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传媒育人作用发挥的实践理路

2022-03-16 12:16瀚邓丽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学生

孙 瀚邓丽娟

(1.河海大学学生处 江苏·南京 211100;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

高校校园传媒是校园内部的大众传媒形态和校内外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更是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校园传媒是以校园为聚焦点,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受众群体,非营利的大众传播媒体[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传媒种类日益丰富,主要包括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电视、校园宣传橱窗、校园刊物、教学媒介、横幅、海报、展板、电子屏等传统以及校园网络、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学生组织、社团、个人的自媒体、校园网络社区(易班、PU、贴吧、手机APP)等新媒体。按主办分类主要包括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两大类,按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传统纸媒、声音媒体、视觉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

1 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及校园传媒使用状况分析

“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数字化生存状态紧随互联网发展,网络移动化、社交化、生活化已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深度融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手机网民达9.86亿,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在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为21%。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网民群体比例为19.8%[2]。据调查,95后青年学生在网络平台使用上呈现“双核多维”的特点,其中,“双核”是指微信和QQ空间,多维则包括微博、知乎、贴吧、豆瓣、A站B站等[3]。网络是大学生在学校经常接触的媒介,其所占的百分比甚至超过了图书、报刊。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介呈现复合化趋势,有近74%的学生日常主要接触的媒介达到或超过4种,其中日常主要接触的媒体为8种及以上的学生为7.5%[4]。笔者针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行为习惯及校园传媒使用状况的调查,本科四个年级425名学生参与调查,男女比例6:4,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占比分别为21.65%、72.71%、5.64%,工科、文科、理科占比分别为70.35%、17.18%、12.47%。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4—6小时,34.35%的学生上网超过6小时,每天上网时间低于2小时仅占5.41%。上网时间段集中在18—23点,17.18%的学生在23点后。学校官网微信、pu平台、学校官网微博是学生熟知的校园媒体,依次占比74.35%、67.53%、52%。最为受欢迎的是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绝大多数学生接触校园媒体是为获取新闻,50%学生的是为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43.06%的学生是为沟通交流。学生关注的校园媒体信息有社会时政类、学习资料类、就业信息类、文化活动类、校园生活类及其他类,校园生活类信息最为学生关注,其次是文化活动类、学习资料类。学生更愿关注图文类新闻资讯,也有部分学生愿意关注视频、短视频类,语音类的关注度为最低。80%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能提供各种资讯,65%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能成为学生实践平台。学生们希望传播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贴近实际、增强互动性。72.24%同学认为需在新媒体编辑能力有待提高,71.76%认为需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学生对于校园传媒普遍持认可态度,也必须认清,当前高校校园传媒的建设发展及内容传播,还缺乏深度吸引力,高校校园传媒的育人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

2 高校校园传媒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倾向越发明显,网络不单是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社交的场域或消费购物的平台,网络已经打通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隔阂,全时空、全方位的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刻改变着青年一代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目前,高校校园传媒发展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1)传统媒体受传播形式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如校报、校园报刊等传统纸媒,其内容上呈现滞后性,刊物发行数量有限,发放渠道较窄。在信息多元的互联网时代,阅读传统纸媒的时间消耗不足,文字和图片的呈现形式相对单一。校园广播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传媒,但如今学生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单纯的歌曲播放、声音朗读在校园内较难吸引受众者注意以及产生共鸣。校园公告栏、橱窗受到场地局限,加上内容更新不及时,维护能力较弱,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关注习惯。

(2)学生对于社会媒体的依赖远大于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水平也较高。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成为普遍现象,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娱乐方面,例如浏览新闻、观看视频、交友聊天、订购外卖、网络购物等方面。微博、微信、B站、抖音、贴吧等社交平台正以自己的平台优势、内容多元、技术先进等方式吸引青年学生。校园传媒在传播形式、内容更新、引发共鸣等方面较社交传媒不占优势,还未能引起学生养成每日关注习惯。对于动员、吸引在校师生参与校园传媒,如在管理、队伍、制作、宣传及社会参与上仍需加强,对于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关注、阅读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对于优秀校园传媒产品的创作仍然需要深入挖掘,对于校园传媒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仍需扩大。

(3)对于持续保持校园传媒活力尚未形成高效机制。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传媒产生的内容必须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校园传媒的活力往往与长期保持贴近师生实际、原创内容精品、形式新颖丰富、专业传媒队伍、场地技术支持、及时有效互动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这背后需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热点、生活轨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做数据行为分析,掌握规律,再通过建立和完善符合传播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运行、发布、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提升学生的认知度、参与度、喜爱度,从而提升校园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方面的针对性、亲和力、有效性。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传媒育人作用发挥的实践理路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今,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育人是高校的核心使命,而高校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阵地、舆论引导的工具、信息交流的平台、文化传播的载体、形象展示的窗口,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发挥着重要影响,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传媒的建设需把握社会形势、了解群体需求、摸清发展规律、整合丰富资源、有效运用方式、构建长效机制。校园传媒的创新变革则更应厘清对象关系,发挥功能作用,实施有效影响,不断增强网络育人的针对性、目的性、组织性,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3.1 从对象维度厘清三对关系

