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背景下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2022-03-18 03:53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理员联网养老

方 波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党委办公室,四川 绵阳 621000)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攀升,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有2.64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18.70%,有1.9亿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13.50%;相比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年间,60岁以上人口比率上升了5.44%,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上升了4.63%。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1]。研究表明我国失能老人总量将由2020年的4375万人迅速增加到2050年的9140万人[2],若按国际通行标准,失能老人与照护人员比例为3∶1,则我国仅护理员就至少需要1300万,而实际数量不足50万人,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3],行业人才缺口巨大。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智慧健康养老已成未来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培养的老年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适应未来智慧养老的需要,已经开始影响养老服务产业整体发展,可以说我国养老形势严峻。而养老服务产业是否有序、高质量发展,老年服务人才在数量上能否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能力和素质上能否适应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发展是关键。2021年,教育部将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但更名本身,并没有解决专业发展的具体问题,文章拟从现阶段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内冷外热,专业招生难

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中国老龄化的快速到来,未来老年服务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行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相关专业以积极应对,据对教育部网站有关数据的了解,截止2019年,全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达245所。

另一方面,招生难,“看好不看座”是大多数院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虽然开办养老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迅速增加,但不少高职院校每年只能招几个人,有些学校的老年服务专业甚至没有人报名。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多数人的意识中还是认为老年人服务就是到养老机构去服务伺候老人,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辛苦,导致心理上无法接受,不愿意去选择这些专业[4]。(2)我国目前处于“未富先老阶段”,大多数养老机构生存困难,努力节约人力成本,服务人员工资待遇不高,也是学生不愿意选择这些专业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职业认同感不高

由于招生难,不少老年服务专业学生都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生源稳定性差,对专业认同感低,学习缺乏热情,很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很少能在老年服务行业长期坚持的。分析原因:一是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受父母宠爱,自然不愿意从事“伺候人”的老年服务工作,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不得已读了这个专业,难以对这专业产生认同感。二是现实中,养老服务行业,工作辛苦,比老人起得早,比老人睡得晚。虽然很辛苦,但普遍工资水平低,如南昌地区养老护理员月工资比医院护士低2000到6000[4]。学生了解后会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老年服务工作产生低价值、低回报的认识,这种认识很难纠正。这种职业认同度低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愿意在毕业后入职老年服务行业,即使入职也难以坚持下去。

(三)毕业生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老年服务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养老护理员。应该说国家对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这可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中看出:(1)报考人员学历要求为“无学历要求”;(2)入职时间,报考初级只需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而其他职业工种在报考时间方面的要求一般是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至少2年);(3)考试方式,对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考生,理论考试可采用口试的方式。标准中比较强调技能,但这些技能通过短期培训都可考证上岗。可见专业性不强,可替代性强。事实上,不少养老机构表示,城市50后和60后,以及农村务工人员经过培训后,不仅体力上强于专科生,而且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对薪水要求也不高,所以,在选用养老护理员时,相较职业院校的老年服务专业毕业生,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前者。

(四)传统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无法适应智慧化养老的需要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专业简介(截至2019年)中关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在培养目标方面着重强调了健康照护和康复保健、老年服务与管理必备的机构管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没有提及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养老方面的要求。在课程方面也是重点强调老年生活照护、实用养老机构管理、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康复保健、老年心理护理、营养与饮食保健等。可见传统的养老服务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主要课程设置都没有考虑到智慧养老需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知识和素养方面是不足的,无法适应社会、机构、家庭对智慧养老的需求①。

二、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在智慧化时代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智慧化时代已来临,智慧健康养老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什么是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养老”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定义,主要包括这么几点: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健康管理需求,养老服务需求在机构、社区、家庭、个人四者之间的及时、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以推动智慧化健康养老服务的升级,从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5]。正因为如此,2021年,国家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引专业的发展走向智慧化。

