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探赜: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

2022-03-18 06:51秦靖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普科学教育

■秦靖然,陆 航

(1.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理工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科普是渗透人心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这是对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定位,而抓好青年学生科普学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能力的价值认同正当其时。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时代重要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实践内容,对一个国家、民族以及每个个体的综合素质都将产生深刻影响[2]。培养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培育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而且有助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基于此,本文从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的定位与探赜视角进行深入研究,让科学普及与科普教育汇入青年学生成长主航道。

一、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角度进行部署设计,统筹引领各地区各部门科普实践,经过不懈努力,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普基础设施迅速普及,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以科普法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全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实施体系[3]。特别是在助力疫情防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这个实施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通过比较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发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8.47%上升到10.56%,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并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世纪伊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其密度之大自建国以来前所未有,充分显示出政府对科普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望[4]。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世界地位的提升,我国的科普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相较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此外,国家还打造了以科普中国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了3000余个科普网站,推动了一系列科普工作的实施。虽然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科普馆、博物馆等正在成指数增长,专兼职人员的数量及相关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但多措并举的长效机制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共融共生。现在,全社会科学理性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覆盖范围受限、制度机制不健全、各方面保障不完善、尚未形成推进合力等问题依然是影响科普发展格局、建设体系、产出成果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青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统筹,其中青年学生从事科学事业的意愿低、学校科学教育重视不足、校内外衔接不够、科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较为突出[5]。所以,学校要以深化青年学生科普供给侧结构改革为重点,找准破除制约因素的着力点,突出科普价值的高定位点,构建人才协同推进培养的新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青年学生科学兴趣、开展科普教育和提高科学素质等方面,要特别关注理论热点、实践重点、核心要点。并借此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年学生群体,使其主动参与到科普工作,开展有创新全链条、有融合全口径、有供给全方位、有模式全共享、有体系全媒体的科普教育行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助力新时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最终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提高。

二、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价值定位

当前青年要在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和事业方向。而对青年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提高科普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就是鼓励广大青年用奋斗书写青春美丽华章,将个人奉献融入时代洪流的高点定位,这不仅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发展基础。也就是说,推进科普工作,提升青年学生科学素质不能绝对、片面,要科学、全面。按照哲学理论,就是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用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分析当前存在的矛盾和症结。这就涉及到科学工作的发展定位: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然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期,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伴随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普及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传统的单向科学普及方式越来越走向双向交互式的高质量科普形式,高质量科普形式越来越成为实现教育功能的新疆域,进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定位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会更加突出教育需求[6]。这就涉及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三个关键点”:关键必备品格、关键核心能力、关键价值观念。培养这“三个关键点”能培养青年学生解决真实情境的高阶能力,提升自身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发挥科学普及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实现校外科学普及与校内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定位。基于当前形式的变化,要把现实定位转化为科学定位,要做好四方面事情:一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青年学生要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科学素质;二是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变化,青年学生要围绕推进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提高创新技能;三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整,青年学生要围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建设效益;四是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内涵,青年学生要围绕助力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共享的共同体建设,激活适应能力,着力打造符合国情、社情、民情的青年科普教育新生态。实践表明,没有青年学生强有力深入人心的科普工作,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用性效能。

三、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培养模式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主要是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产业工人)、社区居民(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3],那么针对青年学生群体,就要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建党精神、科学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谱系,培育青年理性平和的心态和健康文明的思维,养成绿色健康、文明环保、美丽共享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创新创造技能和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本研究认为,培育具有潜质的青年学生群体,激发其科学兴趣、培养其科学意识和锻炼其科学能力,需要将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转化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动能,使青年之美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坚守青年人的初心和信仰,砥砺奋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也是新时代科普教育的核心要义。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国家一项长期任务[7]。因此,完善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通“科普育人”全链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科普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融合“教育教学+学习发展”的变革形式,推进学校将启发探究、共享开放、互动参与等多元式教学模式与情景体验、沉浸学习、项目订单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相衔接,从而有效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让科学素质提升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打造全民科普培育体系与专项科技辅导员培养新生态。比如,可以考虑通过5G(VR)或者其他媒体的形式,让“95后”+“00后”青年学生通过云端走进气象、地震、科技、碳中和等多个科普教育基地进行虚拟体验和实践参观。又如,延伸科普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通过“致敬劳动者”“学做新工人”“争做新劳模”“向大师看齐”等系列主题活动,培育更多新时代青年工匠、青年劳模、青年领军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培育青年学生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和发展质量,推动青年学生养成讲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培育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产业者、职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才是打通科普育人的现实链条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发挥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全社会协同共进引领

学校要实施全口径资源全覆盖、广衔接,畅通政校、馆校、家校、医校、企校、工校等渠道,使更多青年学生群体能够获得专业性教育和实践性体验,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综合协调能力。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新媒体与科普进行高度融合是科普未来的发展方向[8]。比如,通过学校特定的“科技文化节”“第二课堂实践”等活动,以“科技+劳动”“人文+美育”“健康+体育”为主题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感受科技在不同职业中的作用,体会科技改变生活的新理念。又如,青年学生可以依托农民教育培训、科普之边、科技援边、兴农富边等专项行动,发挥送科技下乡、送法律下乡、送医疗下乡、送讲堂下乡等载体的积极作用,以手拉手的形式强化艰苦创业的科学思维和转变认知的实践模式,辅以云端农技帮扶、直播助农助残等科技创新手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青年自愿学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以新的文明实践中心推动青年快乐学习,做好科教文卫衔接,提高青年职业技能,满足农业发展现实需求,提升内生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青年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三)融合第三课堂的主业态作用,共享全新视域联结新模式

