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电工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2-03-15 14:43刘小彩郭漫玉许昭一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思政

刘小彩,陈 鹏,郭漫玉,许昭一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一、“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1.“三教”改革的内涵

从“三教”改革的内涵上看,其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1]一是教师改革。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影响着教学成效。在教师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优化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教育教学提供智力支持保障作用。二是教材改革。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教材改革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用丰富、精准、灵活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技能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对教材及时调整更新,从而保障教学改革工作高效展开。三是教法改革。教法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从“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力求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在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思政的内涵

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上看,课程思政创新发展了思政教育,更加强调思政的育人作用,力求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使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立足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深挖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元素和课程教学的融合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同向发力,构建课程育人新格局。[2]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思政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信仰,主要针对非思政课开展的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理念、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生成进行正面引导,承担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和使命。

3.“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教”改革中融合课程思政,教师、教材和教法中均含有思政元素,可以潜移默化加强思政教育在学生职业教育中的正面影响,促使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能够增强思想政治认识水平,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3]其次,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程。传统的思政课程多在思政课上体现思政教育的意义,“三教”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思政教育融入教师、教材和教法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内在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通过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传授给学生,使思政教育更为全面化和系统化,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再次,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融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育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奠定良好基础。[4]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思政”元素与电工基础课程融合的教学困境

电工基础课程作为电气类专业基础课程,“三教”改革背景下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已成为教学的难点内容,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困境,[5]其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不高

目前,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思政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多年来仅专注自身专业建设,忽视了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很难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更谈不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不高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严重不足,日常教学中非常缺乏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思政”元素融入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对前沿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所知甚少,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师生之间单向沟通为主,不能较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因材施教,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教材案例陈旧老套

现阶段,社会上关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教材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缺乏较为权威和标准化的教材。不仅如此,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陈旧老套,不符合现代生活实际的变化和要求,尤其是缺乏现代生活化的案例,纵观教材现有案例,许多电工基础的知识点没有更新,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案例较少,由于教材不能较好地联系实际举例,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使得教材辅助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

3.教学方法单一

电工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而言,教学方法的滞后性,使得实践教学的应用较少,照本宣科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忽视了教学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性,不能较好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说来,当前理论教学过多,教学方法单一,单一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相对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较为抽象,无法联系实际生活掌握具体的方法的应用,也就无法深入理解电工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迫切要求教师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融合“思政”元素的电工基础课程改革路径

“三教”改革统筹规划教师、教学、教法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融合“思政”元素进行电工基础课程改革,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更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具体改革路径内容如下:

1.教学理念创新,提升教师素养

(1)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电工基础课程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加思政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培养学生工匠品质和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6]在具体做法上,结合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即安全用电、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变压器等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轨道交通、电力行业的认知,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用我国高铁、电力行业发展历史和伟大成就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如,讲述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的故事,强调电力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提供理论指导,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2)重塑教学理念。电工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革新至关重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理念,学习前沿的教学经验和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达正确的思想政治观,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教师应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信仰坚定、求真创新、技艺精湛的“三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设计突出“三元”思政要点,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时融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电力职业精神,将思政教育目标嵌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知行合一。[7]例如,讲授功率因数内容时,应告知学生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用户电气设备功率因数应大于0.9,否则会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使学生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如果功率因数达不到国标怎么办?告知学生正确做法应是主动去电业部门申请加装防倒转的无功功率电度表,以此播下“诚实守信”的种子;反之,则将因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相关要求而受到惩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法纪法规,树立法治意识。

2.研发校本课程,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依据,鉴于当前教材案例落后的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研发校本课程的方式优化教材内容,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电工基础课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整合度,便于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做法上,要加大对教材的研究,找准电工基础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契合度,教材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从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创新性、多样性等方面优化教材内容。如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铁、电力、抗洪抗疫”精神植入教材;将“三元”育人理念、“求真、创新、笃学、明志”的校训精神融入电工基础课程教材,增加“正能量”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助力电工基础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8]同时,在教材改革中还要增加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单相电能表的接线方法、万用表的焊接、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安装与维修等实践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并将电力人的传承、职业精神等案例融入实践教学之中,在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同步提升,这样通过教材改革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3.突出知行合一,多元教法育人

电工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还应突出知行合一,将“教”与“学”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收获新知。具体说来,电工基础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将专业知识模块化,通过“联动法”“指导法”“案例法”“实操法”(四法),将“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等,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接收思想政治洗礼,最终培养成信仰坚定、求真创新、技艺精湛的(三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9]

在“三元四法”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下,不同教学法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同,一是联动法。联动教学法是指实施课堂内外联动、校园内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联动,发挥思政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联动作用,使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全面渗透。这一教学方法强调联合效应,在联动教学中实现共赢。二是指导法。指导法即融校内专业教师指导、企业专家指导、思政课教师指导于一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知识,探索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自主感悟电工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内涵,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帮助其更好的学习和进步。这一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指导贯穿学习始终,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案例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讲名人名家故事、电律背景故事、高铁(电力)人励志故事、行业背景故事,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案例情境之中,在相应的情境中感悟电工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电工基础课程学习之中接收思想政治洗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四是实操法。实操法主要强调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探究、电工实训、技能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电工基础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如爱岗敬业、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劳动等优秀品质,在学生的电工基础实践中充分体现,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更加坚定理想和信仰,坚定不移立志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结语

总之,“三教”改革背景下“思政”元素的融入,从教师、教材、教学三个方面对电工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思政”元素的整合与渗透,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而言,应把握“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的机遇,不断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理念创新方面提升教师素养、从研发校本课程方面优化教材内容、从突出知行合一方面多元教法育人,用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最大化发挥“三教”改革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而促进电工基础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思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特变电工
思政课“需求侧”
特变电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