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学理念:日本文学课程的应用研究

2022-03-18 07:02苏佳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学理念日本

苏佳

(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日本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在日语专业教学中课程占比不大,但意义较重。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展学习者的视野,了解日本文学特征,熟悉日本文化形式及文化现象,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因而,如何进行高效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是当前亟待深思的问题。

一、传统日本文学课堂存在问题

(一)课程目标单一。传统日本文学课程的定位大多是帮助学生把握日本文学发展的脉络及动向,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家、作品及其特征;同时很多高校将日本文学课程定位于以考研为目标。总的来说,当今高校的日本文学课程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

日本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就业需求,课程目标的制定也应该随时调整。

传统日本文学课堂应该说更注重中古、中世、近世等时代的文学知识及作家作品的学习,对近现代文学讲授内容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更具实用性的应是近现代文学特征的把握,因而,有必要拓展学习内容,重视全面学习。

传统日本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多体现为单纯的文学知识的学习。站在“新文科”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单一的学科类学习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标准的,同时也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而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注重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的联系,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联系,甚至是国家之间跨文化的联系,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课程内容孤立。

1.文学知识点的孤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具有难以建立科学知识体系的问题,日本文学课程难度大,导致学生学习机械、呆板,结果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而应将文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同时将互相独立的知识点的讲解变成连贯的全面的知识性讲解。

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孤立。外语教学普遍欠缺实践教学环节,除去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很难有理论应用和实践的机会,最终导致学习内容之间相互脱节,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互脱节,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因而寻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也是日本文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

(三)传统课堂教学的低阶性。传统日本文学的课堂多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课堂被动参与者的角色之中,导致教师和学生属于分立的教学参与者,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课堂参与度不够;另外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后作业挑战度不够,无法提升学生知识水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答疑参与度不够,生生讨论与交流不足等问题;最后,对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者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满足其对新媒体需求。

二、OBE教学理念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改革

(一)OBE教学理念的意义。“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亦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强调最终的评价机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二)OBE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成果导向性的OBE教学模式首先强调明确教学的成果,也就是首先解决教学目标。如前所属,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适应时代发展、学校定为以及学生需求。

另外教学方法的明确也是OBE理念所强调的问题。改变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上对课堂进行设计从而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是OBE教学模式的方法理念。

强调过程性评价代替结果性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持续性评价的理念,根据评价结果反馈出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教学方法和短期目标的调整,也是OBE教学模式追求的方法理念。

三、OBE理念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探究

(一)教师及教材主导的课堂内容向需求主导转变。日本文学课程内容具有难度大,知识点繁杂的特征,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一门“望而生畏”的课程。

迄今为止,日本文学课程大多为老师机械、枯燥的进行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的讲解、输出,学习者只能僵化的被动接受。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知识输出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应完全以教材为中心,授课内容可以相对灵活。由一本教材的课程任务向多元学习资料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进行拓展,扩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的同时,由单一性学习向多元性学习进行拓展。

另外职业需求和学生需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社会不需求,学生没兴趣且不具备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应适当删减,而学生感兴趣,具有职业需求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应加大教学力度,从而将课堂教学真正转变为“按需教学”。

(二)单一的课堂教学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站在OBE成果导向的理论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成为了日本文学课程主要任务。基于日本文学课程知识难度大、碎片化等特征,单纯的课堂教学要完成地将文学知识与文化特点相结合这一任务,是有极大难度的,或者说是完成不了的。

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角度来说,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导入到日本文学课程当中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线上学习资源多样,不仅可以利用授课教师自制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导入名师、名校的“金课”、“一流课程”等网络资源,将单一内容发展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按需获取更优质的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导入更利于因材施教。专业课程的讲授往往具有众口难调的问题,学习成绩好、升学就业需求迫切的学生对于普通课堂教学有“吃不饱”的情况;学习成绩一般,对文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则会感到课堂教学内容“消化不了”。教师难以在同一课堂上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挑选一部分线上学习的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程度、需求、兴趣等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导入克服了时间、空间的制约。普通的课堂教学按照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固定内容的讲授,具有规律性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另外,有限的时间讲解内容也相应受限。因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放在课堂中学习,而一些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在线上灵活自学,不但保证课堂秩序,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学习内容。

第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导入,线上学习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线下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可以克服我国学生普遍具有的“拿来式”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三)单向的讲授课堂向多元交流课堂的转变。基于日本文学课程特征,传统课堂多为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导入,站在OBE成果导向性教学理念下,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以课堂发表,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机会,使单一的课堂变为多元的交流,使教师主体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主体的交流。

例如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讲解,教师以自身的理解或教科书式的讲解往往会带来学生的固化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针对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进行理解分析,不但能够加强课堂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能力,最重要的是,不同的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析的结果也各不相同,避免学生固化思维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传统课堂评价机制的单一性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期末的一纸试卷判定学生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的学习成果,显而易见是非常片面的。OBE教学理念注重成果导向,其根本指导方针应该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机制的转变上。

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首先,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统计学习数据、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初评价;然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不定时小测,随时监测学生线上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和网络测试成绩,确认学生线上学习成绩。网络学习成绩的评价部分相对于传统评价模式来说更加客观可靠,可以说完全与教师自身喜好和主观意志无关,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公正。

然后在课堂发表、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成果;结合发表、回答问题中学生语音语调、基础知识、表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表现,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成绩评定,从而避免了仅从出勤率判定平时分的片面性。

对于期末考试而言,一纸试卷必然不可能全面包含所有文学知识,因而将基础知识的测试放在平时的过程考核中,而期末考试则改革为口试或课程论文的写作等方法,更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性考核。

结合线上教学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结果评价中的期末成绩的重要性也大大降低了。因而,综合评价中期末成绩的占比仅达到40%—50%,加大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使评价机制向更合理、更客观、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结语

日本文学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OBE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促使教学形式向灵活、多元、信息化、时代化等方向发展,在OBE教学理念下进行日本文学课程的改革必然会对课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文学理念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们需要文学
探寻日本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黄金时代》日本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