(1)主客体关系。校园传媒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学校师生群体。师生双方具备平等性、即时性、交互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弱化,受教育者的地位上升。区别于第一课堂“灌输式”的信息传授方式,校园媒体在形式上更多是通过点对点、点对面影响方式。主客体之间不再是依附式关系,而协同性关系,其连接方式更多的通过信任、习惯、兴趣保持连接状态。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更为广泛和密切。

(2)选择关系。在泛娱乐化现象的冲击下,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必然会体现出多元化,校园传媒理应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发挥校园传媒的思想引领作用,瞄准方向,把准导向、强化趋向,通过内容、形式、文化建设,改变盲目从众,增强目标趋同,逐步建立由自主选择到精准认同的方式转变。

(3)管理关系。校园传媒广泛分布在校级、院级、组织、个人四个层面,较多的属于垂直型扁平化管理。要明确组织领导,构建矩阵式组织机构。要明确平台定位,摸清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要发挥媒体优势,创新活泼的话语方式。要建立协同机制,规范信息传递和反馈方式。构建多元、对话、包容的公共话语空间,形成统一领导、有效发声、主动参与、积极互动的传媒阵地。

3.2 从功能维度强化三层导向

(1)突出接近优势,坚强思想保证。校园传媒直接连接校园师生、直接了解师生关注、直接传递师生情感,是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具备丰富的价值培育功能。校园传媒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发挥政治职能,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决策部署及时地传达给师生。高校的校园传媒要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发挥比较优势,强化舆论导向。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是关键。新媒体校园传媒具备信息传播快、受众面广、成本低等宣传优势,要着力发挥其宣传导向作用。一是要把握原则性,在重要通知发布、重大活动组织时发挥其引导效应。二是要增强导向性,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时,担当“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责任使命。三是要提高针对性,培养师生“意见领袖”,敢于亮剑、专于发声、激浊扬清。要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审核、发布等制度,落实专人、团队开展日常工作和维护运行的管理、监督和保障。

(3)聚焦特点优势,丰富校园文化。新媒体校园传媒具备及时性、灵活性、交互性等显著特点,更要适应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守正创新,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适应网络话语体系,打好网络传播的“组合拳”。一是建立多维网络,建立校院—家校—校企联系,打破时空联系、畅通师生联系、维护紧密联系。二是增强内容吸引,要紧紧围绕学生,策划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报道内容。三是创新表达方式,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打造校园文化新品、精品,增强思想传播的向心力、传播力,提高文化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

3.3 从性质维度延展三类影响

(1)显性与隐性。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校园传媒更贴近“渗透式”式的隐形教育,其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方面,校园传媒要善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国家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新生入学季、毕业就业季,主动发声、联合发声,增强学生选择主动性,改“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另一方面,校园传媒要积极转变话语体系,善于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亲近人、吸引人,用理论和思想的力量来感染人、征服人。要将媒体宣传的精神激励作用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发挥榜样力量,增进榜样认同。校园传媒的价值导向应由内容输出性传递递进转向为“以生为本”的综合性价值引领转型。

(2)共性与个性。校园传媒是青年学生容易获取、方便载入、愿意参与、乐于接受的媒介平台,具有用户年轻化、需求多元化特征。定位模糊、内容趋同,形式单一,往往无法建立有用的共享关系。一方面,校园传媒要强化“议题设置”,结合价值引领主动设置议题,有针对地开展内涵式引导,使青年大学生从娱乐话语的从众关注转向为对公共话语的主动关心。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的“需要”“需求”,打通学生事务办理的便捷通道,开发适合学校人群使用的小程序,开通互动专区答疑释,定期采集和分析校园传媒平台大数据,精准组织投放校园文化活动等等,将学生使用校园传媒的工具化习惯转向为生活化服务。

(3)黏性与惯性。校园传媒活跃是用户规模、内容吸引、介入习惯等因素共同驱动的。保持校园媒体持续活跃是维护中的难点,校园传媒的健康良性发展,不能靠强制注册,而是要不断激发用户主观能动性。不能靠突击式宣传,而是要持续不断发声。第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通过组织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文化宣传作品评选展示,辅导员思政工作室、网络传媒工作室等交流活动,逐步构建形成具有符合校园文化特性的品牌、符号、成果、文化。第二,要加强校园传媒的运用方式、信息发布方式、用户行为习惯、关注话题热点开展分析研究,优化内容供给。第三,要把校园传媒打造成有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平台,发挥青年学生正向引导作用,吸引、影响和带动高校青年在思想、态度、情感、行为上的认同,促进青年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和文明习惯养成。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生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