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2022-03-07 11:01白惠文
活力 2022年24期
关键词:岗位管理工作防控

白惠文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澳门 999078)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国内各个领域的相关企业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冲击下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影响下,国家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度挖掘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并且从依法治企的管理角度优化自身的管理目标和管理途径,避免企业在相关的诉讼中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经济成本损失。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稳定性,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核心内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实对象,合同管理岗位人员自身的业务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因此,日常的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包含对岗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其中不仅包括岗位人员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结合理论知识拓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岗位人员工作素养的培养,还需要针对岗位人员的合同现场签约技巧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防止在签约现场因复杂环境因素和突发性事件而影响合同的管理质量,并且在后续的合同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二,合同在签约完成之后,合同管理岗位人员需要及时针对合同当中已经达成约定的相关条款进行有效跟进,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监督履行情况,还能够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开展这一环节时,岗位人员需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及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结合合同签署的业务和资金要求进行有效结算。第三,合同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因此需要岗位人员能够针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问题梳理,通过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来提升制度的层次性和程序的规范性,同时也能够有效明确这些岗位的相关职责。第四,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对合同的谈判和签约工作进行有效落实,这不仅需要在谈判签约之前对对方的信誉资质及谈判的主要条款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调查,还需要对合同中涉及的价款、支付方式及违约条款等信息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减少合同当中的签约漏洞。第五,合同管理岗位人员也时常会面临合同违约的相关纠纷问题,因此他们不但需要对合同签署的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条例进行有效沟通,而且也需要及时应用法律武器并结合仲裁或诉讼方式为企业争取合理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往往将更多的侧重点集中在生产业务的拓展上,对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忽略,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在前期的发展和运营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往往通过对方的电话或发货清单就直接进行了大笔金额的交易内容。这样没有签署正式合同的方式不仅给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和难度,还使企业丧失了在未来进行法律诉讼时的重要凭据,最终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第二,一些企业合同管理岗位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他们在进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企业签署相应的合同,但是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因此对外的合同文本并没有形成固定统一的文本格式。这样的实际情况很容易造成企业在进行合同签署的过程中使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合同文本格式,在关键的条款上可能陷入较为复杂的合同纠纷问题,不但容易使合同管理的后期工作陷入被动,而且也无法有效保障合同落实的相关监督职责。第三,一些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在进行合同签署之前并没有结合标准化的流程对对方进行背景资料调查,因此也造成了自身在合同内容的可行性分析方面存在着较大误区。这样的情况不但容易造成合同签署之后出现相应的合同条款不能实现的问题,而且在遇到合同纠纷问题之后也不能够及时针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

(三)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优化措施探究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完善自身的工作落实效果。第一,全面完善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结合明确的制度内容对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责范畴和监督管理目标进行有效监管。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际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与其他岗位人员的协作效率。此外,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当优化合同管理部门的内部组织架构,引进专业的法律人才对合同管理的相关任务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并且多元化的合同管理团队也有助于管理人员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对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人员分散,对合同签署的相关条例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二,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针对企业内部的合同格式和签署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统一,这样不仅能够在后续的合同签署工作过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够掌握合同谈判和签约过程中的文本选择主动权,从而降低未来发生合同纠纷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使用企业内部固定的合同文本格式,也有助于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对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申诉,并且在未来的纠纷过程中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第三,不断更新和优化合同管理制度中法律条文的相关内容,这体现在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定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合同管理制度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对法律条文的修改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度把握。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扩大合同管理制度的覆盖范围,对后续的相关工作起到重要的法律指导作用。另外,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当全面加强对合同用章的严格化管理,不仅能够落实专人保管的监督制度,还能够结合专章专用的相关制度内容减少合同用章的滥用问题。第四,合同管理制度也应当针对合同签署的授权、审批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把它加入企业各个部门的讨论和审批流程,从而降低合同签署的相关风险。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措施探究

(一)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不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而且也会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构建较为全面的法律风险防控措施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核心的必要性。第一,合同作为企业与外部市场环境的重要沟通桥梁,同样也是企业进行合作交流的关键渠道,它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业务拓展,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资金损失风险。因此,为了防止企业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就需要对法律风险的相关防控措施进行有效落实,这样不仅能够在合同签署之前进行风险的规避,还能够在合同签署之后解决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经济纠纷问题。第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也体现在企业发展的运营和管理水平上,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质量,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并且在行业领域中形成更加稳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落实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法律意识,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风气,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对获得更加广泛的市场认可起到深远的促进作用。第三,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转变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更好地响应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政策号召,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让其适应市场的经济变化趋势,迎接未来市场的复杂变化。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分类

企业在进行合同签署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风险。首先,在合同签订的初始环节,合同签订对象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合同主体需要承担不同的法律风险,并且会对后续的合同监督和落实造成重要影响。另外,合同签署过程中也常常存在着相关的法律风险,其中不仅包括与法人签署过程中的主体资格问题,还包括与自然人签署时相应的精神状态和年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合同的落实效力。其次,法律合同内容中也涉及多种法律风险,其中合同主要条款的法律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相关权利和业务履行,还会对履行的条款期限产生影响。最后,合同内容中还涉及专有名词的定义及通知送达等条款的把控不严风险,这些都会在未来产生大量的合同纠纷。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探究

为了加强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效果,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相应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第一,针对合同签订的相关阶段,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合同的相关签约流程和条例内容,这不仅需要他们能够针对资深企业的相关特点和法律法规内容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需要提前进行针对性的案例和理论教学培训,加强在签约过程中对法律条文内容的严格把控。除此之外,合同管理岗位人员也应当对合同签署的授权管理流程进行全面优化,防止出现被授权人超越授权人进行合同签署和操作的风险问题,并且在合同签署之前与对方代表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

第二,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全面完善企业内部对合同的审核流程,降低履行条款内容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在面对合同条款中严重损害企业权利及承担过重违约责任的相关条款时,应当与签约对方进行合理合法的谈判,并且通过提出自身的企业诉求来进行风险的有效把控。其次,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增加合同风险防控的全面性,尽可能组织内部财务人员和风控人员与外部律师团队进行深入的合作,针对风险防控提出最优的解决办法。此外,针对合同条款中具有争议性的一般条款内容,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在沟通无果的前提下,按照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法院规定进行流程合法的有效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需要提高法律风险防控效率的问题,合同管理岗位人员也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

第三,合同管理岗位人员应当加强合同管理制度构建中风险防控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不同角度针对可能存在法律风险的合同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为了提高自身风险防控工作开展的效率,合同管理岗位人员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相关功能来提高法律风险的防控质量,与财务系统及业务拓展系统实现广泛的配合,最终有效提升内部运营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和风险控制。另外,针对已经履行完成的合同内容,合同管理岗位人员也应当定期进行复盘和检查,避免出现隐藏的法律风险问题,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与合同承办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避免因为信息孤岛现象而产生合同之间的连带纠纷问题,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结 语

综上所述,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有效转变自身的工作开展思路,不仅需要全面提高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的专业性和扩大合同覆盖范围,降低风险隐患的隐藏可能性,还需要全面优化和提升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体系构建,通过增加内部管理制度的架构复杂性,有效解决合同签署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当广泛结合多元化的基础应用功能来拓展合同管理体系的网格化结构,这样不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实现稳定发展和规模扩张,而且对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法治社会建设目标也起到重要的贡献作用。

猜你喜欢
岗位管理工作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