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现状及地区差异

2022-03-10 04:11陈习琼曲靖师范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

陈习琼 (曲靖师范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失能老年人口就是生活不能自理、在日常生活中丧失活动和生活能力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和高龄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增龄或生命期的过程中,老年人口患病率升高,自然肌体器官逐渐衰老、生理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衰退、感知觉、智能、心理老化,生命能力逐渐丧失,这些是随着时间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由此势必造成失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失能比例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已过千万,这将给养老和照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资料,利用第二部分长表数据资料第八卷之老年人口〔1〕,整理、计算出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和失能比例,旨在了解我国失能老年人口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其地区分布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各地区分性别,分年龄、性别,分性别、婚姻状况,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生活不能自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2)〔1〕;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公式参考和来源于1953~2010年云南省人口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2〕。文中所有数据是按照10%的比例抽选的调查户调查登记情况来分析。

1.2方法 采用2010年中国六普(下册)第八卷之老年人口的长表数据资料,整理、测算出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和失能比例,对其总体特征及地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 结 果

2.1失能老年人口的总体现状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为2.95%,男性为2.52%,女性为3.35%,女性高于男性0.84%。不同年龄、性别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差异较大。随着年龄增高,失能率迅速升高,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在2010年“六普”时,全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为2 062 466人,其中男性为853 195人,女性为1 209 271人,高龄失能老年人口为216 229人,其中男性为74 272人,女性为141 957人〔1〕,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为10.48%,男性为8.71%,女性为11.74%,女性高于男性3.03%,见表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差异也大。丧偶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大,女性高于男性0.83%。其次是未婚的老年人口,女性高于男性3.06%。有配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较小。见表1。

不同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差异明显。具有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大,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口。有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的老年人口失能率较小。见表1。

表1 中国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失能率〔1〕

2.2失能老年人口的城乡差异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比例,乡村高于城镇,女性高于男性。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合计4 510 405人,男2 165 060人,女2 345 345人,“生活不能自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5 972人,其中男46 261人,女59 711人〔1〕,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女性高于男性0.41%。全国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合计3 060 339人,男性为1 485 165人,女性为1 575 174人,“生活不能自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9 660人,其中男性为33 984人,女性为45 676人〔1〕,全国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女性高于男性0.61%。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合计10 087 958人,男4 957 455人,女5 130 503人,“生活不能自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4 589人,其中男136 351人,女198 238人〔1〕,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女性高于男性1.11%。总体来看,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高于镇和城市的,镇的高于城市的,分别高出0.72%、0.97%和0.25%,无论是城市、镇或乡村,女性老年人口的失能率均高于男性。见表2。

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乡村高于城市、镇,且镇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高龄老年人口乡村多于城市、镇,且城市多于镇,全国乡村高龄老年人口为1 205 726人,其中男484 040人,女721 686人,高龄失能老年人口为136 795人,其中男45 493人,女91 302人,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为11.35%,男9.40%,女12.65%。全国镇高龄老年人口为345 508人,其中男142 293人,女203 215人,高龄失能老年人口为32 672人,其中男11 336人,女21 336人,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为9.46%,男性为7.97%,女性为10.50%。全国城市高龄老年人口为511 232人,其中男226 862人,女284 370人,高龄失能老年人口为46 762人,其中男17 443人,女29 319人〔1〕,高龄老年人口失能率为9.15%,男性为7.69%,女性为10.31%。总体来看,乡村高龄老年人口的失能率分别高于镇和城市1.89%和2.20%,男性分别高出1.43%和1.71%,女性分别高出2.15%和2.34%,无论是乡村、镇或城市,女性高龄老年人口的失能率都明显高于男性。见表2。

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比例城乡差异很大。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较大的省市是北京、上海、天津和安徽,分别高于全国城市水平1.65%、1.43%、1.32%和0.48%,较小的省区是西藏、广东和江西,全国城市除了西藏、贵州、吉林和黑龙江4个省区外,其他省市区,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均高于男性。全国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较大的省市区是北京、上海、云南、新疆和西藏,分别高出全国镇水平2.17%、1.05%、0.78%、0.70%和0.68%,较小的省份是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全国城市除了吉林和黑龙江2个省份外,其他省市区,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均高于男性。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较大的省市区是北京、西藏、青海、云南、山西、内蒙古和甘肃,分别高出全国乡村水平3.04%、2.76%、1.51%、1.08%、1.04%、0.98%和0.71%,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全部高于男性。见表3。

表2 中国城市、镇、乡村分年龄、性别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城乡差异较大。从城市现状来看,未婚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大,为5.30%,男性为5.09%,女性为5.82%,女性高于男性0.73%,其次是丧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为4.81%,男性为4.81%,女性为4.81%,女性与男性相当,有配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小,为1.58%。从镇的现状来看,丧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大,为4.77%,男性为4.38%,女性为4.92%,女性高于男性0.54%,其次是未婚的老年人口,为3.96%,有配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同样最小,为1.78%,男性为1.85%,女性为1.68%。从乡村的情况来看,丧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大,为5.89%,男性为5.02%,女性为6.29%,女性高于男性1.27%,其次是未婚的,为3.63%,有配偶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最小,为2.21%,男性为2.15%,女性为2.30%,女性高于男性0.15%。

不同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城乡差异也很大,乡村高于城镇。总体来看,无论是城市、镇还是乡村,具有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均最大,城市、镇和乡村分别为6.20%、5.98%和8.20%,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分别为5.86%和6.39%,5.88%和6.06%,7.49%和9.11%,女性分别高于男性0.53%、0.18%和1.62%,其次是有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口,城市、镇和乡村分别为3.65%、4.01%和5.70%,有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较小,城市、镇和乡村分别为0.10%、1.30%、2.00%和0.10%、1.54%、1.80%及0.12%、2.09%、2.31%,乡村明显高于城镇。

2.3失能老年人口的省份差异 从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情况来看,失能率较大的省市区是西藏、北京、云南、山西、上海、青海和天津,分别高出全国水平2.50%、1.48%、0.95%、0.76%、0.76%、0.73%和0.68%,较小的省份是广东、福建和江西。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西和广东10个省份外,其他省市区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全部高于男性,见表3。

表3 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其城市、镇、乡村分性别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1〕(%)

3 讨 论

广大的农村地区、女性、高龄、丧偶、具有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特殊老年人口群体失能率偏高,这将给养老和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老年人口的失能现象是个体年龄、生理、心理差异、身体条件、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增加较快,失能照护的社会经济负担将很沉重〔3〕。针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现状特征,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关注:①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区域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强化老年人口的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意识,积极引导其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身体,降低老年人口的患病概率,增强老年人口体质,提高人均预期寿命。②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区域为老精神文化、休闲娱乐、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老年人口居住环境条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③伴随着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多,给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应加大医疗科研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推进乡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医疗服务设施,提升医技水平。扩大地区医学、护理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和招生规模,并给予资金扶持,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学生的医护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医技过硬、服务技能扎实规范、有仁者之心、责任感强、服务意识到位的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疗、护理人员。④根据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老年人口的经济承受能力,营建不同规模、不同服务档次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中心,针对失能老年人口提供生活、护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方面的养老、医疗和生活服务需求。⑤进一步完善照顾丧偶、未婚、病残等失能老年人口的社会机制。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较差〔4〕,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较低〔5〕,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6〕,要特别关注高龄、农村地区失能老年人口的生活与社会支持现状。

猜你喜欢
高龄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