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的静观:Plog新闻的情动叙事与公共性守位*

2022-03-15 03:37荆营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情动图文数字

□文│战 迪 荆营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的太空履职“报告”》成为新媒体报道的亮点。该报道以Plog新闻的形式叠加两会议题和科技强国背景,用青春活泼的视觉形式展示了人大代表王亚平的“太空日常”,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青年受众的追捧。当下数字媒体生态中,以技术可供性为底层逻辑而发展的社交媒体,深度介入公众的信息生活,重塑了个体关于新闻的接受模式,重构了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的连接方式。伴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业态和样态如何因应传播关系的转变,保持新闻的公共性价值和用户黏性成为新闻业亟待回应的时代命题。Plog新闻作为一种创新性新闻样态,在技术文化逻辑下探寻“视觉化”和“新闻生产”之间的全新关系,以流动中静观的姿态实现新闻与“眼睛热望相捆绑”的双向互动,成为数字新闻生产的有益探索。

一、从Vlog 到Plog:众创数字新闻的形式创新

数字通讯技术与社交网络平台的深度对接,加速了数字新闻业态的成熟。数字化逻辑对新闻生产的渗透使行动者分散为不同的网络节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也逐渐被情感化、参与性、介入性等新专业主义理念所取代。新闻生产“边界消解”倾向打破了职业边界与文化权威所构筑的客观性法则,[1]新闻之争渐次演变为基于“使用者”中心引导下的注意力和影响力之争。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文本和观看行为作为联通个体与世界的通道,被赋予交往性、欲望性、权力性、文化性等潜在意涵。伴随不同视线相互作用所构建的视觉场域不断扩张,欲望的眼光也悄然渗透到了新闻领域。受众对“看”的执迷,使视觉化成为各类媒体进行探索性新闻生产的主要手段。基于视觉转向逻辑下生产的Plog和Vlog新闻,以“X+log”的创新性样态填充了社会生活私有化体验的内在消费需求,并以私人化空间在公共领域的前置方式重构了新闻生产的观念逻辑,建立起围绕视觉注意力的新闻表达方式。

Plog 有 Picture Blog( 图 片 博 客 ) 和 Photo Blog(照片博客)两种阐释方式。作为一种以照片为主体的文本样态,Plog中增加了凸显创作者个性化标签的涂鸦、箭头、线条、图形、贴纸等元素。这些视觉性元素作为构建个体情感性、介入性、表达性的重要话语,共同构成Plog显著的文本特征。有鉴于此,将Plog中“P”理解为意义范围更为广阔的Picture显得更为妥帖。Plog作为采用图文并茂方式进行私人生活记录的文本样态,通过视觉符号实现表情和表意功能。与Plog的静态图文不同,Vlog(视频博客,Video Blog)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生活日志书写与分享的短视频形式,其移动化、社交性、叙事性的传播特点充分契合了数字传播生态下的用户接受习惯。借助Vlog的传播优势将新闻内容与短视频形式融合,主流媒体也纷纷加入到“Vlog+新闻”的生产实践,试图以话语借用、技术融合、平台对接的方式完成新闻生产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动态影像带给用户沉浸式、情境化、当下性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呈现出流动性叙事中图像意义衰减、直观性视觉冲击下思想深度浅表、碎片化信息传播导致延续性影响力崩塌等现实症候。相较而言,以传统摄影术为基础而衍生的Plog,重拾图文之间“互文性”阐发优势,成为新闻行业的新亮点,并由此衍生出创新性新闻产品——Plog新闻。

