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研究

2022-03-18 09:05张华春杨韵令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榜样立德立德树人

张华春, 杨韵令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读史可以明志,知史助力爱国,借史以达论今,历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教育要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满足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先进人才,高校教育应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政治方向引领作用。高校教育要深入研究党史所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方面全方位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在历史成就的鼓舞下、榜样人物的感染下、红色精神的激励下、时代任务的召唤下引导学生投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使学生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全面发展。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将“立德树人”看作是高校立身于社会的根本,认为只有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才能把我国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此,他提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

(一) 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3]教育就是要树立学生大德、公德、私德三方面之“德”。对于教育“树人”之始的“德”的解释,有研究者提出,“德”在本质上并没有条分缕析的规定,它所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为了维持社会中的人正常交往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秩序所应该遵循的尺度集合,这个尺度约束了人的社会行为,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社会和国家依次向外的同心圆式的伦理关系,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也相应地使“德”被归类为私德、公德和大德三层次。“三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根据“情”“理”这两个标准的使用程度和范围划分的,而如今,“三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明大德要求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重公德要求人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坚决遵守和维护建立在公共共识之上的各项法律规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严私德则要求人按照时代的道德标准自觉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此为依据,《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规定青年思想道德领域发展的内容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习近平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道: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4],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校的培养对象大多数刚刚进入成人阶段,开始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在思想和行为这对范畴的辩证关系中,行为是思想的外显,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高校只有培育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才能使他们做出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更好地适应即将进入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同时,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正面临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更要在此时培育学生的正确思想,引导他们走上正路,让他们自觉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实现党的千秋伟业紧密结合。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工作,是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

(二)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

“德”的自我约束力不是人自诞生于世时就自然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的。学校是人获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场所,而我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高校做到“立德树人”,就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育人各环节,通过对学生政治观的教育,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增强社会主旋律意识。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所提出的具体安排,完善以思政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和基础。所以,高校主要通过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旨的各项必修、选修课程和各项实践活动的途径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4]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已形成立体的课程体系,就具体课程设置来看,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中规定,高校思政课分为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的课程,其中,本科阶段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除此之外,还要求高校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践行能力。

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可以看出,历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作为历史教育中的一部分,党史教育是学校培养革命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课程。习近平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深刻、最富感染力的教科书。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他以自己青年时代所学的课程为例谈亲身体会,指出各种以党史等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影响了一代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

二、党史教育具有“立德树人”的强大功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以伟大成就坚定人的信念,以优良传统沁浴人的心灵,以成功经验指引人的前路,以不朽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党史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它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从党的追求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革命传统、作风和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一) 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应该具有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5]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理想信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精神之钙”,是青年思想道德发展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前提,也是“立德树人”的根基。

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就要树立和增强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增进青年对党治国理政的信赖,对党实现千秋伟业的信念,对当前所走之路的信心。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的历史告诉我们,今天和平、和谐、小康的生活来之不易,党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什么科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具有优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摸爬滚打中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逐步使社会在整体上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下,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种制度优势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得到最好的体现,我国为公民提供的生活和发展的安全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这些鲜活的历史事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党史教育是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主旋律教育方式。高校进行党史教育,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发展方向的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在西方价值渗透中保持自身的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党史教育对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为“立德树人”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之德的高度总结,既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意义,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提出了以个人为核心的三个层次的发展要求。三方面之德不是相互独立,割裂存在的,社会个体的行为总和构成了社会和国家的运动和发展,这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合目的性;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依据,这是发展的合规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生成的。只有个人爱国和敬业,国家才能富强;个人诚信、友善,社会公正、法治,国家才会文明、和谐;国家民主,社会才自由、平等。这种关系体现了三个层次之间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而人是人自身、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构成其他两个层次发展的基础。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人,用道德力量约束人,是建立富强民主国家和自由平等社会的前提。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是对其核心———“人”的要求。

