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防控与战略目标

2022-03-07 11:01胡国忠
活力 2022年24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人才文化

胡国忠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绥化 152000)

一、企业对外投资的意义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在出口贸易方面已经具有了较大的规模。然而,这种贸易出口仅仅局限在我国商品及服务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国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简言之,就是中国的劳动力实现了出口,通俗点,就是所谓的贸易出口大国就是依靠着“卖苦力”而得来的。在贸易出口方面,我国的优势主要在价格低廉上,而商品的质量及品牌的形象等都无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属于贸易大国,但是与贸易强国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距离,只有加强对外投资,成为投资大国,才能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不断增加对国际优质资产的投资、扩大对国际优质资源的占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不再仅仅是为国际提供低廉的商品和服务,而是能够在国际舞台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加强企业的对外投资是扩大我国对国际优质资产占有的主要途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应该依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强化企业的对外投资。对外投资不仅可以使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与此同时,企业对外投资的不断强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向贸易强化的方向迈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明确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目标

企业对外投资属于国际化经济活动,其视角更加开阔,运行更加复杂,要求企业立足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与分析战略问题,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以给企业对外投资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方向。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需持续加强对对外投资战略目标的研究,明确对外战略目标方针,这样可以避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率。对于企业对外投资来说,在既定的环境下,对外战略目标的制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企业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对外投资战略目标制定的重视度,并且能够结合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对外投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等,对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

(二)加强对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科学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及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保障,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对外投资的顺利发展,需不断强化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企业需要根据对外投资的相关要求,针对性地对企业治理机制进行完善,并且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治理机制的完善上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其一,在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要对管理权限进行明确。管理权限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比如具体包括经营管理权限、财务管理权限、人事管理权限等,在对外投资管理中可以授予国外子公司一定的自由管理权限,使其能够根据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结合国外子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进行管理。但是,与此同时,国内母公司需要对国外子公司的各方面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控,保障子公司的管理理念及发展战略能够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其二,在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要结合国外子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具体可以根据子公司所在东道国的相关情况而制定,以此来激励子公司不断研发和拓展业务,促进子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其三,在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主要是用来对国外子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因为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子公司与母公司相距甚远,给管理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审计机制,以此来保障子公司各类账目能够清晰,各项开支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到损失。总而言之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对企业各子公司的运营管理。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化方面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其一,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各个企业应该看清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发展的趋势,了解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经济形势给企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了解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性。其二,企业要加强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为构建完善的科技研发创新机制提供良好的保障。其三,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获取先进的高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比如可以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或者与优秀的研究机构进行联盟,以及通过企业并购等方式来获取高新技术。

(三)提升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

企业对外投资虽然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促进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企业有大局观、长远意识及开阔的视野思维,能够从对外投资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及各种政策要求与国内投资的差别中,找准各方面管理及运营的调整点,以提升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风险因子层出不穷,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分析能力及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以有效降低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提高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方面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其一,要加强对东道国各方面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分析,从而能够对目标市场进行慎重选择,有效地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的评估,以及进行风险的防控。比如,企业要对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对东道国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面了解,准确掌握东道国的经济环境基础。与此同时,要了解东道国的政治格局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政治风险,相关的外资保护法律法规等是否完善,如果发生投资纠纷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解决,等等。要全面了解多方面的情况,从而分析对外投资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等级分类,并科学地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其二,企业要了解提升自身风险防控能力的相关途径,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对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法律保护是避免风险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来分析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如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东道国相关政府签署框架协议的方式,来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避免企业遭遇较大的风险威胁。

(四)加快中国文化与东道主文化接轨的步伐

企业对外投资不只是经济交互行为,也是文化交流活动。企业对外投资需建立在充分尊重、理解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融合,才能更好地化解文化冲突,为实现对外投资战略目标提供助力支持。因此,加强中国文化与东道主文化接轨步伐势在必行,完善企业对外投资文化刻不容缓,对外投资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层面的作用。首先,开辟文化交流路径,加强文化思想沟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对外投资机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非常多的华侨,他们可为传播中国文化和解读东道主文化提供有力帮助,所以企业还可借助他们的人脉关系和交流经验,加强与当地的合作,更利于交朋友、消除误会,降低文化冲突带来的各类风险。其次,企业要根据当地文化信仰适当调整企业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信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不适。为了减少不适感,增强运作效能,企业需完善文化沟通机制,确立文化融合方案,不断充实企业文化内涵,使东道主感受到被尊重与被认可。尤其是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开通更多的交流渠道,深化企业与管理人员、企业与员工、管理人员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以在短期内培育共同价值观,打造利益共同体,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再次,企业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职责,当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加强中国文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正面的中国形象,让当地政府、企业及民众从更多层面上认识中国文化,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空间和创造良好环境。最后,企业务必遵循坚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的原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需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失礼行为。必须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本着谦虚的态度,认真学习东道主国家的先进文化,尤其是学习东道主国家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促进自身提高管理技水平,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五)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人才队伍的建设

企业对外投资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的支持,只有打造高端的人才队伍才能保障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在强化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的过程中,企业需将一切关于发挥人才效能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和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以满足日益迫切的对外投资项目开发和实施需求。换句话说,企业应根据对外投资需求,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以促进人才在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作用价值。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必须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深刻认识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放弃引进人才或减小人才引进力度。要根据企业阶段发展需要,制订科学完善的人才招聘计划,从薪资待遇、晋升空间、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高端人才更多的照顾,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企业竞争岗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需要将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对外投资战略目标的内在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对外投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促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确定培训内容,以确保对外投资人员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满足现实需要。比如培养对外投资人员的国际投资和经营能力,提升对外投资人员对国际各国投资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人员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等等;在人才使用方面,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务实为主”的管理思想,确立“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具体包括人才的选择制度、人才的任用制度及岗位轮岗制度等,制定合理严谨的奖惩机制,具体包括人才的晋升制度、惩罚制度、淘汰制度等,通过多种制度的完善,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既可以起到对员工的约束作用,也能够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而构建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要重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作为领导的影响力,让他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支持、鼓励与关怀,让员工对企业文化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以构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才的工作局面。此外,在优质人才资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本土人才和东道国人才的双向结合。

结 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更快的成为贸易出口强国。为此,国家相关政府及各个企业都要加大对外投资的重视度,并且结合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阻碍企业对外投资的各方面因素,进而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目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及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良好保障。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