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22-03-15 10:47徐小梅
文理导航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问题情境初中英语

徐小梅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要求,提倡将新型互动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对此,本文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学为例,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开展课堂小组合作与讨论、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为中学生打造良好的互动式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以期对传统教学模式及路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问题情境

前言:英语是一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学科,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师生互动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对此,英语教师需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开展课堂小组合作与讨论、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不断学习与互动中,促使初中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全面提升。

初中英语中互动教学的应用意义

有助于培养英语听说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师通过设置听说训练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在学习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参与听说训练,充分了解所学知识,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口语练习、发音训练等,还可根据自身想法改变书面材料,在互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使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此外,教师还可根据书本英语知识延伸相关的新知识,并结合时政热点,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有助于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在互动教学背景下,教师可创设阅读材料情境,学生在学习阅读材料后,充分掌握背景知识,为后续顺利高效阅读打好基础。在学生略读期间,教师可提出概括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精读期间,教师可提出细节性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后得出答案;教师还可采用分组阅读的方式,鼓励各组学生互动讨论,共同解答疑难点,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有助于培养英语写作能力

互动教学可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师精心选出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借鉴或者模仿范文中的可用之处;在黑板上写出重点单词,鼓励学生口头造句,再将句子整合后形成写作思路,独立完成英语创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选出班内较为优异的文章,由师生共同品评和鉴赏。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传授学生更多写作技巧,使学生的技巧掌握度逐渐提升,在面对不同题材时能够游刃有余的创作,使英语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初中英语中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此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英语教学需求,需要创造互动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自由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更为主观的接受英语知识的学习,教师就需采取易于调动学生热情的教学方式,而互动式教学便是其中一种。但在应用该种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尽可能保证互动形式的多样性,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化改革与创新,并在课堂中反馈给学生更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评价制度,促使学生借助相互评价的方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并由教师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明确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开展八年级“School life”单元教学时,通过对单元题目进行简单的分析便能够大致了解单元要讲解的内容,即学校生活,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不阅读文章的前提下,以小组的形式猜测文章内容,教师便可以掌握每组讨论的进度与实际情况,提取每组答案的关键内容,便于后期评价。也可以指定学生说出讨论内容,如“We think the article writes about what happened to a student during the day at school”,当该名学生说出答案后,由班级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一些学生会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一些可能指出其中的语法问题,以此达到互评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适当引导:“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the evaluation they gave?”促使學生完成自我评价。而教师则需针对每组答案,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给予肯定与鼓励。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保证每名学生的参与兴致,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促使其全面发展,还能为教师课堂评价提供参考,以此进一步强化互动式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增强课堂互动

为了保证互动式教学开展的有效性,英语教师可以依托于教材内容设计课堂合作互动方案,针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组织交流互动,在合作下,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观念,并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课堂能动性。

例如,开展七年级“Amazing things”单元教学时,课文主要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树的周围听到奇怪的声音,最开始认为是幽灵,但实际上是一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其中包括大量的生词如“ghost、whisper”等,对此,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讨论,在不借助学习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并猜测生词的含义,对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需做好标记。为学生提供充足讨论时间后,由学生主动将翻译成果汇报给全班同学,在此期间,教师需记录下翻译不准确的句子或生词,针对不理解的部分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直至准确无误的完成课文的翻译任务。紧接着再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课后习题,并由所有组的学生一起给出答案,针对存在争议的答案,可以由填写正确的小组进行讲解,以保证习题的统一性、正确性。最后,自由发言,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认为惊人的事情,可以通过汉语的方式进行,并鼓励学生将其写成英语,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聆听者与主导者,实现学生课堂身份的转变。在相互合作下,高效率的完成单元学习,极大程度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三)角色扮演,营造互动氛围

角色扮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互动式辅助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不同角色带来的不同体验,促使其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态度的改善與转变,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角色扮演可以将教材枯燥的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更易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Neighbours”课程时,文章中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邻居,比如“computer engineer,college students”等,对此,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独自或以合作的形式完成课文的翻译,结合文章内容,指定多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两名学生为旁白,每开展一段对话后,便要求学生做出特定的动作,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鼓励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参与到对话中,例如当说到“the volunteers clean the old people´s flats”时,扮演志愿者的学生也可以与“old people”展开一段不属于课文原文的对话,以此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在共同合作下,完成角色扮演的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

(四)转变观念,完成课堂导入

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时,通过借助互动式教学形式,有助于初中生对英语知识更好的掌握,但为了达到互动式教学预期的效果,教师就需对当前所养成的教学观念进行适当的转化,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际主体,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导者的优势。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时,需收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资料,注重学生之间的课前研讨,在适当引导与材料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足够的探究欲望,并更为主观且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开展七年级“Let´s play sports”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收集各类运动的基本信息,如运动名称、参与人数等,尽可能以短视频搭配讲解的方式,更易于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在此期间,要求学生记录视频中有价值的信息,完成视频观看后,进行提问“What types of sports appear in the video?”并鼓励学生自由回答,再由其他学生加以补充与总结。也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奖励式回答,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完成该项环节后,再次提出问题:“Students, what kind of sport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reading?”这时预习过单元内容的学生便会大声的给出答案“football”,通过回答情况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掌握,并予以表扬,以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课文原文主要是以朋友的身份对足球运动进行介绍,对此,授课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文章教学的方法,指定一名学生介绍朋友喜欢或擅长的运动,在学生描述期间,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猜测。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同互动式教学模式相契合,不仅摆脱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完成教材知识的有效导入,还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促使互动式教学的价值与优势最大化。

(五)明确目标,强化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帮助英语授课教师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把控,但教学目标又可以细化为三种类型,即知识型、能力型、反馈型,对此,需依托于教材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教学引导方向,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与环节进行设计,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例如,开展九年级“TV programs”单元授课时,教师应先着手于知识型目标的确定,即通篇阅读文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阅读中出现的句式结构如“what is happening”,并记录课文中叙述的节目类型与项目,初步认识生词。根据教学进度与成果,进一步确定能力型目标,鼓励学生主动朗读课文原文,尽可能采用分段式且多次朗读的方式,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以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口语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最后,便是对英语教学反馈型目标进行确定,根据教材原文内容,为学生构建相似的情境,即回想自己现在或近期看过的电视节目,并以英语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描述,让其他学生对节目名称进行猜测,如“I watch a lot of animals and all live in natural environments”,这时很多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回答出“Animal World”,学生示范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对自己所看的电视节目进行表达,使得课堂活动更为生动,得到的答案也更为多样化,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体现。

结论:为了保证初中生对英语知识理解并掌握,需采用易于其接受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减轻其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在课堂互动的氛围下,使学生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对此,英语教师需有效掌握该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莉.“互联网+”环境下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21(36):82.

[2]陈晓飞.主题视角下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渗透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2021(37):105-106.

[3]曹玉芝.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8):91-93.

[4]王慧.初中英语教学中“生生互动”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英语,2021(30):82.

[5]齐元成,杨海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对初中英语课堂有效互动的教学思考[J].中学生英语,2021(28):145.

3632500338267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问题情境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