基于生活化、情感性的Vlog与Plog作为具备各自群体性与圈层性的文本类型,被借用到基础逻辑已经发生转换的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吸纳用于记录个人日常生活与体验的日志形式,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新闻的视角和言说方式。虽然,Vlog与Plog都具备个人化、体验化的属性,但是,两种新闻样态在数字新闻生产、流通和接受过程中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动态性展示与静态化凝视所构成的观看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流动性的视频形态赋予Vlog新闻在时间线性结构中一往无前的魅力,短暂停留的图像在视网膜上持续快速流淌,观众对Vlog新闻的感知永远停留在即将呈现的新图像之上。恰如桑塔格所言“每一个刚出现的图像都会抵消前面的图像”,[2]视觉上的饱腻感消解了对新闻理性的沉思。与Vlog新闻追求持续视觉感知的动态性不同,Plog新闻采用阅文与读图一体的静态模式,构建文字意蕴诱发的思辨、想象,以及图片鉴赏带来的直观、形象相互交错的阅读场景。文化的主因从“文字”向“图像”的转变,改变了图像阐释文本的传统模式,“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如今是词语成为结构上依附于图像的信息”。[3]尽管固有的“文压图”支配性关系被颠倒,但文字静思默想感悟方式下生发的对思想深度的表述是其他表意形态所无法比拟的。Plog新闻整合静态图片与文字的双重效能,聚焦于新闻事件本身,在创作者视线与受众眼光的复杂交互中,获得感性体验与理性沉思兼备的新闻认知与价值思考。

Plog新闻破除了专业性的技术壁垒。尽管Vlog新闻试图通过智能设备呈现“自拍”状态、贴近受众的口语化语态、报道形式的网感化等方法进行去专业化操作,但平台操控的技术区隔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实践门槛。依托于照相技术的Plog避免了Vlog的技术门槛,以更加亲和性的姿态参与到数字新闻的生产中。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手机成像技术的提升、图片编辑类软件的算法优化叠加即时分享的网络支持,令机构与个人同时拥有数字新闻的生产能力,并大大缩短了新闻发现与传播的间隔。产消身份互融的众创机制模糊了Plog新闻生产和接受、专业与业余间的界限,为多元类型的个体和机构参与新闻生产提供了可能。此外,Plog新闻图文一体的结构样态,为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文本迁移提供了契合性的实践领域,在新的传播生态中更易于传统媒体人的适应性转型。

二、卷入与介入:数字新闻的情感实践与Plog新闻的情动叙事

20世纪90年代,“情动”(Affect)作为一种文化理论获得西方学术领域的关注,并促成以情感为焦点的研究范式转型。事实上,早在斯宾诺莎时代情动理论就被提出,强调身体在“情动”流转与生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身体感触所形成的情感关联,在“心物平行”认知下形成自我的观念性情感。德勒兹在斯宾诺莎的观点上缔造了“身体—情动—意识”的三元辩证关系,同时跳脱“情动理论”对“人”专属性的视野局限,提出情动“非人生成”(Nohuman Becoming),[4]是力的强度,是向他者“流变—生成”的过程。作为拥有复杂性潜能却未能进入意识和身体界域内的流动性力量和现象,情动成为“孕育复杂的诉求、处于新生状态的过程性、突变生成的扩散地”。[5]作为对德勒兹理论的延续,马苏米强调强度是情动的本质。德勒兹和马苏米所强调的“强度”理论,形成了非观念情感下自我的颠覆与主观性的消失,从而构成打破象征秩序的情动。无论是斯宾诺莎、德勒兹,还是马苏米,都是在情动理论纵向演化逻辑之中探讨情感与观念的相互关系,明确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逻辑从理性向情感的转向。

数字时代,伴随着产消者主体性的张扬,作为一种知识/话语的“情动”概念已然蔓延至新闻生产领域,作用于对新闻话语体系的重塑。数字新闻生产对情动观念的挪用,揭示出情感对新的新闻认知范式缔造的不可或缺性,激发出数字新闻学的话语革新欲将情感加以理论化的内在诉求。一方面,在情动理论背景下,德勒兹所指认的新主体就在这种情感领域中生成,而在新的情感领域中新闻生产面对新主体该如何行动则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另一方面,情动理论为现实生活的文化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论和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因而数字新闻生产如何因应“情感转向”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用户的崛起”及其带来的情感因素在新闻实践中的合法性建构,[6]实现了情感的“前台化”转移,由此引发基于情动的多元化新闻实践。Plog新闻跳脱抑制情感参与的传统新闻规范,以用户情感需求的满足为导向,将“情感”作为重要的叙事话语介入数字新闻的生产、流通和接受的全过程。Plog新闻作为情感化的叙事样态,既是数字新闻生产的典型文本类型,也是新闻生产重要的情感实践。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新闻生产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客观性专业理念形塑了新闻机构和职业的话语权威。不过,新闻史研究发现,与宣传性、倾向性相关的情感性是贯穿于新闻实践始终的存在。数字新闻时代,全球性社交平台以及隐身于其后的数字技术成为新闻实践的基础设施和构建数字生态的决定性力量。数字媒介凭借其技术属性,赋权所有新闻行动者对信息进行生产、复制、扩散、检索的平等性,被视为“破坏性”存在的情感由此成为新闻行动的内驱力。

