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构建及其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PIVAS退药管理中的应用

2022-03-10 04:11张倢王永包其沈国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江苏苏州21500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条码医嘱药师

张倢 王永 包其 沈国荣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江苏 苏州 215006)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再加上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致使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跌倒、骨折。骨科手术治疗过程中会损伤软组织,加上手术器械的影响,容易发生感染,必要时需进行预防用药〔1〕。经前期调研,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术后立即“升级”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最终增加了由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退药,同时存在部分患者自动出院、转院等情况,也易导致医嘱未及时停止,出现退药情况,增加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的工作量,并造成药品资源浪费〔2~4〕。因此,采取科学的药品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条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作为信息的载体,不仅能够作为公司物流的追溯,也能用于商品结算,并逐渐应用于药房管理中〔5,6〕。本研究分析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PIVAS退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前骨科老年患者55例,纳入实施前;选择2020年10~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后骨科老年患者55例,纳入实施后。纳入标准:①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住院患者;②研究期间PIVAS药师无人员变动。排除标准:术前感染患者。实施前患者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61~82岁,平均(70.83±2.18)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成形术11例,骨内固定术17例,椎管减压术4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3例;实施后患者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60~83岁,平均(70.78±2.13)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成形术8例,骨内固定术27例,椎管减压术2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019年10月以前采用常规PIVAS药品管理模式,包括药师配置、药品管理流程制定、由PIVAS药师对药品进行统一集中调配及配送。2020年10月起构建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医嘱前置审核,具体如下。

1.2.1条码技术设计 (1)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的网络体系结构,配置戴尔R730服务器(4T硬盘,8GB内存),建立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1GB内网传输速度),调用医生工作站海泰系统;(2)使用LAENNEC PIVAS中心工作站对条形码进行编码,连接条码技术与医院医生工作站系统,使用登记功能将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并生成条形码贴显示于静脉医嘱瓶签上,最终贴在输液袋表面;(3)工作人员利用LAENNEC医嘱分析平台,维护好相关药品信息管理页面,系统将自动接收医嘱的条码信息,将不同药物种类(如普通药品、抗生素药物、细胞毒药物等)进行分组,并根据设定的配置系数将待调配药品自动分仓:抗生素仓和营养仓;(4)药品进仓调配前、后,系统瓶签查询界面可查询患者姓名、病区、床号、药品、批次等信息;(5)电子化管理系统中配置状态查询,能够提供具体明细,包括该医嘱的审核、打印、调配、打包、退药产生的时间等。

1.2.2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 (1)由中心审方药师进行医嘱前置审核,医生在开具老年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需开具自停医嘱,用药疗程不超过术后48 h;(2)PIVAS MATE系统接收到前置审核通过的医嘱后,药师快速进行医嘱复审、排批次、打印瓶签、摆药等工作,同时系统生成每袋输液对应的唯一条码。(3)仓内调配人员统一进行成品输液的计费扫描及混合调配工作,通过扫描瓶签上的条码判断该袋输液的状态:当显示屏亮起“绿灯”时,计费成功,进行调配;亮起“红灯”时,计费失败,归为退药。(4)将“取消配置”瓶签集中放置,统一复核;由处理退药工作的药师二次扫描条码,确认“取消配置”无误后,撕下瓶签,进行药品归位工作;(5)被归为“取消配置”的瓶签信息自动发送至智能药仓,自动汇总每个批次产生的退药种类与数量,进入退药归位程序。在操作时,智能药仓自动分配对应药品的抽屉至操作界面,机械臂推送该药品最近效期的抽屉,便于药师进行药品批号、效期信息维护,不同批号药品分开放置。(6)退药归位与效期管理的正确性有效避免了在退药操作中产生的损失。

1.3观察指标 (1)统计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退药情况,包括退药率、退药原因。(2)记录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药房工作人员(13名)评价日消耗工时。(3)根据药学服务满意度量表〔7〕对实施前后的临床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服务质量(4~20分)、用药指导(4~20分)、服务流程(5~25分)、服务态度(5~25分)及服务效率(2~10分),总分2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临床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退药情况比较 实施后患者总退药率(3.64%)明显低于实施前(10.91%,χ2=6.873,P=0.009)。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退药原因比较〔n(%)〕

2.2工作人员消耗工时比较 实施后PIVAS药师审核医嘱,打印、贴签,复核退药及药品归位的消耗工时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工作人员消耗工时比较

2.3药学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病区对药学服务满意度中服务质量、用药指导、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及服务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药学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分,n=55)

3 讨 论

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下降,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可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的抗菌药物,无用药禁忌者首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术后不能因为担心感染发生就随意更换或升级预防用抗菌药物,延长用药疗程。围术期长时间且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反而可能引起菌群失调,进而导致二重感染及病菌的耐药性增强。另外,术后长期预防用药或术后升级/更换抗菌药物,均会导致PIVAS退药率的上升。

条码技术类似于超市的扫码收费系统,主要是利用图点、条纹等符号将信息内容进行外化反映,并通过终端设备对图案进行扫描,将图案信息转化为电流信号并转变为二进制信息,从而完成内容可视化的处理,具有灵活、快速传递信息的优点〔8,9〕。本研究结果说明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能降低骨科老年患者的退药率,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借助条码技术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PIVAS MATE管理系统、医嘱前置审核系统进行对接,可在瓶签打印时对医嘱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形成条码、自动选择性打印(自停医嘱产生的退药瓶签不打印),在提高了PIVAS药师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药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10,11〕。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及精神压力,避免了人为因素所致退药归位错误情况的发生〔12,13〕。本研究说明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能提高临床对药学服务满意度。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使药房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利用信息化系统协助药品调配,缩短了PIVAS仓内扫描瓶签的时间,缓解了患者等待输液时的焦虑、烦躁情绪,提高了临床对药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14,15〕。

条码技术在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中也具有一定优势,将条形码管理系统对接至智能药仓管理系统后,扫描退药条码的同时,将药品的种类、数量同步至药仓,保证了常温药品及冷链药品的管理准确性,减少医药资源浪费〔16~20〕。对药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全流程的管控,在药品使用、盘点等过程中,若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地找到关键环节,并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于药品管理安全性的提高〔21〕。但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信息传送依赖性较高,若发生网络线路损坏、网络信号不稳等情况,无法传送数据,则仍需要人工进行药品管理。

综上所述,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能降低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退药率,提高PIVAS药师的工作效率,增加临床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条码医嘱药师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热线互动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