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乐观人格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022-03-10 04:11唐莉米拉依胡莹张惠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5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乐观主义总分

唐莉 米拉依 胡莹 张惠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 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500)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稳定、正性的人格特质,代表人们总体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1,2〕。乐观人格包含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个因子〔3〕,个体同时拥有一个乐观水平和一个悲观水平。以往研究表明,乐观人格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不仅身体更健康,而且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焦虑和抑郁也相对更低〔4~6〕。以往对乐观人格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集中于两两关系探讨〔2,6,7〕,被试多为学生〔7~9〕、职场人员群体〔10〕。本研究探讨老年人乐观人格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法,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眉山等地区对578名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有读写能力或可用言语与调查人员交流;②无重性精神疾病;③自愿接受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0份(95.0%),其中男256人,女294人;城镇251人,农村299人;年龄60~95岁〔平均(70.64±7.94)〕岁。

1.2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OPS) 含有11个条目,包括5个乐观主义分量表题项,6个悲观主义分量表题项,被试在5点量表上评估其同意程度。将乐观主义分量表反向计分后与悲观主义分量表原始分相加得到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越乐观,越低表示越悲观;乐观主义分量表得分越低越乐观,悲观主义分量表得分越低越悲观〔11〕。

1.3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 含15个项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每回答一个“是”计1分,“否”计0分,其中第1、5、7、11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明显〔12〕。

1.4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由24个条目组成,有4个分量表,分别是正性情感(PA)5个条目,负性情感(NA)5个条目,正性体验(PE)7个条目,负性体验(NE)7个条目,对每个条目回答“是”计2分,“不知道”计1分,“否”计0分,幸福度总分=PA-NA+PE-NE,为便于计算,总分加上常数24,计分0~48分,总分越高,幸福度越高〔13〕。

1.5自编个人资料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

1.6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乐观人格得分比较 老年人乐观人格总平均分为(39.53±6.65)分。不同性别、年龄段老年人的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得分及OP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住地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得分及OP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城镇老年人OPS总分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有配偶老年人的OPS总分显著高于无配偶老年人;初中学历老年人OPS总分显著高于文盲、小学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老年人(P<0.05)。见表1。

2.2乐观人格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将OPS总分按由高到低排列,前27%被试划为乐观组(n=161),后27%被试划为悲观组(n=143),结果发现乐观组抑郁得分〔(6.385±2.182)分〕显著低于悲观组〔(8.587±2.339)分〕(t=-8.491,P=0.000)、主观幸福感得分〔(36.346±8.781)分〕显著高于悲观组〔(22.036±11.491)分〕(t=11.879,P=0.000)。老年人乐观人格总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533,P=0.000),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510,P=0.000)。

分别以抑郁得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将乐观人格两个维度及乐观人格总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子筛选的判别水平为0.05,结果发现,老年人悲观主义和乐观人格总分对老年人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老年人乐观主义和乐观人格总分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见表2、表3。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乐观人格得分比较分)

表2 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调查表明,四川地区老年人乐观人格总体处于中偏上水平。研究发现老年人乐观人格不存在性别差异,与前人研究一致〔6,14〕,老年人乐观人格不存在年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成年人的乐观人格并不随着年龄而变化〔15〕。本研究发现居住在城镇、有配偶的老年人更乐观;中等学历程度(初中)老年人的乐观人格水平最高,本次受调查老年人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这与美国城市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5年左右差异巨大〔16〕,提示老年心理研究应考虑社会文化的影响,重视本土化。

抑郁和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乐观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乐观人格对身体健康同样作用重大,杨燕〔17〕、提成〔18〕的研究揭示,性格乐观开朗是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提示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和发展老年人的乐观人格,能减轻抑郁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实现积极老龄化。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总分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乐观主义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单独中的洞见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