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不可“批量加工”

2022-03-17 07:39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二郭心怡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在美审美观容貌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二(1)班 郭心怡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两千余名高校学生就容貌焦虑话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

为了一副好面容,人们不惜血本,不少女孩的化妆台上,摆满了价值不菲的瓶瓶罐罐。美容院动辄上千的项目,只要对肌肤哪怕有些微的改善,就去开卡、充值。更有甚者,走上整容手术台,给自己“脱胎换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当然没错;但过于疯狂,不惜血本,走上整容手术台让自己“改头换面”,则错矣。在我看来,真正的美丽源于独特,起于本真,归于内心,美丽不可“批量加工”。

如今医美产业兴盛,究其原因,是颜值至上的思想导致很多人产生了容貌焦虑。如今,很多人有这么一个认识误区:有颜值,才会让自己满意,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才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加之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和广告的宣传,容貌焦虑的火焰轻易就被点燃了起来。

盲目整容的危害显而易见。于个人,整容手术有风险,手术费用亦不菲。于社会,试想,倘若无论男女都将精力和时间花在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上,何来国之栋梁助力大国崛起?倘若所有人都顶着千篇一律的面孔,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甚至可怕。

容貌焦虑的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举国上下审美理念的变化。人们之所以疯狂整容,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自信,缺乏正确的审美观。

保持自信还是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还是人云亦云?是青年需要直面的问题。不过是别人三两句对自己容貌的评价,抑或社会刚兴起一股潮流,不少人便选择“改造”自己,将自己独一无二的容貌换成复制粘贴的产物。何必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容貌,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美。何况,真正的美也存在不完美,而不完美有时可以展现独特的美。残疾少年邢益凡,身体扭曲的他很容易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但他并没有失去自信,反而立志成为中国的霍金。容貌之美不可人人均得,但独特之美与生俱来,自信之美胜过一切。与其塑造外表,不如塑造骨子里的自信。

与提升自信不同,美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家庭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美”是什么、什么是健康的“美”,并对孩子的容貌焦虑进行疏导。学校教育则可从书、画、乐、写等方面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社会方面,一要规范医美市场,二要清朗网络环境。譬如前不久针对“娘炮”现象的整顿,就对青少年的审美观作了正面引导。

吴桂君有言:“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巴尔扎克曾道:“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若把内在美比作浩瀚星空,外表的缺陷不过是几点星辰,我们何必因小失大?总之,多追求独特美、内在美,莫拿美丽进行“批量加工”。

【简评】此文有三好:一好在逻辑,本文的论证很讲究层次,从选取论据到有机地论证,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二好在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尾呼应,思路严谨,结构圆合;三好在语言,用语准确,句式灵活,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单复句结合,作者的语言驾驭力强。(指导老师:朱伦春)

猜你喜欢
内在美审美观容貌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画与理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Perfect is Boring
内在美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所谓内在美
感恩节
论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