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写作教学逆向设计:实践与反思

2022-03-16 21:4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电子邮件逆向笔者

王 威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部分共包含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1]这四种技能密切相关、互为基础、相互渗透。听和读是学生将外在所学积极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手段,可以用来理解与内化别人的思想;说和写则是学生将内部语言进行产品产出的中介,可以用来表达自身的思想。但长期以来由于测验以及写作评价缺位等的存在,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强调听、说、读方面的技能,忽视写作技能。从而使得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相较之于前三者有很大落后。而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内在地要求大脑进行思维的运转与融合,提高学生的多种智能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成了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1 逆向教学概述

逆向设计是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在二十世纪末所提出,是一种富有新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不同的是,逆向设计最先关注的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目标与成果,然后根据预期目标,教师有选择性地开发或利用适合本次教学的评价方式,从而最后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2]。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预期结果开始思考教学,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以自身经验或熟悉的教材、教法等输入端为出发点,忽视对学生学情、教学材料的分析。并将评估开展需要的证据放在了学生教学体验之前,借此充分考虑学习体验的设计。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将会实现。

2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将逆向教学设计过程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评估证据和设计学习体验与教学三个阶段。[3]逆向设计的三阶段具体内容如下。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教师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校培养目标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即教师应聚焦学生在课时结束之后能理解什么、完成什么。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来提前设计评估方法与证据,而不是仅依赖教材所提供的一成不变的固定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表现性任务抑或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思考表现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有较高的理解与匹配能力。评估证据的提前可以使教师更加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输出与学生反馈,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监控和及时调整学习活动。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在前两个阶段中,教师已经提前设计与安排了预期教学效果、评估证据与评估方法,因此在第三阶段,教师需要聚焦于学习内容与活动,即教师需要考虑他们提供何种学习体验与活动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3]

3 基于逆向设计的英语节选写作教学实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阶段苏教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写作部分。笔者以之为例具体阐述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

3.1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牛津小学英语》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二级内容标准进行内容编排,力求学生到小学6年级结束时,能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达到具体的目标要求。本套教材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英语有持续兴趣和爱好,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4]

在阶段一中,笔者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确定课程预期结果。笔者将从课程标准中析出的要求与教学内容本身要求进行结合作为单元学习的结果。因此,笔者将大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将会理解端午节的历史、现实意义与价值;正确的电子邮件格式;各个国家文化因传统、历史、价值追求等状况的不同而不同;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存在困境。

笔者将大教学目标中引出的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在知识方面:学生将会知道:关键术语—传统节日、端午节、电子邮件、传统文化;不正确电子邮件格式引发的普遍问题;端午节的历史、现实意义;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传统文化的困境。

在技能方面,又将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端午节的信息。 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电子邮件格式。

在能力方面:学生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学生能够通过正确写邮件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在情感目标方面:学生会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学生会积极分享传统文化。

所以,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侧重正确的电子邮件格式进行书写,并分析节日的相关概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

3.2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教师在确定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之后,即需要解决评估证据与方法层面的问题。评估是衡量预期结果将要达到的程度及预期结果已经达到的程度。[5]评估证据的前移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输出。教师可以通过评估既能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通过评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控与完善。

如何确定学生现有水平与预期结果之间的距离?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程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来提前设计评估证据,而不是仅依赖简单纸笔测验。教师可以通过表现性任务和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思考表现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本堂课内容为例,笔者通过以下两个表现性任务来确认学生所学:(1)国家风韵—学生创作一本图文并茂的手册,向低年级学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全球主要国家的历史渊源和特别传统风俗文化。为打破低年级学生的外国优先的不良习惯出谋划策。(2)以我为荐—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外国友人传统文化分享书写大赛准备素材,包括节日选定、书写格式(电子邮件格式)。他们需要给外国友人写邮件,解释传统节日的重要性以及节日的主要活动等。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其他证据的佐证来证明学生的所学程度:例如小测验、问答题、观察报告。小测验—传统节日的时间,特定搭配的节日活动;简答题—描述两个可能导致传统节日消失的问题;观察报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自评宣传手册“国家风韵”;自评外国友人传统文化分享书写大赛;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反思你的传统文化理解程度(与单元学习开始时作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持续收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有助于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同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输出任务的完成搭建平台。学生往往把重点放在他们的成绩而非学习上,而不是发展和记录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也帮他们养成了“关注成绩”的学习态度。

