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使用现状及建议

2022-03-17 08:51傅东兴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马力共轨农机具

傅东兴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581)

0 引言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维护保养工作的需要,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专项调研队伍分组进行了市场调研。为全面了解黑龙江省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维护保养现状,以维修为重点,细致了解故障原因、失效形式、维修手段、维修价格等情况;以养护为拓展,细致了解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方式、保养价格等情况;力求调研的情况内容尽量全面,发现的问题记录详尽,调研的材料整理清晰,最终形成准确且详实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科研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1 调研对象

以黑龙江省的部分农场和地方农机专业合作社、沈阳及哈市的农机大市场和部分生产厂家为重点对象,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调研对象具体明细如表1。

表1 调研对象明细

2 使用现状

2.1 使用基本情况

2.1.1 土地分散种植地区

呼兰地区、巴彦地区。这两个地区因分地到户,单户个体土地面积均不大,不能形成连片形式的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多以小面积的机械化作业为主,进口大马力农机具应用不广泛,多以国产小马力农机具为主导。但对于一部分土地集约化并购的种植大户,已开始出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机械作业型式。

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单户个体土地种植面积过小且分散,形成不了连片型式的大面积机械化作业;2)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的作业效能受到限制,致使单位面积作业成本过高;3)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的维修、维护、保养成本过高。

目前该地区的进口大马力农机具主要集中在各现代农机合作社处,并多以跨区域作业为主要运营模式,已跨区至内蒙古、新疆等地。随着我国土地确权行为和各农业合作社的广泛建立,通过农民土地出让,形成集约化农业种植大户,生产情况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迅速改变,届时以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为主导的现代化农机作业型式将形成主流[1]。

2.1.2 规模化种植地区

北安农场地区、海伦农场地区、庆安农场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土地绝大部分是由农场统一种植并管理,已形成了规模化农业,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国产的小马力农机具则多起辅助作用。

由于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具有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性能稳定、相对作业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在我国的很多农场得到了大量且广泛的使用。

2.2 维修、保养及易损配件情况

2.2.1 维修情况

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可知,进口大马力农机具如果能够按照厂家《用户使用和保养手册》的要求规范使用,除易损件外很少出现大的故障,其机具的整体质量及零部件质量都非常高,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都非常完善且成熟。

现场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农机用户座谈交流,了解到进口大马力农机具出现的典型故障实例如下:1)某农机合作社的凯斯拖拉机的6个喷油嘴全部堵塞,堵塞原因是因其使用的-35#柴油没有经过长时间沉淀和过滤就加入拖拉机中,由于其纯净度不够导致喷油嘴堵塞;2)某农机合作社的一台凯斯拖拉机后液压提升油缸密封圈损坏,损坏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安装外部液压油管时,将供油管、回油管接反所致;3)某农机合作社因驾驶员长期不按操作规范作业,致使一台凯斯拖拉机的后桥齿轮箱发生故障,最后厂家售后派专门人员将拖拉机断腰后完成修复。这些故障都是人为使用或操作不当所致,机具本身并无实质性缺陷或不足。而且现场部分进口大马力农机具使用近10年之久都未曾进行过大的修理,可见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产品质量和整机技术的成熟性具有明显优势。

对于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总体情况如下:1)农机用户只能进行简单的小故障诊断、小故障检修、简单的配件更换,完全不具有大的或复杂的故障诊断和修理能力;2)国内修理厂尚未深入掌握和熟悉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修理工艺和故障诊断方法,检修理论、修理工艺、修理经验均严重不足,仍不具备真正的修理能力;3)厂家售后服务站是目前进口大马力农机具故障诊断、中修、大修的唯一保障。

同时,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很多相关配件仍未能形成国产化,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黑龙江省进口农机具出现大故障后修理周期长、价格居高不下、配件昂贵的问题,急需相关方共同努力进行解决。

