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阳为枢”探讨抑郁症从胆论治❋

2022-03-15 08:50李同同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胆气枢机三焦

李同同,薛 哲,梁 媛,陈家旭△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抑郁症作为一种发病人数逐年递增的精神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缺陷和长时间的情绪低落[1]。抑郁症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没有明确的病名,属于“郁证”范畴,可表现为多种疾病,如“妇人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满、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阻塞[2]且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最新研究发现,性别、婚姻状态、工作均能影响抑郁的患病情况,患病女性总人数多于男性,婚姻不稳定人数多于已婚人数,家庭主妇、失业、退休者多于有稳定工作者。另外,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可能兼有其他精神疾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损害性。中医认为抑郁症多因肝郁气滞、脏腑失和所致,而胆对于抑郁症病发的重要性常被忽略。笔者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少阳为枢”功能异常也会导致一系列抑郁表现。本文据此为切入点,阐释从胆论治抑郁症的理论依据,同时基于“少阳为枢”理论对抑郁症进行分类辨证论治。

1 少阳为枢的涵义

“少阳为枢”一词源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是故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其中“枢”是枢纽、关键的含义,借用取象比类之法阐释少阳的重要性,强调少阳沟通并调节太阳、阳明经气的输布与运动。

关于“少阳为枢”的解释有三种观点。一以经络言,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促进阳气运行,水液布散;二以脏腑言,少阳由三焦腑和胆腑构成。清·何秀山提出,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经阳气相通,少阳之气在胆腑中助运水谷,在三焦气化下充养腠理。当湿热阻遏气机,会引起三焦气化出现异常,胆火壅滞;三以阳气言,少阳为阳气始生之处,若少阳阳气虚衰,不能鼓舞全身气血则导致抑郁[3]。因此,少阳为枢在气的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2 少阳为枢与抑郁症病机

2.1 少阳枢机不利易气郁、化火、生痰

十二经脉和脏腑的气化皆有赖于肝胆之气的鼓舞。肝为风木之脏,性喜升发调达;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与肝相辅相成,均有疏泄的功能。大多数学者多提及肝主疏泄,而胆主疏泄的功能常被忽略。胆主疏泄[4]是指胆气升发宣畅,运转枢机,调畅三焦,因此肝胆疏泄正常可以调控全身气机。手、足少阳经沟通相连,若三焦的升降出现异常,势必会影响到胆气的疏泄,气郁化火生痰,则表现为口苦口干、眼花、心烦喜呕、不想进食;反之,胆气不利也会阻碍三焦布散阳气和水液,久之酿成痰湿等病理产物,因此少阳枢机不利是导致抑郁症的前提。

2.2 “气郁”“痰”“火”与抑郁症的关系

“郁”在这里指郁积、不通,牟钟鉴注《吕氏春秋》曰“精气郁也”,认为疾病的产生皆是由于精气郁滞所引起的[5]。陈无择首次提出七情致郁学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七情, 人之常性, 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6],七情不畅、气机失调久而成郁。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六郁》中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7]”他认为人有六郁,分别为气血痰湿食火,并提出气郁总领六郁,创制了“越鞠丸”以治六郁。明·赵献可认为,凡病之起皆起于郁。清·张璐提出郁证多因为情志不畅和思虑过度,直接影响到气机的运行而发病。综上所述,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的关键。若脏气郁滞,易产生心情抑郁、善太息、悲伤欲哭等表现,故有“郁证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8]之说。邹伟[9]认为在郁证的病程中,肝气郁结为标,其本在于气郁痰阻,蒙蔽神窍。情志所伤,肝郁气滞,痰湿停聚;肝病犯脾,脾胃失司,化成痰浊上扰清窍引发抑郁。气郁则痰阻,痰气互结久而化火,扰乱神窍,从而出现情志失常的表现。由此可见,“气郁”“痰”“火”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被认为是抑郁症发病的三大病理要素[10]。痰与气搏结于咽,可有咽喉不舒、胸部满闷不适;久酿痰火,蒙蔽心神,可见心烦易怒、情绪失常、失眠多梦等症状。综上所述,抑郁症由气郁、痰、火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其根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脏腑失调[11]。