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独立、社会平等、个人自由的追求历史,这段历史包含着共产党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崇高的道德追求,他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认识和行动的出发点,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百年来党对国家、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追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形成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要求。其要求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动荡易变的时期,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同时他们是非观念尚未完善和定型,成为急需正确引导、可塑性最强的人群。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发展青年思想道德,就要在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四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高校进行党史教育,能够使青年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并进一步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和要求,引导学生在党史中先进人物的感染和带领下自觉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观要求的实现贡献个人力量。

(三) 有助于在青年学生中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红色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追求,是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的如“不惧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具有塑造和激励青年学生的强大功能。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能够将红色基因注入青年学生的血脉,增强他们的意识形态定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红色精神的影响力,增强红色精神的生命活力。

红色精神教育是高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方面。西方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侵略,企图用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侵蚀我国青年的思想。当前高校的学生逐渐以00 后的年轻一代为主,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优越,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强大意志力,再加上他们当前正处于“三观”尚未定型的时期,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渗透的影响。此时,红色精神就成了他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战胜困难的理想之光、信念之火、精神之力。

高校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既是用红色精神塑造青年的过程,也是使红色精神在新一代青年中如火焰一般继续燃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受到红色精神的感染和激励,也源源不断地赋予了红色精神时代的内涵。如今我国的发展面临新情况,要解决新矛盾,完成新挑战,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精神做支撑。高校进行党史教育,既要让学生重温党的初心和使命,更要借古论今,同时代任务相结合。红色精神中所蕴含的道德力量使其成为可以跨越时空的精神品质,在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弘扬红色精神,能够塑造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激励他们完成时代任务,并使道德行为成为感染他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的强化剂。

三、党史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践行路径

习近平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结了学习党史的四个目标,同时,这四个目标也是党史教育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针。高校教育党的历史,不仅要使学生清楚党发展的历史过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体会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明确贯穿其中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的伟大成就中增强“四个自信”,在党的伟大精神中端正“三观”和态度,在时代的召唤下助力党的千秋伟业。

(一) 以系统的必修课教育学生“学史明理”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6]对个人来说,思想是行为的指导,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和方向,培养好青年就要从思想道德和理论思维入手。增强学生理论自信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用黑暗中的霞光比喻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史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全面指导,中国人民就无法摆脱压迫,走向独立自强;如果独立后没有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不能在战后穷困的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引导方向,就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党的发展历史也是党不断结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教育是其中重要方面,要让学生从伟大成就中增强理论自信,从科学理论中获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并运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直接途径,高校要使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和理论内容,就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必修课程。当前高校思政课体系内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必修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重要意义的阐述,使学生从理论形成的历史和受理论指导而获得的成就中感受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所具有的真理的力量,从而做到“学史明理”,坚定理论自信。

加强党史相关必修课的建设,首先,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必修课中的比重。教育部积极响应习近平对全社会学习和教育党史的号召,发布了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持续深化所有思政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教育之间的衔接,使其成为一个与其他思政课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最后,要注重对高校思政必修课教师党史知识和党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强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把握,提高党史内容融入思政必修课的水平。

(二) 以丰富的“营养剂”滋养青年学生“学史增信”

习近平用“最好的营养剂”来比喻中国革命历史,他指出,回顾党的历史,就是在回顾党的建党初心,就是在明确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提醒党的性质宗旨,就是在坚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高校用好这份“营养剂”,就要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实,深入挖掘党在实践摸索中形成的经验、智慧和伟大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信心、信念和担当意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基。

首先,高校要用历史事实提升学生的信仰,以应对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提供了便捷而低成本的途径,鱼龙混杂的信息极易影响青少年信心、信念、信仰的树立。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校要善于用历史事实作为提升学生信仰的素材,除了用党的一系列成就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提高辨别能力,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略,还要用党史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让他们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意志和热血情怀中懂得感恩,增强历史责任感。高校进行历史事实教育,必须注重对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展现形式的创新,激发处于信息时代的青年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兴趣。

