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2022-03-18 08:37李聪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全词词作首词

◎李聪聪

李清照是两宋词坛的佼佼者,她创作的词,不仅优美动人、风格独特,而且意蕴深刻、新颖别致,为后人所传颂。李清照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的南宋初年。深刻变动的社会背景使她写出来的词更具有神韵,展现出“柔”“刚”并济的艺术特色,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李清照的词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描写少女、少妇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表现了多情善感的个性。后期主要描写流亡生活,具有哀伤的情调,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一、语言中见清新,通俗优美

有人将李清照与李煜相提并论,并有“词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的美誉,足以说明李清照是一位才女。李清照的作品很多都是经典之作,而且被选入了语文教材,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李清照词的语言清新简美,表面看是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一种高雅意味,值得读者进行细细品读。

她的《如梦令》是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李清照用词简练,并没有长篇大论地去书写如何去的,如何回家的,在哪里玩的,而且截取了几个片段进行展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悠闲的游玩心情,并且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李清照运用了“常记”“沉醉”“兴尽”等词语,给读者带来画面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符合“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特色。

仔细推敲这首词,不难发现作者通俗优美的语言给人们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溪亭日暮”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与倒影在水中交相辉映,亭子周围小溪潺潺流淌,十分惬意。再比如“藕花深处”描绘了天色渐晚,醉眼朦胧,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体现了大自然的美。惊飞水鸟这个“镜头”运用得非常到位,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用平淡的语言营造意境,有一种云烟升空的感觉,十分引人入胜。读完这首词再反过来思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外游玩,喝醉后夜晚回家,也表现了李清照豪放开朗、不受拘束的性格,是“柔”中带“刚”的体现。

二、抒情中见含蓄,情辞慷慨

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独具艺术特色,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运用了多样化的抒情手法,体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善于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移情于物,欲露先藏,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词作。李清照的词无论是从意境、语言,还是从韵味、格调都凸显了词人的风采,匠心独运,达到语意俱佳的艺术效果。很多学生会认为李清照词容易读懂,但是他们并没有透彻地理解其中蕴藏的感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清照词的一个特点是抒情曲折,委婉含蓄,蕴籍深远,只有在细细品味中才能体会深意,感知“易安体”的特殊格调。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南渡以后震动词坛的名作,以独到的功力,抒发了家破人亡、流落天涯的悲苦之情,将自己的愁思与家国之痛、身世之悲融为一体,难以被后人所超越。李清照打破了上下片的结构,全词一气呵成,通过十四个叠字引入,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冷冷清清”不仅渲染了社会的凄凉,也与秋天遥相呼应,写出了作者并没有寻觅到感情寄托。因此想以淡酒驱寒,但是“三杯两盏”却难以抵挡寒风对内心和身体的侵袭。这个“点点滴滴”用的恰到好处,将沉痛的国仇家恨表现出来,淋漓尽致,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女词人发自内心的呼喊,不是一个“愁”字能诉说地完的。

整首词都在写“愁”,但是又没有直白地写出来,给人以探究的欲望,作者含蓄地借景抒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全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多层次地展现了李清照细腻的情感。

三、平淡中见浓烈,有丈夫气

李清照词之所以备受好评,主要就在于真实,她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实景实事来吸引人的注意力,将南宋的生活特点在词中一一表述出来,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李清照虽为女性,但却又有普通女子没有的洒脱和豪迈,这也是她词作中“刚”的体现,婉约而不绮靡,蕴含着激昂之势。没有脂粉气,但有丈夫气。

比如《渔家傲》,气势磅礴,是一首浪漫主义豪放词,李清照将独特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其中,把词作提高到新的境界,奔放有力,回味无穷。很多人都认为李清照词以清丽婉转著称,但是这首词却实现了反转,全词写梦境,走的是豪放路线,为我们创造了无尽的意境。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笼罩着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接”“连”两字更加生动,将“天”“云涛”“晓雾”写活。接下来,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符合梦境的特点,也写出来真实的生活感,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将乘船人的感觉传递给读者。下片的“报”与上片的“问”呼应,是连接全词的桥梁,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结尾处李清照写到“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庄子·逍遥游》里的话,使词作意境更加宏伟壮阔,可谓是豪气冲天。

李清照让人佩服的是她通过这首词体现了刚强的一面,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失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做出对比,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与苏轼的“起舞弄清影”、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有异曲同工之妙,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四、细微处见精神,意境悠远

中国古典诗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意境,李清照擅长在细微之处彰显意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现实景物溶铸到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奥秘。李清照运用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毫无造作之感,情景相生,富有感染力,对宋词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词作《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愁绪,展示出一种哀婉凄清的意境,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对比崔灏的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就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的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的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虽然都是以“愁”为主题,但是却各有侧重。李清照选用了“昼”“兽”“透”“后”“袖”“瘦”等六个仄声韵,一方面体现了和谐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还更好地传达出愁苦的情绪。除了以上的韵脚外,李清照还将自己的愁思融入到每一个字词中,“薄雾浓云”描绘了阴沉的天气,为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永昼”说明时间过得慢,“半夜凉初透”不仅代表秋意凉,还暗示着词人心凉。“佳节又重阳”说明了他们分离不止一个重阳节,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是词的佳妙之处。

李清照婚后经常与丈夫分居两地,所以当时书写的词多体现相思之愁,不仅写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清代的陈廷焯评论这首词“无一字不秀雅”,由此可见,李清照词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好,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将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完美体现出来。

五、韵律中见修养,心意合一

李清照词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前后期的词风发生了转变,但是她的词作的韵律美却一直存在,使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使女性的“柔”得到诠释,也体现了她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李清照非常注重音律,喜欢用双声叠韵,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眼所见而存于心”,让人想追溯其源。

在李清照的词中,不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情、写景,都能描述得细致入微,灵活自如地表达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使她的词赋语言“更上一层楼”。李清照的很多词中都有叠字,比如“知否?知否”“争渡,争渡”“庭院深深深几许”“到黄昏点点滴滴”“休休,这回去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而且李清照喜欢用排比的手法,在她的很多词中都有体现,如“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等等,语言里带着文学美与艺术美,独具匠心。

另外,李清照词还使用倒装句,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如“瑞脑销金兽”应该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应该是“西风卷帘”,“绕水楼台”应该是“楼台绕水”等等,通过倒装的方式展现了一种别样的诗词韵味,将词作的“柔”与“刚”表现出来,将意境、心境融为一体,突出了别具一格的词风。

李清照给文坛带来一股清风,创造出独特的美学境界,为后人所敬仰。李清照词中不仅有“柔”的一面,还呈现出“刚”的一面,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自然景物之中,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将婉约词提高到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全词词作首词
神回复
不吹不黑
宋高宗的眼力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我记得,我记得
梅花引•荆溪阻雪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诗词曲五首》(选二)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