(一)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关于智慧养老,国家已多次出台了相关文件,最近一次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2019年4月),其中要求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持续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不断推动养老产业朝智慧健康方向发展。在文件中编制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在全国多省市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的试点示范,在全国多省市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试点项目。《意见》要求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智慧软件系统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推广远程智能安防监控、物联网技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自动值守,从而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不断改善服务体验。

(二)改变社会对老年服务专业职业工作内容的认识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养老护理员工作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工作,如老人翻身、洗浴、健康监测,甚至大小便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方式解决,相对于传统养老护理员工作,大大减小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智慧化时代,养老护理员更多的是需要学会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慧化手段,如利用好健康监测数据,科学地为老年人提供配餐,或开展手工、舞蹈等康复活动,以更科学、更好地为老年人健康服务。可以说,智慧化时代,改变了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老年人服务水平。

(三)提高老年服务专业学生专业性

传统养老服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主要是养老护理员,更多地强调老年照护、养老机构的经营与管理、老年心理护理等知识和技能,一般的人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见专业性并不强,可替代性强。但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就不仅需要熟悉传统的老年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养老软硬件系统等现代技术,提高了老年服务专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专业性,降低了可替代性。

(四)智慧养老时代需要大量的现代老年服务专业技术人员

智慧化养老需要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不仅要求养老服务人员需要具有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心理健康、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等知识,也要求服务人员能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分析健康数据并有针对性指导老年人生活,要会借助物联网远程开展老年服务等等,这对服务人员科技素养以及专业化程度提出较高要求。根据《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现在我国养老护理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仅为6.8%,养老服务人员呈现专业性不强、科技素养不高、教育水平低、年龄结构大等特点,难以掌握智慧养老相关技术[6]。可以说,目前养老机构专业型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7]。这就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智慧健康养老专业人才,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智慧健康养老的需求。

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提升认识,师生共同努力培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人才

我国内陆地区的智慧健康养老需求从2014年开始逐步扩大。从老年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逐渐从原来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各自独立走向以养老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老年服务产业逐渐从人力依赖向信息化转型。智能化、物联网是智慧健康养老的根本,从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试点的机构嵌入式养老与智慧健康相结合的模式可以看出,通过智慧化建设,确实能有效降低人力依赖,传统老年服务产业经营模式向智慧化的服务模式转型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8],现代科学技术将在养老领域产生广泛的应用。如云计算可以进行老年人数据云计算、养老数据云存储等;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智能传感设备、智能呼叫终端设备、穿戴类产品、智能手机、老年APP等)能及时掌控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建立智能呼叫终端、机构呼叫系统、老年人亲情通话等[9]。

(二)优化智慧健康养老人才培养方案

科技是助力,人才培养是基础。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和使用智能化养老设备,确实可以减轻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节约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但设备和软件并不能替代养老服务人员。应该说智慧健康养老对养老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具有养老护理、生活照顾、心理疏导、活动策划与组织等传统养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具有应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智能终端的现代科技素养。这就要求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比较大的变革,涉及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大纲编写、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等整个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时,从内容上来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得到体现:互联网健康咨询、居家健康养老、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个性化健康管理、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方面[8]。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健康养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使人才培养要与智慧养老系统开发同步。国内外智慧健康养老科技企业众多,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而且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智慧养老软硬件系统也在不断进步,更新很快,要让学校培养的人才能迅速适应和学会使用这些智慧健康养老系统,就需要在学生实训时就接触和使用最新的软硬件系统,而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使人才培养与智慧健康养老系统开发同步进行就很有必要了[9]。

四、结语

研究发现职业院校传统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内冷外热招生困难、学生职业认同感不高、毕业生专业化程度低、不适应智慧养老模式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智慧养老的时代需求,需要变革。而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不但已经可能,而且已成为未来中国老年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需要提高认识,老年服务专业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借助信息化、技术化手段等策略,让人才培养与智慧养老系统开发同步,不断推动老年服务专业朝着智慧化方向建设和发展,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注释:

①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ptgxgdzjml/ptgx_ggglfw/201708/P020170826579705932493.pdf.

猜你喜欢
护理员联网养老
“身联网”等五则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抢占物联网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