其次,高校要用红色精神塑造新一代青年正确的“三观”,增强历史自觉性。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他们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始终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起来。要充分发挥红色精神对青年学生的塑造作用,抓住学生“三观”形成的黄金时期,首先要通过红色精神教育使青年学生明晰人生意义,强调集体主义教育以抵御个人中心主义,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幸福追求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其次要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使理论教育的内容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进思想品德结构,进而外化到行动当中。引导学生对红色精神的内化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自觉性。

最后,高校要用党的经验和智慧推动学生在“学史增信”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来源于实践,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照搬苏联模式付出了惨痛代价,此后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无数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探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经受住百年实践考验留下来的,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党的经验和智慧经过总结和升华,已成为科学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高校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和凸显党的经验教育,并与时代的现实问题结合,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党的经验智慧对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使他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三) 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学生“学史崇德”

A·班杜拉曾说:“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7]充分利用人的学习模仿本能,发挥党史中英雄人物、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是高校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追求高尚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党史是由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中无数事件和活动组成的历史,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榜样资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凭借对党、人民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一腔热血,在战场上不惧死亡,在组织中团结友爱,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体现出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极高的大德、公德和私德水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诸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他们普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永远以集体利益为先,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尽职尽责,讲求实干,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决奉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榜样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扶贫榜样、科学家榜样、企业家榜样、运动员榜样,还有普通工人、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等,他们都是道德模范或行业中的精英模范,有着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平和政治历史自觉性。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首先,要选择好榜样,注重榜样的针对性。当代青年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道德需要和思想问题,榜样的选择首先要立足于学生当前的思想品德发展需要,一方面增强榜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增强榜样示范的实效性。除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以国家和时代对青年的道德要求为重,培养道德品质合格的人才,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其次,高校要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党史榜样教育。要善于将课堂讲解式教育、榜样人物现身说法、先进事迹实地参观等方法结合使用,充分挖掘榜样资源,增强榜样示范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载体的使用上,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特别是大众传播载体,不断使主旋律教育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占据主流地位。

(四) 以时代的召唤带动青年学生“学史力行”

历史存在的意义,绝不是让人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也不是让人在失败的教训中一蹶不振。正如唐太宗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的意义在于知兴替、明当下、引未来。一方面,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能够明确当前的发展方位,明确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由来;另一方面,只有把握时代特征,才能实现对历史经验和智慧的创造性运用,激活历史新的生命力,发挥历史对当代和未来发展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党史教育中要推动历史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的融合,理论教育与国情教育的融合,革命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的融合,要注重结合当前形势和时代特征,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明确当前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此作为制定“立德树人”培养计划的依据。

“立德”的根本目的在于“力行”,只有让青年学生将内化成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外化到行为表现上,并在重复的过程中形成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才算取得实效。因此,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他们“学史力行”,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精神力量转变为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物质力量。在引导学生“学史力行”的过程中,革命精神是一种激励,历史成就是一种自信,时代召唤是一种指引,科学理论是一种方法。首先,高校党史教育要用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指明青年学生的成长奋斗方向;其次,要开展新形式、新任务教育,使学生明确时代之需,明确角色定位,明确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最后,要通过党史教育激励学生在目标的指引和精神的鼓舞下身体力行,用大德、公德、私德的具体要求规范实践行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行为对思想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成就中增强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

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史,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化的形成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佳途径。高校贯彻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就要深入挖掘党史中的理论价值、榜样价值、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用党的初心、党的成就、党的追求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础,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定力;用榜样的理想、榜样的道德、榜样的精神强化“立德树人”的内核,唤醒青年学生的历史自觉;用理论的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发展性完善“立德树人”的武装,提高青年学生的践行能力。回顾历史可知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之曲折,把握今天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途之光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历史和时代的科学结合,必将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榜样立德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