用。

(4)端模:端模安装时,利用拉杆式槽钢予以加固处理;并在槽钢与模板间增设木楔,通过该装置的应用,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是重点施工环节,同时也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对象。浇筑采用2 台泵车联合作业的方法,从一侧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开始浇筑,此后再转至底板,完成该部分的浇筑作业;待底板与腹板接头部位混凝土的实测强度达到要求后浇筑腹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振捣措施,以便减小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提高其稳定性。振捣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棒,由专员操作。对于腹板和横隔板的振捣,在内模位置开天窗辅助(间距约为1.5 m)。部分区域的钢筋、波纹管分布较为密集,若采用常规的振捣设备,容易与该类构件发生碰触,从而导致构件偏位,对此采用小型30 振动棒。为保证层间结合稳定性,在本层振捣时,将设备适当向下插入5~10 cm,使相邻两层稳定结合于一体。待振捣部位无下沉、无气泡、表面有泛浆时,则可以结束该点的振捣作业。振捣过程中加强观察与记录,形成完整的施工日志[4-6]。

5 预应力张拉

按照先腹板束、再顶板束的顺序张拉,且从外向内推进。待梁体混凝土的实测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值,至少达到7 d,可以组织张拉作业。

张拉采取的是“双控标准”,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利用伸长量校核,要求两者均满足要求。若实测张拉应力达标,同时实测伸长量与设计值的误差未超过±6%时,才完全满足张拉要求,否则需随即暂停张拉,查明成因并处理,直至恢复正常状态为止。在纵向钢束锚外张拉中,根据各部分采取针对性的预应力控制措施,T4、T7 采用0.72σcon,F5、F6 采用0.71σcon,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0.735σcon。

分级张拉:0→0.1 σcon(持荷5 min)→1.00 σcon(持荷5 min,测伸长量)→锚固。其中,σcon为张拉的控制应力。

6 孔道压浆和封锚

(1)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工艺,在正式操作前先利用真空泵抽取残留在孔道内的空气,直至真空度超过80%。此后,在孔道的另一端利用压力将制备好的水泥浆压入。为保证浆液可被有效地压入孔道内,要求压浆机所提供的压力不小于0.7 MPa。

(2)封锚。经过压浆作业后,确定多余的钢绞线并予以切除,此后利用高压风吹干,再封锚。封锚施工所用材料为无收缩水泥砂浆,覆盖层的厚度需达到15 mm 以上,使砂浆可完全包裹锚板、夹片、外露钢绞线,形成有效防护。

7 结语

综上所述,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桥梁建设中取得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重挂篮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压浆及封锚等关键作业,并有效把控具体的细分内容,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对一些关键施工技术的分析,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底模内模压浆
类矩形砼管片钢模的设计与制造
高铁40 m预制箱梁整体内模自驱系统技术研究
浅谈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Taylor逼近型内模PID算法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专利产品板式消浪块预制施工技术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高桩墩台式码头底模拆除工艺的探讨
高桩码头大型墩台施工底模拆除方法探讨
青龙山初级中学教学综合楼现浇空心板施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