2.3 少阳相火不足为抑郁症发病的条件之一

肾阳主一身之阳气,少阳相火根于肾阳,寄居于胆,行于三焦,沟通机体内外,以温煦脏腑,推动脏腑功能气化[12]。若少阳相火不足,胆气鼓动无力,影响肝气疏泄、气机郁滞而产生抑郁;三焦气化不利,脏腑功能活动减弱,可能出现意志脆弱、思维迟缓、兴趣丧失等临床表现。因此,少阳相火不足导致机体功能减弱,久之影响身心引发抑郁。

3 胆与抑郁症的关系

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少阳枢机不利,则肝失疏泄、胆失决断、气机紊乱久而致郁。胆为中正之官,秉承少阳温和之气,刚柔相济。据此,胆气冲和则气机调畅, 志意融会;反之, 胆失冲和则可呈现出一系列气机逆乱、神志异常的表现。抑郁症的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这些与胆主决断的功能密不可分。

3.1 胆主升发与抑郁症

张志聪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胆主甲子,归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13]”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到:“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14]”综上所述,胆主升发宣畅,调节五脏六腑气化。沈金鳌云:“夫少阳起于夜半之子, 以其为中和之极也……故十一脏皆藉胆气以为和。”[15]胆为中正之官,秉承少阳温和之气,刚柔相济。据此,胆气冲和则气机调畅, 志意融会;反之, 胆失冲和, 则可呈现出一系列气机逆乱、神志异常的表现。此外,胆和心在神志方面密切相关,胆气通于心,胆经循胸络肝,因此心主神明与胆主决断相互配合。心气充沛则心神得安,胆主决断功能正常;若心气不足,不能鼓动胆气,则会表现为胆怯惶恐。由此可见,胆主升发、性喜宁谧的生理特性与抑郁症的发病息息相关。

郝万山常用升提药物治疗抑郁症,收效颇为显著,并创新性地将柴桂温胆汤投以临床治疗,其中桂枝可以温通心阳,助阳化气;柴胡作为少阳经的引经药,可以协桂枝升发宣通,药效入经以助胆阳,再加以温胆汤理气化痰,针对性地祛除病理产物,以治疗抑郁症等情志异常疾病[16]。据此,我们可以从胆主升发的生理特性出发治疗抑郁症。

3.2 胆主决断与抑郁症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17]18”《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17]14,肝胆相表里,胆主决断有赖于肝气调达;相反,若胆气不足,即使谋虑已久,但始终不能决断,因此肝胆相互配合,阴平阳秘,神志乃安。若胆气不利,则会出现心下澹澹[18]、善惊易恐、多梦易醒、多疑焦虑等神志的改变,由此可见胆起重要的安神定志作用。胆主决断并非仅仅表现决断“神志”,还表现为决断“胆汁的贮藏和排泄”[19]。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贮藏在胆腑内,由胆排泄汇聚于小肠以助水谷运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久之则会导致脾虚和气血亏虚;另外,胆汁淤积于胆,会导致肝失疏泄引发肝郁。抑郁症如见肝郁血虚脾弱之证候,临床常治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宁神。胆主决断功能失常,势必会影响三焦气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聚,日久生痰化火,进而阻滞气机引发抑郁。因此,胆主决断与抑郁症的产生紧密相关。抑郁症症见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者,临床多用温胆汤加味投以治疗,收效满意。

4 从胆论治抑郁症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本文将以胆为切入点,分别从胆经证和胆腑证对抑郁症的病机进行分类。胆经证包括少阳枢机不利、少阳郁遏、胆火扰心等,胆腑证分为肝胆气郁、胆郁痰扰、心胆气虚、心胆阳虚等,以下将分别论述。