以情感为基础的新闻生产取代了专业理性的价值判断,Plog新闻借助媒体的人格化运作方式探索新闻情感性回归的有效路径。“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与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基因不同,新媒体更加凸显‘以人为根基’的文化,更加强调激发用户的参与,更加重视人的视角、情感与体验。”[7]网络化情境的数字新闻生态中,对作为不同行为主体的“人”的关联性建构是新型传播关系强调的重点,这为Plog新闻媒体人格化运作提供了基础,建立起基于情感的个体间关联。长沙晚报网“新闻Plog”模块,将具有卡通形象的“镰刀妹”作为新闻的叙事视角和传播主体,借助卡通女孩形象将个体化的经验、感受和情感融入对社会的观察和再现之中。“特定的传播者关注的方向、传播的信息、表达的形式以及流露的观点,都与传播者本身的人格密切相关。”[8]“镰刀妹”作为数字新闻生产中的虚拟人物,经过建立形象、表达情绪、创造互动等人格化实践,被形塑成为数字新闻网络中拥有文化主体性的行动者。其青春活泼、可爱率真的个性形象与Plog新闻的语言方式、风格样态和新闻选题、价值观念同构,以情感性的方式唤起用户对媒体形象的感知与想象,打造出具有典型性、差异化和区分度的媒体形象。客观而言,作为数字替身,“镰刀妹”打破以往受众对机构、记者的刻板印象和连接方式,形成个体与个体基于情感的关联,提升了用户黏性。在转载、抄袭、模仿等侵权行为成本低廉的数字传播生态中,人格化的媒体形象成为重要的数字资产;Plog新闻所塑造的“人物”视觉形象显然是无法抄袭和复制的独特价值品牌。

阅文到读图的转型,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文化上新的支配要素,形成对非视觉领域的广泛影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远胜于报纸的文字陈述力量。”[9]图文之间基于被看权力的“图文战争”延伸至新闻业态和范式的流变中。基于视觉化的情感需求,Plog新闻将用户对于读图的热衷延续至数字新闻生产的领域,以图文一体的方式进行结构调整与内容整合。与传统报纸试图通过控制图文比例和位置关系,实现文字压倒图像的主导性表征,以及Vlog新闻淡化文字彰显影像的方式不同,Plog新闻不再强调图文关系的主辅,而是努力进行一种图文融合一体的数字新闻实践。Plog新闻采用图文平等的价值理念,将文字以“花字”的方式附着于图片之上,跳脱原有将文字简化为图像补充性存在的弱势位置,以图文融合的叙事模式形成图文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组合样式。新华社Plog新闻《冬日里,温暖的大同》,以文字图形化的方式将作为表意功用的文字转化为兼具情感性审美的花字,同时与动态化符号、涂鸦、线条等个性视觉元素组合,共同附着于静态图片之上,形成数字新闻内部静态与动态、表意与审美、理性与情感、私域与公域的多维互动。

就传播过程而言,数字传播生态不仅模糊了媒体间的边界也取消了新闻生产与接受的界限。在节点化的新媒体用户与平台化、去中心化传播现实之下,数字媒介技术通过数据计算将面容模糊的受众置换为离散的、高动态性的、需求明确的用户,并为之提供场景化服务。梅罗维茨认为,“与物理场地类似,媒介可以容纳和拒绝参加者。媒介亦像墙和窗一样可以隐藏和显示某些东西。媒介既能创造出共享和归属感,也能给出排斥和隔离感。”[10]Plog新闻以独特的视觉性创造出图文阅读的“信息场景”。[11]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和报纸,依靠块状布局和文字横向阅读经验,将界面划分为具有价值差异的不同区域。所不同的是,Plog新闻可以独占传播媒介的屏幕或界面,并以集中和单一的主题展示图文信息。质言之,手机屏幕的大小囿限了新闻的信息承载量,为了扩展信息的存量,传统的横屏阅读经验被取代为更适应于手机阅读的竖屏经验。因此,Plog新闻体现为以竖屏长图为显著特征的数字新闻文本形态。值得注意的是,Plog新闻建立的不同阅读习惯,改变了受众的新闻信息获取模式和审美趣味,用户得以形成新的群体身份。这种群体身份又因情感、趣缘的接近性,从需求侧出发,对Plog新闻情动叙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三、重塑与重建:Plog新闻的社交形态与公共价值

