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创设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实践
——以中国的地形为例

2022-03-18 04:14丁巧玲
读写算(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境生活课堂

丁巧玲

(甘肃省兰州市第九十二中学,甘肃 兰州 730060)

地理课程要拥有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是最基本的一环,教师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没有那么大的思想压力,在上课的时候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在除了课堂以外的地方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学生会更加有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更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因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中课堂主角一直由教师担任,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枯燥,不愿意学习,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也不会提前复习。一旦学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就会拒绝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也无法提起精神,导致成绩下滑。除此之外,初中教材中设计的地理课程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事情有一些已经脱离了课本知识,因此学生要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教师要将教材与生活中真实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也能真切地了解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应用的形式。情境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比如设置“你画我猜”的游戏,一个同学在上面根据地形位置的特点用一些词或者肢体表演,让下面的同学猜猜是什么地形。在游戏的影响下,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与地形相关的知识。为了赢得比赛,学生会想出各种方法进行学习和记忆,教师可以让那些回答好的学生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许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时候要在上课之前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并将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具与其充分融合。调研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师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和成长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在没有课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培训,讲一些与地理有关的故事,比如抗战的时候因为地形的特殊性都赢了哪些战争,这样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愿意了解与地形有关的事情,还会提升爱国情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些地理的文化特色,并结合一些生活习俗情境,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熟悉氛围

学校的教学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可哪一个是课堂的主体就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其实每个教师讲课的知识点和做题技巧等都是类似,但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教学效率不单单取决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教师根据每一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建立了一定的情感链接,促进师生关系良好的发展。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不仅能从生活情境教学的课堂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广泛,也能从生活的观察中找到地理知识的应用,感受到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虽然有的教师运用了生活情境教学,但是他们重视情境的形式,而不是将生活情境导入到课堂当中,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情境导入的时间也要合适,既不能占用太长时间也不能寥寥几句话,要选择内容充实案例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对知识充分吸收。最好是能够让学生在接触情境的瞬间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要太花哨,保证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同时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心理压力,要尽量做到节省时间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生活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熟悉的课堂氛围内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生活情境,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需要丰富情境教学的内容。比如在讲《中国地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景观图片,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些地形特点。游戏是学生一直乐此不疲、沉迷的一件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游戏的出现就能立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选择的情境教学中没有办法找到与该知识相结合的情境,那么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情境教学中去。比如用Flash 动画以闯关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记忆。学生更爱听故事,有时候文字性的描述比图片和视频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地理故事,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讲喜马拉雅山相关的故事,然后在故事中融入与山脉有关的地理知识,如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走向、西北走向的山脉都有哪些,让学生在故事中加强对山脉的认识与好奇,将地理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

三、情境教学之分析情境

在学生充分融入情境之中后,教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情境。分析情境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对这个情境进行详细的分析,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一理论,有以下方式:首先,根据学生的思维,大部分感受都来自事物的表面信息,在讲中国地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一些相同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或者播放一些不同地区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的视频给学生看。比如西藏就很有特点,“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从这几句话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西藏由于位置处于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气温变化也非常大。再比如新疆的天亮时间比其他地方天亮的时间要晚两个多小时,这些都是地形的不同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的影响。学生在看见这些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不同的情况,就会自发对地形产生学习兴趣。单独与学生说地形,他们很难理解,但是结合到学生熟悉的事情再加上比较分析法,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看到这些不同的时候,都会想起地理中与地形有关的知识,他们会觉得原来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应用,知道得多了会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更愿意学习地理。教师还可以以“脱口秀节目”的方式鼓励同学们说出自己对哪些地方的生活习惯特别了解,这跟学的地形有何关联?并说出自己想法的依据。当不同的答案出现的时候,同学之间也在互相影响着,不同的答案交织引发出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导同学们的气氛方向,将他们的思维带向更深刻的地方,同学们总结一下我国的地势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山脉等。先抛出问题,再进行解答。掌握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的特征,他们彼此相互联系,所以才会被组合在一起形成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惯。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组合方式,因为地形的组合不同,人们在各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及情感价值也都不同。这就是教师要做到的第二个阶段,“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让他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由于地形组合的不同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及艺术,让学生们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能够看到不同的事物形态以及它的含义。学生们最熟悉的考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检阅自己学习成果的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方式;对于家长来说是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途径;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本质的多变性;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到这一点,体现情境教学法的代入性。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情境学生熟悉的情况下会更愿意学习,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能够根据自己的见闻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脱口秀模式”让学生以主持人的身份,首先确认自己的观点,其次谈论自己观点的论证,使课堂模式更加丰富多彩。

四、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个人不管在做什么事情时,都是由精神思想支配的,同样学习也一样,只有从精神思想上转变才能让学生自发地学习,而兴趣也来自思想。因此,要学生热爱学习,必须要给学生灌输独立自主的思想,做事情或者学习都由自己制定计划完成和实施。情境教学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独立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为地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起来特别难,而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生活情境教学是将每堂课要学的知识融入生活当中,而在课堂上教师会将这些生活情境再现,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生活情境教学的应用会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高昂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教学的导入使高高在上的地理知识也变得接地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魅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它不是在生活中毫无用处,让学生明白学好地理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有生活背景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对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的思想,使相同的情境下能够立马想起与该知识相关联的地方。初中生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知识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用情境教学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学生和教师有共同的思想,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转变学习方式,不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是要将学习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要勤于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只有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给出及时的反馈,最好是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予高度肯定,这样能够有效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学生喜欢某一个教师,就会觉得这个教师特别有魅力,在上课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是否喜欢一个学科跟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不仅是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语言或者是在使用情境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中国地形》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些与地形有关的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椒,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其实这与四川省所处的地形地貌是有关系的,他们的气候偏潮湿,吃辣椒可以保证身体不会受到潮湿的危害。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与四川地形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特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只有学生在了解自己熟悉的事情时才更愿意进行思考。

五、借助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理课程教学当中老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部分操作情境,如社会调查、制作模型与教具、查找资料及其地理角色演绎等等,并且地理教学具有的优点可以使课堂拓展到学校外,将地理课堂当中学会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在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曾指出“用周围的地理事物来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个要求,因此,针对中学生来说,周围的地理范畴可以扩大到全球,也能够小到街道、村社等等。伴随校本课程地方地理的倡导与落实,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办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关心“周围”的生活,并研究其和地理知识存在的关系,试着运用学会的地理知识辨别与处理具体问题。让课堂知识能够获得深化与补充,在生活当中了解与学习地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其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假日了解家中生活用水的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用水方案及其节水措施,多观察改善的效果,提出了下面这些建议。先结合说明书或是询问他人了解家中水表具体的刻度、读数规则及其具体用水量的运算方式。接着依据下面进行操作:1.统计家中平时生活的用水情况,其中包含用水项目、方法与用水量;2.观察用水问题,包含浪费情况,设施情况及水质问题;3.制定节水方案和措施,哪部分环节避免浪费情况、哪些水可以再利用、优化哪些设施等。借助这类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得以提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虽然对于学生来说将学习变成一件更简单的事情,但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每堂课都要准备与教材内容合适又要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内容,对教师的备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情境教学方式的带领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情境生活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