2.2.2 保养情况

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日常保养主要是指拖拉机的机油、润滑油、齿轮油、三用液压油、刹车液、空气滤芯、机油滤芯、柴油滤芯、空调滤芯、液压油滤芯的按时按期更换及各运转部位的注脂润滑等。

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日常保养配件、保养用油、保养用脂等仍未有效形成国产化,目前农机用户还要采购厂家专用配件和专用油进行保养维护,导致黑龙江省进口机具的保养成本居高不下。

2.2.3 易损配件情况

通过现场调研和交流,了解到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易损配件主要有:空气滤芯、机油滤芯、柴油滤芯、空调滤芯、液压油滤芯、电喷喷油器总成、喷油器维修用阀组件、动力输出轴、小犁犁尖、大犁犁尖、深松铲铲尖、碎土铲铲尖、轴承、传动皮带等。

目前易损配件仍未真正实现国产化替代,农机用户仍以厂家专供的原厂配件为主进行更换,一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易损配件性能也不达标,但价格较原厂配件则便宜很多,有待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的替代水平,通过共同努力和技术攻关,力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替代,让农机用户受益。

3 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维修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让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销售与专业维修人员的培训业务相挂勾,要求厂家对国内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维修工艺本地化。

2)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并出资,成立专家组对进口大马力农机具的维修理论和维修工艺进行技术攻关,同时邀请厂家对黑龙江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普及相关的维修知识、理论和工艺。

3)政府部门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国内有实力的农机修理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攻关,并鼓励修理企业、科研院所等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专向授课,定向培养专业维修人才,形成良性的人才梯队[2]。

4)政府部门设置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国内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对进口大马力机具配件的国产化替代进行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更多的国产化配件,以降低换件成本和维修费用。

5)组建农机管理维护网络平台,辐射各个农机用户,为农机用户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

3.2 保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由于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一般维护保养周期在半年左右,维护保养所需资源量比较大。建议政府部门设置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国内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对进口大马力机具的保养用油、用脂、滤芯等进行国产化替代研究和技术攻关,保养用料形成国产化,预计可降低50%的维护保养费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3.3 易损配件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政府部门设置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国内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对进口大马力农机具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对关键的易损配件进行国产化替代研究和技术攻关,然后形成国产化,降低广大农户的换件成本,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3.4 进口大马力高压共轨系统关键部件国产化建议

进口拖拉机高压共轨系统关键部件主要有:喷油器总成、喷油嘴、阀组件、电磁阀、阀球及阀球座等。由于使用环境及柴油质量等方面的原因,易损件的维修周期比较短,通常仅一年左右则需维修或更换[3]。由于进口配件价格比较昂贵,导致高压共轨系统的维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以进口美国凯斯210拖拉机共轨系统维修为例,维修喷油器的价格(包含换件费用、工时费等)约0.7万元,而更换进口喷油器总成的价格则超过1万元,维修费用中进口配件成本占80%以上。黑龙江省目前147.1 kW(200马力)以上的农机装备90%以上都是进口的,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动力系统都是采用了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截止2021年底,黑龙江省进口的大马力拖拉机的平均使用寿命都达到了8年以上,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已经进入了维修期和故障高发期。高压共轨系统的生产厂家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而这些进口厂商对国内的维修市场提供的配件数量很少,进口配件的供货周期也比较长,而且价格非常昂贵。近几年,配件价格还在以一定比例上涨,且如果进口配件出现断供风险,会出现大马力农机装备无法正常工作的严重后果,对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户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建议进行进口大马力拖拉机高压共轨系统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技术研究,国产化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可以降低燃油系统70%的维修成本,提高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高压共轨系统关键部件国产化后还可以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市场价格是进口配件的20%左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市场推广的经济效益也会非常可观。

(03)

猜你喜欢
大马力共轨农机具
高压共轨发动机控制器硬件平台自动化测试设备设计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善教活引:开启真学英语课堂“大马力”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后喷射对电控共轨柴油机排放性能的仿真研究
任务探读: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大马力”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大马力的市场有多大?
采用共轨喷油系统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3.0L-V6型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