作为数字新闻类型化实践的这一种有益尝试,Polg新闻以图文关系的翻转创新意义的生成方式,以空间性的视觉机制扭转了以短视频、Vlog为代表的时间性文本的观看体验,最终以情感性叙事话语重塑数字新闻的社交形态。从社交需求的角度来看,Plog新闻弱化了即时的互动交流体验,增强了图文信息的凝视感,在信息饱腻、持续投喂的数字传播生态中建构起“静观”的视觉体验。不可否认,Plog新闻一方面延续了数字视听传播情动叙事的话语机制,将私人化的情感融入文本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流程,以青年性的话语形式重塑了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另一方面,Plog新闻还以其传统的凝视机制形塑心灵对话而非即时交互的传受模式铺展新闻信息。然而,图文共现的静态Plog新闻限制了弹幕、留言等社交行动,用户从读图的传统接触路径出发,读取情绪化、人格化新闻内容的同时,与文本展开理性与智趣的意义争霸赛。可以想见,弹幕、评论等参与痕迹大都隐匿于Plog新闻的主界面,使新闻的阅读重回静观状态,从而暂避众声喧哗的噪音宰制。近年来,数字新闻的网状连接激发了公众对隐私侵权行为的关注。就此而言,Plog新闻的“弱社交”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新闻交往的边界,满足了部分用户私密性的阅读需求。

事实上,Plog新闻不仅以“弱社交”的传播特质在社交密集型的网络互动中开辟了一片“寂静之地”,还充分利用图片本身和系列图片共同表意的方式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试图将新闻的公共价值重新拉回公众视野。公共价值是“同个体或私域价值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同一客体或同类客体同时能满足不同主体甚至是公共民众(公众、民众)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12]客观而言,媒介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社会的崛起挑战了传统新闻业在新闻生产中的媒介垄断和话语权威。用户生产内容极大地稀释了新闻信息的浓度并消减了价值的深度,新闻价值中的客观性、专业性和公共性因之受到了挑战。所不同的是,Plog新闻生产以新闻媒体机构和生产型用户为主体,以新媒体生产技术为基础设施,调配网感化叙事话语和新闻价值底色的平衡,重新迎回新闻的专业精神,为新闻生产、传播和价值的反思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用户层面,社会成员信息生产、转发、点赞等行动,看似获得了主体性的张扬,但是在事实上依然未逃脱数据的监控和算法的宰制,极易被资本“收割”和“引流”。有鉴于此,行业主管部门和机构媒体对新闻生产与社会责任的权衡提出了新的反思:如何在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同时,谨防陷入新闻价值的虚无,守护新闻公共价值的底线,成为迫在眉睫的认识论、实践论议题。新华社“新华全媒+”的《Plog萌娃打新冠疫苗图鉴》,从萌娃注射疫苗的各种囧态图片切入儿童注射新冠疫苗的公共话题。新闻以社会关注的“疫苗安全”为事实依据,比对奥地利、柬埔寨等多个国家的接种现实,全面介绍了儿童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必要性,以生动的图片和活泼的文字风格实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义利共举。

质言之,Plog新闻生产积极将公共性议题缝合进情感化叙事,兼顾了传统媒体的技术优势、信息搜集优势和数字新媒体的图像表意优势,有力地击碎“后真相”化的传播困境。同时,Plog新闻以私人化视角和情感性叙事话语有效连接媒体用户,通过对新闻公共性的捍卫和坚守,既彰显了机构媒体的社会责任,凝聚和维护公共价值的共识,又为相关用户新闻参与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启发性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情动图文数字
画与理
“情动”理论的谱系
缀文须情动,情动而辞发——谈考场作文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
答数字
书铺站读,情动老人
数字看G20
情动瞬间
成双成对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