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在临床住院初治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3-07 02:11覃惠云王俊杰邱芳芳韦雪菱吴莉红黄冬梅潘璇璇
循证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成功率结核病

覃惠云,王俊杰,邱芳芳,韦雪菱,吴莉红,黄冬梅,潘璇璇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5463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全球结核病感染新发病例1 010万例,我国新发病例90万例,占全球的8.9%,疫情形势较为严峻[1]。结核病不仅对机体造成生理性损害,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次确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治疗和护理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因此,对病人进行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国内多研究报道[2-3],健康教育能提高初治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效果不一,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先进的工具对初治结核病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的热点课题。多信是国内首创基于二维码云存储的一款应用,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尚未见有相关报道。为探讨多信在临床的应用优势,2020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感染性疾病科采用多信对住院初治肺结核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100例初治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意识清楚,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肺结核的诊断标准[4],住院初治肺结核,具有通过手机App软件阅读和沟通交流能力,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签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孕妇,有药物依赖,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或病史,有视觉、听觉和语言障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9~76(46.85±8.7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1例,专科及以上19例。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0~78(47.15±8.4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3例,专科及以上17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常规实施护理,采用床边宣教、发放图册和健康教育处方及集中讲课宣教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信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多信健康教育研究小组

成立由副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护师3名组成的健康教育研究小组。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的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课题实施的整体协调和质量把控;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负责提供结核病治疗相关知识的技术指导;组长和1名副主任护师负责制做多信宣教资料库,护理人员培训,数据收集和整理等工作;3名护师负责课题的实施。

1.2.2 创建初治肺结核多信健康教育资料库

2020年6月,研究小组参考《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5]、《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6]、《结核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7]等资料和相关文献[8-9],根据我院感染疾病科和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房管理制度、肺结核护理模式,结合病人需求,制订包含病区(房)环境和设置、药肺结核病诊疗基础知识、药物规范治疗和护理、留取痰液标本、痰液处理、膳食管理、运动、日常生活指导、自我管理、疾病防控、出院指导等内容,设计包含文本、图片、语音、视频、动画的健康教育宣教资料,借助多信小程序,扫描云便签二维码,将上述资料上传至云储存,制成若干个带标签和独立二维码的知识模块、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格式的初治肺结核多信健康教育资料库,并将所有二维码打印成制“多信健康教育二维码图册”。

1.2.3 初治肺结核多信健康教育的实施

病人入院第1天,按照对照组健康教育流程给予床边宣教、发放图册和健康教育处方,指导病人将多信健康教育二维码图册中的所有二维码拍照留存于手机相册,同时教会其如何扫描或识别二维码进行阅读。此后,课题组护士或责任护士根据治疗和护理进程,每天用统一的指导语介绍指导病人阅读、观看相关的宣教资料。如“某某您好,明天早晨您需留取晨起漱口后第1口痰进行化验室检查,请您认真观看正确留取痰液标本视频,能帮助您成功留取痰液标本,完成检查”“某某您好,今天给您肺结核治疗的某某药物,为使您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请您认真阅读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内容”“某某您好,今天下午准备教您如何进行痰液处理,请您认真观看肺结核痰液处置视频,能帮助您熟练掌握如何操作”“某某您好,您的治疗疗程已经结束,根据临床指证您已经可以出院了,现在请您认真观看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如何防控等的知识点和视频”。

1.2.4 质量控制

本研究均于上午由课题组护士或责任护士指导病人扫描或识别二维码自行学习,下午由课题组另一护士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评价表,检查评估病人学习效果并做好记录,对熟练掌握的病人给予表扬,未掌握的病人给予安慰和鼓励,并指导其继续阅读直至掌握。课题组组长每周五检查每例病人的执行情况,对未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持续性整改意见。

1.3 观察指标

①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采用朱毓萍等[10]研制的结核病病人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知晓测评表于入组和出院时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该表共2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答对为5分,错误为0分,满分0~100分,分数越高结核病知晓度越高。测评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04,KMO检验值为0.837[11]。②留痰检测成功率:由专人检查登记病人留取痰液标本的成功率。痰液标本合格标准为痰液呈稍浑浊、光照下有杂质,痰液量能覆盖标本盒底部平面,不混有鼻涕、唾液、口水、纸屑等杂质[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入组时和出院时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入组时和出院时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病人留痰检测成功率

留痰检测成功率观察组96.00%(48/50),对照组78.00%(3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4,P<0.001),观察组留痰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多信在初治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传统一对一宣教,发放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册等健康教育方式不利于病人记忆、携带,且受实施健康教育护士掌握的疾病知识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影响,健康教育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阅读、观看视频、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和分享等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手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健康教育的软件有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小助手等多种,但存在微信群过多病人厌烦、微信公众号和小助手需要借助专业的计算机工作人员构建等诸多缺点和不便。多信是国内首创基于二维码的应用,多信云便签是全球首款能存照片、声音、视频、文字的云存储,护士通过使用多信小程序扫描云便签二维码即可将图片、文字、动画、语音、视频等健康教育资料进行云储存,达到“一扫即存”,存储的内容可不限次数更改且永久保存,不需借助专业人员之手,护士可自行操作,随时更新和更改教育内容,快捷方便,实用多变,满足临床健康教育的需求;病人使用任意二维码扫码软件扫描或识别保存于手机内的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阅读相关知识,在使用较小的流量下实现“一扫即看”,不需添加微信群、关注公众号,更能契合病人的需求。

3.2 多信在初治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留痰检成功率观察组96.00%,对照组78.00%,观察组留痰检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组时两组病人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病人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病人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其治疗护理配合能力。多信是一款基于二维码的手机App软件,通过手机多信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把病房环境、如何采集痰标本、各种检查的目的、意义及常用抗结核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等结核病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元化方式添加并储存到多信云便签上,医护人员通过分享给病人,帮助病人在现实和网络之间接受结核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本研究实施过程中,观察组病人均积极主动自行识别二维码进行阅读,病人间积极沟通交流分享,不仅活跃了病区的气氛,提高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融洽。

综上所述,多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初治肺结核病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留痰检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多信在临床的应用经查新在国内未检索到密切相关的研究报道,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目前尚存在样本量少、观察时间较短的不足,有待日后的工作中增加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做进一步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成功率结核病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肺结核合并重症疾病病人的护理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