科普教育需要青年全员参与,就会涉及不同的学生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进而统一在育人育德科普实践的全过程。科学素养的培育是树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让“网络+家校”成为推进青年学生科普意识的新业态,以“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的形式激发青年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家校联手通过“遇见+考古”“四大发明与现实再现”“垃圾分类与环保节能手拉手”“绿色新生活低碳新风尚”微景观制作和微视频拍摄等新颖形式,让青少年爱上科学、学习科学、参与科学。同时,让青年主动走入社会,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受众具有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要以“公众受益不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科普推进系统,促进科普资源进社区家庭、进乡村学校、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养老院等场域与机构,不断提升居民自身素养、信息获取、科技使用能力,形成科学素养。让青年走入行政机关,考虑到不同行政部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通过“党建引领+科普”的形式,以组织相加推动工作相融,发挥党建和科普园地等各类阵地的宣传普及作用,增强青年社会适应能力。又如,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用易懂易学易做的科普创作形式来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提高青年快速理解能力和信息抓取能力,满足“青年人”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特别是当前,针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宣传,科普就是最好的形式,青年学生是承担科普教育主要的人力资源,同时这一宣传任务也是伟大时代赋予青少年的使命担当。再如,可通过组建青年科普联盟、科普e站、科普场馆、科普专栏、科普杂志等“科普+形式”,明晰有专业知识背景人群的科普任务和要求,提高科普含金量,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到科普岗位实践、宣传科普内容、拓宽科普渠道、强化价值认同,必要时还可通过科普专业培育青年专业人才,提升教育人员合力。同时,教育人还要运用多渠道的全媒体传播形式,坚持“四个面向”,实现科普的社会应用价值。也就是说,提升科学素养能力是所有教育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事实证明,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联结推进。

四、新时代青年学生科普工作路径探赜

(一)创新科普发展路径

科普工作的社会基础、实践基础和发展基础是创新路径的重要根基。本文认为,在遵循《科学素质纲要》的基础上,要用好深挖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等“四个工程”[1],进而将科普主体职业化、科普内容生活化、科普媒介多元化、科普对象中心化、科普实践专业化、科普设施均衡化、科普机制体系化和科普交流合作化等[9]“八个化”,内化为青年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真正科普,推进“四个工程”建设。另外,要通过“四个工程”创新科普形式,“八个化”疏通发展路径,打造最专业的、最需求的、最适合的、最日常的和最符合青年发展的科普生态路径。举例说明,培养职业化青年人才队伍是去除科普需求“两张皮”现象的有效路径。

(二)融合科普发展优势

青年与网络统一于科普教育的全过程,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和多元传播渠道是当前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科普传播网络,而其集中体现的就是信息化对促进科普在青年中的传播具有巨大优势,是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助力数字化社会建设的发展优势。同时,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智慧科普形式为依托,使得“架辕”在科普中国上的优势应用平台,通过青年“学做讲”,将平台与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和智慧物业相融合,发挥科普工作“实细靠”抓手作用。进而通过整合现有科普设施资源,建设校内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和青少年宫等融合共享共建平台,突出其科普教育优势,进而再创建符合不同青年类型、特点、基础的科普教育基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主体均等化。显而易见,学校已建的博物馆、校史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博馆、林农馆等就是科普教育的主阵地。

(三)深化科普有效供给

科普供给的内在效能是常态化、制度化的,而不是一阵风、脉冲式的科普,这就要体现供给“内容为王”的特性。科普内容需要与青年学生的有效需求结合,实现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的即时、泛在和精准。如稳定权威的科普信息内容要体现身体的和身边的科学,并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多元多样发展。同时,针对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突发的社会事件,要有效开展科普宣教活动,诸如以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为主题,实现平战结合的应急内容供给,及时做好解读、普及和引导等工作,让需求侧助推供给侧发展革新。

(四)完善科学普及模式

任何形式的科普模式都要注重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通俗性和真实性。传统型的科普模式主要是依托服务职责进行定位,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方式、拓宽渠道、活化载体等形成的科普模式,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水平,这就需要进行固化的思维模式。而新型的科普模式是以青年点单、社会派单、部门领单、志愿接单和服务下单为主体的订单认领模式[3],需要借力新兴媒介主动发声、深度合作,打造科普品牌,树立科普意识,引入社会力量,运用社会资本,覆盖青年群体,探索建立科普资源共享文化,推动价值认同,这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总结的,使得单轮变双轮,外在强内在。

(五)构建科普服务体系

当前,以“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大要素为主题构建的高质量科普工作体系已经在各地成型。科普事业要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兴办[10]。然而,科普协同、协调服务机制的建立就是要贯穿国家顶层设计规划、省域统筹政策保障、市域深化资源集散、县区组织落实推进、其他机构群体补台的服务体系,进而建立以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园地橱窗、报刊杂志等为阵地,突出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科普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科技释能服务体系和科普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青年群体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3]。

新时代科普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人民中心的主体地位,找准发展探赜形式,助力人的全民发展,进而提升青年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位于同等重要定位,引导全社会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理解科学的本质。针对青年学生的科普发展有待更多更深入研究,找准具有建设实效的路径体系,增强科普对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而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科普科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