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2022-03-15 14:43王嘉茉钟少基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思想

王嘉茉,钟少基

(广东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前,呈现更及时、更多角度、更佳视听体验的全媒体时代已悄然来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要使用者,正经受着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挑战。因此,高校网络思政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交习惯和行为特征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运用全媒体,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新局面。

一、高校开展网络思政的重要性

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代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特殊群体,他们相对熟悉互联网的世界,当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时,会选择在网络世界发声,同样的,他们接受讯息的主要渠道也来源于互联网。因此,高校要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增强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

1.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丰富多样。首先,各类网络平台如网站、微博、微信、APP等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访问选择与交互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影像、声音等多种呈现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娱乐与社交需求;最后,大数据时代可以在内容推送上更加贴近时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与生命力。

2.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利用互联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根据个人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组合,制作成相应的插画图片或视频动画,继而翻转课堂,扩大教育受众面。同时,互联网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不同层次的需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网络思政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按需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便利。

3.网络络思政的教学成效显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措施,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新快、内容新颖,且展示方式涵盖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新颖方式,更能满足年轻学生的需要,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学习内容;在广泛性方面,网络思政教育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强大的教育传播力、广度、影响力和有效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获取新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

二、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并提出要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强调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3]有了党中央的明确指示,加上网络思政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网络思政也在各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呈现“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制度建设不完善。相较于传统思政,网络思政发展时间较短,许多平台的使用与搭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就网络思政未形成统一共识的工作体系与育人模式,且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这给整合校内外各方力量和资源优势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学校思政工作生态环境的构建。

2.内涵认识不全面。由于网络思政工作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存在相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错位的情况,造成网络思政无法紧跟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学生思想教育需要。[4]同时,当前对网络思政内涵的认识有偏颇,存在重技术、轻思政的错误想法,忽略了“思政”才是网络思政的底层逻辑。

3.资源整合不充分。网络世界信息爆炸,网络思政的各类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但由于网络技术的参差不齐以及各类平台管理的疏漏,导致网络思政资源缺乏整合力,内容稍显杂乱无章,资料库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够专业,针对性和创新性不足,难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4.主体作用不明显。当前,高校对网络思政主体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误区,认为网络思政的主体仅仅是思政工作者,未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渗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忽视了学校各部门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功能价值。同时,学生参与网络思政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5.队伍建设不到位。高校从事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且缺乏系统培训,网络思政平台运维不足,使得网络思政原本的优势得不到显现,反而成为工作的负担与挑战。

三、高校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三个要点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将掷地有声的理论传授和互联网技术潜移默化的价值熏陶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政育人实效,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网络思政工作要将立德树人纳入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也是思政工作坚守之道。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思想引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任务和开展一切学生工作的逻辑起点。网络思政工作的一切逻辑起点是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敢于拼搏亮剑、勇担时代使命,教育引导学生用奋进和奉献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网络思政工作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政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网络思政更是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精准对接社会发展建设规律、学生主体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围绕学生,关心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人施策,做到以“柔性”的工作方法贴近学生,以真挚的情感连接学生思想教育,使网络思政工作更有温度。

3.网络思政工作要紧随网络快速发展的脚步。网络思政工作,思政是核心要义,而网络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网络思政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紧跟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融合新媒体与新技术,让思政工作“活”起来,让网络育人“亮”起来,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开发和完善交互式功能,增强网络思政的互动性、个性化,真正发挥网络平台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最大效能。

四、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的五个着力点

全面传媒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育人的基本要义,积极适应由“线下”向“线上”转化的过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准确、有效地实施,努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注重“铸魂育人”。

1.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建章立制。制度的完善是发挥网络思政育人实效的坚实保障。要建立起系统的工作机制,统筹发展,做到上下一盘棋。第一,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不断向着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做到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人员的合理分工;第二,完善网络工作机制,引用与借鉴网络平台的规范化管理指南,保持网络思政平台的运营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运作状态;第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机制。通过强化法律的约束力,规范各类平台运营,从整体上提高网络思政平台的基础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此外,以系统的建设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高校网络思政课的实施提供政策基础和动力保证。要完善建立网络思政领导小组,形成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与分工,把控高校网络思政的整体方向,统筹学校网络思政各项工作,形成育人协同机制。积极鼓励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网络思政的方式方法,深化实践,凝练成果,形成网络育人精品项目,从而提升校园软文化。[5]

2.以网络矩阵建设为着力点,集聚智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当前网络思政工作的薄弱点,通过平台与技术加持,赋能思政工作再上新高度,推进高校网络思政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网络矩阵,积聚智慧力量。高校要积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最常使用的平台,搭建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也可按照实际情况开通相应平台账号,形成“自上而下、全员覆盖”的网络矩阵。通过校企联合的形式,创新应用大数据、VR、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思政平台,在完善标准化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个性化,为学生打造集线上思政课程、红色学习资源、在线课程管理、线上舆情分析等多功能集合的“一对一”网络思政互动平台。[6]

3.以思政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分类施策。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网络思政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做好网络资源建设、优化网络平台功能等工作。此外,在原有思政工作专门人员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队伍规模,增加思政工作人员数量,在人才选拔要注重既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要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同时,要注重打造专业化团队,建立一支网络思政的专门队伍,积极吸纳专业带头人作为网络思政的践行者,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同向。

4.以特色文化资源为着力点,有机整合。高校地方特色文化或校园文化资源是网络思政的内容保证,以此为出发点,可以为网络思政注入校本灵魂。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将网络思政工作与其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内容供给,丰富活动形式。[7]一方面能丰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提升网络思政育人的亲和力,充分发挥网络思政价值引领与情感交流的载体作用。

5.以学生思政团队建设为着力点,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思政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以社团的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运营网络思政平台,为大学生输送更多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鲜内容。一是利用学生的朋辈教育功能,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单一的灌输到双向互动的交流,提高网络思政教学的效果;二是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让学生在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与网络平台运营的过程中增长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实现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要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大变革和网络技术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引导、支持学生和教师积极创造定向正确、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