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经典文本 阐发时代新意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评述

2022-03-16 16:55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 萍 霞

(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江苏常州 213012)

由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建超教授独撰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出版),是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力作。全书采用“理论—实践”“实践—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文本中有关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了研究,同时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作为实证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下审视其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而为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前提。

第一,立足经典,谱系全面。全书体现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的扎实功底,作者从大量的经典文献资料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了充分挖掘,既使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主要经典作家的选集、全集、文集等,而且对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瞿秋白、李达等人的相关著作进行了系统研读和梳理。全书忠于经典,避免了既往研究较多从个别文本或话语片段开展研究的不足。周建超教授作为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者,对各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范畴进行了探讨,以极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原汁原味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展现给读者,体现了经典研究的“理论之美”。在这部著作出版以前,学界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有了一定的研究深度,但是对列宁、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瞿秋白、李达等人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很少,对有的理论家在这方面研究甚至还是空白。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理论,缺少马克思主义谱系中重要人物有关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研究,就难以把握马克思主义有机体思想的全貌,就很难理解该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规律,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深入完善这一思想的方向和趋势也可能把握不到位。鉴于此,本书对马克思、列宁、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瞿秋白、李达、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梳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该著作的出版弥补了作为一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宽广的研究视野,尽可能把社会有机体思想史上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纳入研究范畴,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谱系,体现了系统研究的“谱系之美”。

第二,见解深刻,观点独到。本书不仅系统全面,而且内容深刻,论证严密,是一部有着较高学养的佳作。作者运用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从人类社会结构、功能、动力、交往、机制、运行、发展规律等诸多层面对主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多维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历史中轴,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宽厚内涵。一是对传统研究有深入。例如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研究,作者突破了从社会结构角度理解有机体思想的学界常用的研究思路,强调从社会总体“生命”和基本特征角度阐发,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当代价值和意义的论述采用了更为深刻的哲学底蕴进行分析。二是对全新领域有开拓。例如对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瞿秋白、李达等人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分析不仅对学术荒野的开垦,而且有细致深入的独到观点,例如对瞿秋白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研究,从社会有机体生成的物质论、构成的系统论、运行的动力论、发展的有定论、前行的主体论五个维度进行阐释,不仅是独创研究而且是深入的全新研究。所以,全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新诠释,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轴线上发掘新的“思想点”,通过开创性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推向更高的境界。因此,该著作并不是单纯意义的系统“集成”,而是在创新性“集成”基础上的深度耕犁。

第三,关照现实,指向未来。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性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学理分析基础上,作者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社会有机体发展目标的揭示,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社会有机体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是对社会有机体进行的“最佳治理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了社会有机体循着正确方向前行,这些核心观点为学界审视“四个全面”提供了新的角度,也进一步让人们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设计和谋划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作者在社会有机体视域下对中国道路开展分析,认为中国道路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最生动的现实写照,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和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中国道路的拓展提供了哲学依据、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中国道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又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的理论宝库。全书最后一章是社会有机体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问题,这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前景问题,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丰富和发展的最显著体现,最终作者在学理阐释基础上,结合现实的关照,指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路径,人类社会有机体发展需要历史合力推动才能保持稳定有序前进,这一发展趋向必将开辟“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话语”的新纪元,全书的落脚点彰显了本主题研究所具有的鲜明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理论内涵,详尽且清晰地向学界呈现了该思想动态发展和完善过程,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际,以新的理论视角重新认识中国道路,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构建提出了中国方案。该书的出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新境界,有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了独特性贡献。

猜你喜欢
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
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赵书峰
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二胡演奏家 李祖胜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匡 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