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2022-03-18 04:14宁桃芳
读写算(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活动

宁桃芳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甘肃 和政 731200)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整合工作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还要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对于游戏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提高整合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开展方程教学、函数教学以及勾股定理教学、几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宜的现代信息技术,制定有针对性的运用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探索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整合的深度,挖掘信息技术的运用潜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优势

(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结构

教育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城市和欠发达城市之间有不均衡的现象,同时城市和乡村之间也有着不均衡的现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办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分布也有着差异。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为各个学校和各个地区之间的教育单元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数学教师的备课活动和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学结构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便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进行数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工作,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的形式,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探索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意识而言,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更容易领悟到数学知识点的多样性,并且积极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质疑思辨能力、总结能力、解题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使得思维更加活跃,力争做到举一反三。信息技术的导入可以让相应的目的快速达到,教学音频、教学视频以及五颜六色教学图片的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多媒体的使用节约了板书时间,教师可用其和学生互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无法调动自己的思维,完全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会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实践探索的意识,这对于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而言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建立自主学习平台,提高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应考虑构建相应的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要立足于教学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开展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工作,依托学校的门户网站开展相关的平台建设活动,相信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学校的领导者可以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在线备课平台的构建活动,并且开展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并且二者可以做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教师可以将每一次教学的内容进行拍摄,形成一系列短视频上传到自主学习平台,以及线上备课及教研平台。这可以方便其他年级的教师以及广大同学们自由获取。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信息资料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师生沟通交流的频率。这对于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工作会形成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备课效率和水平

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丰富,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越密切,同时可以准确地把控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备课网站以及其他的信息资料开展充分的备课活动,将PPT的制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导入更多精美的图片素材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要尝试着运用教学视频、教学音频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学会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更加高效的整合。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备课活动的过程中,要对于课堂环节进行优化和设计,合理地将其进行划分,形成导入环节、沟通环节、正式授课环节、复习巩固环节、总结环节等多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完善PPT 以及其他的电子信息资料,从而更好地把控讲课的重心和主旨。同时教师要做好突发情况预案,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要做到了然于胸,从而做到从容应对。对于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要进行更加充分地学习和教研,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整合和复习的效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总结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对于平常学习的数学错题进行积极的复习巩固和积累,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整合习惯,提高学习的效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记录,并且对于解题过程进行详细的展示,引导学生将经典例题进行整理。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而言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导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复习巩固的效率。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共用的电子习题册,为每个学生都建立相应的共享账号,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将自己积累的错题和精美习题进行编辑上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习题的复习和巩固活动,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解题情况进行了解,这对于知识的复习巩固而言,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他人的不足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对比式的探究和应对。

(四)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巩固有效整合的成果

部分数学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备课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突发问题的考验。如师生在应用智慧平台时很容易出现下载时间过长、数据库不全、下载权限受到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谈平台而色变。此时学校应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安装网速更快的网线,定期更新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购买更多的教育教学平台服务权限,为教师的备课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多的数据保障和资源辅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效率。学校还可以运用大容量资源自动分层存储管理技术,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让教师和学生的资料收集和后续活动更有保障,从而优化对相关平台的体验感。学校的技术部门应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对广大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统计以及反馈,寻求更多的技术帮助,进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繁多,同时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十分突出。此时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则学生在面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时很容易产生畏惧、畏难心理,同时教学内容繁多,学生疲于应对,既要整理思路又要进行重点习题的解答。此时教师更要做好重难点的引导工作,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效率,节省课堂时间。此时可以运用形象具体、色彩兼备的音频与视频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降低学生的排斥心理。同时适当地调整学生的预期,让学生认识到这部分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学习难度不高。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相关内容时,对于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等方法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并且面对一些难度较高并且形式多样的数学习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应针对这一重点内容导入现实生活中的视频和案例,如小船过桥问题、高空抛物问题等等。用惟妙惟肖的动画演示代替干巴巴的语言陈述,使得数学知识可以更加形象,从而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引导,在此基础上选择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以及具体的解题方法。总之,初中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降低学习的难度,扩大学生自身的优势,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依托现代新技术,帮助学生拓展延伸知识面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要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拓展延伸的良好习惯,并且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数学学习的信息和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地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构建更加高效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更多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因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实践探究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课下完成,如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登录税收咨询的专业网站,学习并掌握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还有测量生活中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探讨圆周率的前世今生等等。学生面对这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问题时往往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活动,在无形中就提高了数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整合原则。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影响数学教学活动和拓展延伸活动的要素和环节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丰富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持久的新鲜感。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和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并且做好任务的分配和成果的整理工作,进而培养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展示巩固知识拓展延伸和实践探索的成果。

(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形结合和转变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才能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同时在进行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需要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引,才能帮助学生开展提纲挈领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整合的过程中开展数形结合式的引导活动。对于一些复杂的几何习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图画板上画出相应的简图,并且做好辅助线。对于一些涉及物体运动以及空间移动的习题,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动画,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在学习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更要运用好计算机和多媒体以及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绘图工作,带领学生不厌其烦地进行不同函数图像的绘制,将具体的习题转变为函数图像,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并且可以显示出相应的函数轨迹,提高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将数学教学和现代技术的整合工作和教学方法的讲解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结合,可以对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形成促进作用。

(八)积极开展总结与评价活动,巩固数学教学核心技术整合成果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整合方案和信息技术等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操作使用的方法,教师要开展及时的总结活动巩固以上成果,并且解决更多的实践教学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更深层次的整合运用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总结和讨论,对于本节课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情况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备课情况和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发现更多的实践问题。教师还可以寻找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漏洞,在下一阶段运用一切有利资源补足漏洞和短板,提高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效率。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数据库,将每节课的教学情况和问题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上传到相应的数据库中,为阶段性的总结和期末考核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借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教师依托班级授课制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评议,划分教学阶段,完善教学流程,根据初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年龄特征以及信息技术操作和使用水平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运用的工作可以更加深入,同时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活动参与欲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将运动图形以及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使用电脑软件的模拟技术以及绘图工具进行更加深入的知识探索活动,培养建模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教师只有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心态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工作,才能提高整体的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