4.1 胆经证

胆经证是指足少阳胆经功能异常所出现的该经循行部位的病证。

4.1.1 少阳枢机不利 抑郁症症见少阳枢机不利者,多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想进食,口苦口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临床投以小柴胡汤疏肝和胃,和解少阳。柴胡和黄芩一升一降,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清,气机调达;半夏与生姜化痰和胃,降逆止呕;参姜枣草顾护脾胃,中焦得运则全身气机有序自若。若因实致虚,出现神疲乏力,思维不敏捷则原方基础上再加桂枝汤,以鼓动全身阳气,平衡阴阳。

4.1.2 少阳郁遏,胆火扰心 气机不利,少阳郁遏日久,胆火扰心,伴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胸胁胀痛,口苦咽干,情绪不宁,纳差便秘,舌红苔黄,治疗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泄少阳伏火,安神定志。其中小柴胡汤加减调和胆胃,和解少阳;大黄泻热除烦,加龙骨、牡蛎和铅丹滋阴潜阳,敛相火以安神定志。

4.2 胆腑证

胆腑证指的是胆经证失治误治或他病累及胆腑,导致胆腑及相关脏腑的病证。

4.2.1 肝胆气郁 肝胆气郁型抑郁症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胁胀满,嗳气频作,嗳腐吞酸,善太息,舌淡苔白,脉弦,临床多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行气,利胆和胃。柴胡、香附、川芎解郁疏肝,陈皮行气导滞,郁金解郁利胆和胃,枳壳化痰散痞,若有化火之象,酌情配以丹皮、栀子清心除烦。

4.2.2 胆郁痰扰 气郁日久生痰,胆郁痰扰,多见心情抑郁,时而烦躁,惊悸不宁,失眠多梦,善太息,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临床投以温胆汤加味以理气化痰,利胆和胃。方中半夏配竹茹,燥湿化痰,清心除烦;陈皮行气和胃;枳壳化痰散痞;再加茯苓健脾除湿,诸药配伍使气顺痰消, 郁证自除;若见心情烦躁、舌苔黄腻者,可给予黄连温胆汤以清心除烦,豁痰止呕。

4.2.3 心胆气虚 心胆气虚者症见情绪低落,自卑绝望,惶恐易惊,多梦易醒,坐卧不安,舌苔薄白,脉弦细。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镇惊安神,健脾益气。方中人参、茯苓健脾益气安神;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龙齿镇惊安神。若兼有失眠多梦,配合服用酸枣仁汤养血除烦,清热安神。

4.2.4 心胆阳虚 气虚日久,脏腑功能减弱导致阳虚。心胆阳虚者症见心情低落,终日闷闷不乐,思维迟缓,手足厥冷,舌淡白,脉迟缓,临床多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温补心阳,化痰安神。本方由柴胡桂枝汤、温胆汤、四逆汤以及小定志丸化裁而成,柴胡桂枝汤用以温心阳、调少阳;温胆汤化痰安神,调和胆胃;四逆汤用以畅气机、舒阳郁;小定志丸人参配茯苓健脾益气,宁心安神;菖蒲与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5 结语

抑郁症病位在少阳,病机多为肝郁气滞,脏腑失调。综上所述,少阳枢机不利是导致抑郁症的前提。“气郁”“痰”“火”作为抑郁症发病的三大病理要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胆气以通利为和, 胆气通利则情志条畅,胆气不通则气机逆乱,出现一系列情志异常的表现。本文基于“少阳为枢”提出抑郁症从胆论治的新思路,并将抑郁症分为胆经证和胆腑证。胆经证主要为少阳枢机不利、少阳郁遏、胆火扰心等,胆腑证分为肝胆气郁、胆郁痰扰、心胆气虚、心胆阳虚等多种临床证型。本文从少阳为枢的含义、少阳为枢与抑郁症的联系出发,科学地阐释了从胆论治抑郁症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抑郁症的诊疗有所参考。基于“少阳为枢”从胆论治抑郁症是一个值得钻研的中医理论问题,临床经验仍需完善,笔者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是为至盼。

猜你喜欢
胆气枢机三焦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明志
战友,当你走在离队的路上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