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放大免疫法与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万古霉素血液浓度的对比研究

2022-03-08 05:42师亚玲廉江平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西安710068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精密度试剂盒

师亚玲,丰 航,廉江平,张 鹏,李 黎(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西安 710068)

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糖肽类的抗生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与耳毒性,因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较大,血液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耐药性或治疗无效,血液浓度过高容易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血液浓度进行监测[1-2]。研究表明,对万古霉素的血液浓度进行监测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

目前,万古霉素血液浓度监测方法有微生物法、色谱法和免疫学方法[3-4]。酶放大免疫法(enzyme-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nique,EMIT)是免疫法的一种,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其通过测量酶活性来估计样品中半抗原的量,根据吸光度的变化测定酶活性的变化,从而确定血液浓度。荧光免疫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FICA)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发出应用于血液浓度检测的一种方法,其利用层析夹心法的工作原理,通过标记荧光结合物转化为定量的结果。EMIT 有商业试剂盒,样品处理简单,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样品,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5-6],但其仪器及试剂盒昂贵,对检测环境和试剂存放温度要求严格,样本检测成本相对较高。FICA 法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温度无严格要求,目前已开发出其应用于血液浓度检测的商业仪器及试剂盒,但其国内应用较少,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尚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使用EMIT 法和FICA 法分别检测万古霉素血液浓度,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万古霉素血液浓度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20年9月~11月我院住院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需要进行血液浓度检测的样本,共计121 例。其中男性74 例,女性47 例,平均年龄45.2±6.3 岁。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34.8%)、重症医学科(42.3%)和急诊外科(22.9%)。患者平均住院日为23.9±11.9 天,住院期间万古霉素平均使用时间为8.2±7.2 天。

1.2 仪器与试剂 EMIT 法使用全自动临床化学分析仪Viva-E(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用万古霉素检测试剂及配套定标液(6 个万古霉素浓度水平)均由西门子公司提供。FICA 法使用金浩峰KHF01 荧光免疫分析仪(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用万古霉素测定试剂盒由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GL-16G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治疗药物监测质控物(美国伯乐公司)。

1.3 方法

1.3.1 样本采集: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成人患者,开始给药后大于48h 检测万古霉素血液浓度,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开始给药后大于72h 检测万古霉素血液浓度,并根据患者肾脏功能调整检测时机[7]。所有患者每次给药1g,间隔为每8h 或每12h。在患者体内血液浓度达稳态后,于患者当日清晨用药前30min 采集全血,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采集2~3ml,3 500r/min 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检测。

1.3.2 FICA 法样品测定:测定前按要求将仪器各参数校准至最佳状态。将试剂盒配套的校准信息卡信息录入,并选择相应样本类型的校准曲线。对中、低质控品进行检测以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样本按照仪器及试剂盒要求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1.3.3 EMIT 法样品测定:测定前按要求将仪器各参数校准置最佳状态。取浓度为0,5,10,20,30和50μg/ml 万古霉素定标液进行上样检测,拟合标准曲线。对中、低质控品进行检测以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样本按照仪器及试剂盒要求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1.3.4 回收率试验:质控品取中、低质控品各5 份,上样后测定其实际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回收率。低质控靶值为11.30μg/ml,中质控靶值为30.10μg/ml,回收率=(理论浓度/实测浓度)×100%。

1.3.5 精密度试验:取中、低质控品各5 份,上样后在不同仪器同一日内分别连续检测5 次,计算日内精密度。在不同仪器不同日内检测5 次,计算日间精密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 分析考察两组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方法学分析 见表1。EMIT 法和FICA 法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20%。EMIT 法测定回收率在99.8%~106.4%之间,FICA法测定回收率在98.4%~107.2%之间。两种方法检测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检定要求。

表1 EMIT 法与FICA 法精密度结果比较[(±s)μg/ml,RSD%]

表1 EMIT 法与FICA 法精密度结果比较[(±s)μg/ml,RSD%]

质量浓度(μg/ml)EMITFICA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11.3012.70±0.21,1.6512.75±0.87,6.8213.18±0.26,1.9713.37±1.01,7.55 30.1032.75±0.66,2.0231.40±1.15,3.6632.93±1.98,6.0133.82±2.22,6.56

2.2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EMIT 法测定121个样品结果均值为18.83±11.24μg/ml,范围在2.20~46.70μg/ml 之间。FICA 法检测结果均值为18.16±9.67μg/ml,范围在1.81~37.18μg/ml 之间。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4,P=0.117)。

2.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 对两组数据结果做散点图见图1,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呈正相关(r2=0.894 6)。根据Pearson 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r=0.946(P<0.05),说明其测定结果高度相关。采用Bland-Altman 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其平均偏差为0.67±3.78μg/ml。以两组结果的均值为X轴,差值为Y轴做图,结果如图2。95%一致性界限范围为-6.74~8.09,有115个数据在一致性界限内(95.0%),说明这两种测定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1 EMIT 法和FICA 法测定结果散点图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EMIT 法和FICA 法检测万古霉素血液浓度。EMIT 法是基于样本中万古霉素和酶试剂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标记的万古霉素竞争抗体结合位点,导致吸光度变化,根据吸光度的变化测定酶活性的变化,从而确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5,8]。FICA 法是基于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新型膜检测技术,该技术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荧光标记抗体固定于连接垫,通过毛细血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层析条上移动,待测小分子抗原与荧光抗体结合后,剩余的荧光标记抗体与检测线上的包被抗体结合,通过内建曲线计算出样本浓度。本研究结果表明,EMIT 法测定结果均值高于FICA 法,分析可能原因为两种方法原理不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另外FICA 法在对样本稀释过程中由于人员的操作对结果产生影响,而EMIT 法在测定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也会造成结果的偏差,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4,P=0.117)。

EMIT 法线性范围为2.00~50.00μg/ml,FICA法线性范围为1.00~40.00μg/ml。在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比较中,由于所使用的高质控靶值为52.60μg/ml,超过了两种检测方法线性范围,所以只进行中、低质控的分析。由于两种方法线性范围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测定万古霉素血液浓度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根据样本可能的分布范围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EMIT 法有商业试剂盒,样品处理简单,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样品,但仪器及配套试剂价格较为昂贵,对实验室检测温度要求高(18℃~28℃),试剂盒需在2℃~8℃冰箱保存[9-10],试剂盒为120 人份包装,有效期较短,此方法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经费充足的医疗机构[8,11]。FICA法样本处理中存在两步稀释过程,因此人员的操作对最终结果影响较大,其试剂盒为单人份包装,使用一次性测试卡,可以有效避免试剂浪费,仪器及配套试剂价格相对较低,试剂盒可在2℃~30℃条件下储存,有效期较长(18 个月),此方法适用于样本量较少、经费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12]。

综上所述,EMIT法测定结果均值高于FICA法,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4,P=0.117),两种方法所得结果间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由于两种方法线性范围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测定万古霉素血液浓度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根据样本可能的分布范围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EMIT 法和FICA 法均为有效可靠的万古霉素血液浓度检测方法,在临床选择测定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样本、实验室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精密度试剂盒
两种H7N9 流感病毒荧光RT-PCR 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血药谷浓度监测及疗效探讨Δ
玻璃珠-涡旋振荡改良法用于硅藻DNA 提取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肾功能指标间的关系
为什么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核酸检测试剂盒?
18F—FDG配套试剂盒的开发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一种煤炭机械化采制样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