3.3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与教学

如何对学习内容与活动进行设计才能有助于学生获得预期理解,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笔者下方列出了教学环节的活动设计与学习体验,同时分享一下活动设计的意图。本节课采用的是PWP教学模式。

3.3.1 Warming-up

笔者给学生看一些关于端午节活动的图片。继而导入到今天的主题——Writing time。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并写下关键词、句子等。让学生基本了解端午节。在讨论之后,请一些学生描述这些图片。例如,他们可能会把这些照片描述为“他们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家庭聚会”,“他们在吃粽子,赛龙舟”。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笔者通过课件中对端午节的描述,如:端午节和家人一起挂艾草,一起吃粽子,让学生渐渐进入到关于端午节的情景。这样的设计意图着眼点在于:图片是生动的,它们可以非常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3.3.2 Pre-writing

(1)笔者给学生建立了一个情境:你的名字是Han。你的笔友Max和他的父母从美国来到中国。他写信来询问有关端午节的信息,你须写封电子邮件回复他。(教师会提供学生Max的询问邮件,从而争取最大化构建情境)。

(2)接下来,为了进一步突出邮件这一重点,笔者让学生先读电子邮件,找出Max想要什么样的信息,然后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例如,他们会发现Max想知道端午节的历史和人们会在节日当天举行什么活动庆祝端午节。

(3)在确定要给Max写什么之后,笔者再自然过渡,引导学生注意Max邮件的格式,提醒他们注意邮件后面的称呼和逗号以及问候语等。再请一些学生说出这封电子邮件中有哪些写作要求,再请其他一些学生补充。例如,他们会知道,在称呼之后,我们应该放一个逗号,而不是顿号。而在问候部分,我们也可以用“Best wishes/regards.Your sincerely/truly.”,而不使用“Looking forward to see you soon.”等等。

(4)格式完成后,笔者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他们讨论他们想要在电子邮件中传达的信息。然后让他们在5分钟内重做他们选择的信息。在这一节中,他们需要弄清楚:首先,关于电子邮件的写作顺序。例如,他们需要决定是否要从历史,传统或其他方面开始。第二,如何润色表达,比如“It has long history and it is traditional.”他们可以重组句子:“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样的设计意图在于:①创设整体情境。②激发兴趣和积极性。③写作内容的基础,根据所给的电子邮件,学生可以找出电子邮件的写作格式和内容,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3.3.3 While-writing

写作前的热身后,写作学习进入了主体部分:写作中阶段。在本阶段中,笔者设置了3个步骤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首先,让他们写出邮件的主体。其次,会要求他们多注意句子的拼写、语法和逻辑。最后,让他们把主要部分放到电子邮件格式中。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快速地写好电子邮件做铺垫。

3.3.4 Post-writing

学生写完后,笔者会让他们自己修改草稿,然后交换草稿,两两修改。随后会让一些学生将他们的电子邮件读给全班同学听,让他们一起给出一些建议。这样的设计意图在于:(1)巩固对邮件写作的学习。(2)创设平台,学生朗读进行语言输出。(3)编辑修改也是写作的一个重要过程。

3.3.5 Homework

(1)学生应该记住邮件的格式和端午节的特征,比如:吃粽子,赛龙舟。

(2)学生需从网络或书籍中搜寻其他节日的特征,在下节课上课前全班一起讨论分享。

(3)学生根据笔者的想法和学生的建议,再次润色修改在本节课上所写的作文,明日交于笔者。

4 结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利用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对牛津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一章写作部分进行单元设计,并将其实施。逆向设计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节选有明确的出发点和聚焦点,能够依照课程标准设立明确的目标,基本问题、达成目标的步骤与方法等贯穿全程,并伴有过程监控和评价措施,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评估任务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通过逆向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围绕活动展开教学,达到了本节课预定的目标,使学生获得了思考、分析等关键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基于逆向教学来设计该节课内容,以活动和讨论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及价值观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电子邮件逆向笔者
有关旅行计划的电子邮件
逆向而行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民事诉讼电子邮件送达制度的司法适用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
用PDA无线收发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