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探究

2022-03-18 09:46宋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园网辅导员院校

■宋星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

学生网络依赖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在高职学生中可以窥见一斑。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一项社会调查,高职学生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网络依赖,而且网络依赖群体有逐年攀升之势,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15.13%的学生无网络依赖,6.3%的学生有轻度网络依赖,而较重网络依赖和严重网络依赖的学生各占55.04%和25.53%,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受调查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较高。这虽然是针对北京市高职学生所做的社会调查,但其调查结果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强化对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任重而道远[1]。

一、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

(一)缺少高质量陪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成本的增加,社会中的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孩子,通常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而老年人受到自身年龄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只注重为孩子提供基本的饮食以及住所等,难以给予更高质量的陪伴。同时,爷爷奶奶容易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甚至会主动为孩子购买时下最流行的电子产品,并且对孩子使用这些产品没有予以约束,而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无论是孩童还是青少年都难以抵挡其诱惑力,这就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除此之外,虽然部分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都忙于工作,疏于对他们的照顾,他们更多时候只能通过玩电子游戏或者上网冲浪来消磨时间,获得“陪伴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2]。

(二)被过度要求和约束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很多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教学能力、职称评选以及薪资待遇挂钩,这就使得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注重甚至限制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虽然教师希望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是正常的,但是过高的期望则容易加剧学生的心理负担。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对他们严加管教,甚至在课余时间都为学生安排各种学习内容,不允许他们有任何娱乐活动,这种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天性的发展,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对学习的厌烦。同时,这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是一味以学习成绩为指标,无论学生在其他领域获得多大的奖励,都难以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长期如此就会使得学生产生自卑感以及挫败感,他们需要一个“自由”的场所来放纵自己,而网络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使用网络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他们不仅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而且能自由安排上网时间,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依赖的概率。

(三)内在需求的缺失

在当今的高职校园里,“无聊”“烦躁”等消极词语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甚至有部分学生受到“佛系”亚文化的影响,对什么事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很多教师甚至家长都对这种现象不以为意,但事实上这是青少年群体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心信号,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许有人会认为,当代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环境还是在学习设备方面,都远优于上一辈的人,而且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家庭环境也远优于上一辈群体,如果这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依旧怨声载道,则更多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经济的发展的确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却也加快了社会节奏,这种“快节奏”不仅会影响社会群体,也会影响在校学生,使得他们内心逐渐浮躁,对未来愈发迷茫。当代学生承受着比过去任何一辈人都更强的压力,在这种“高压”作用下,很多学生将网络作为了“避风港”,进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短暂快乐的过程中逐渐沉沦[3]。

二、高职学生网络依赖造成的问题

(一)影响线下人际交流

高职学生网络依赖会影响线下人际交流,这主要体现为高职学生越来越喜欢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聊天,忽视了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维护,这种人际关系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与身边朋友的关系。从与父母关系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作为青少年学生群体,与父母的相处时间本来就短,而有网络依赖的学生会将这短暂的亲子相处时间贡献给网络,这就容易造成与父母间的疏离[4]。除此之外,依赖网络的高职学生会逐渐“网络化”,认为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时尚,而他的父母对各种网络流行语一无所知,这就容易造成高职学生与网友侃侃而谈,与父母却无话可说的尴尬情况。从与身边朋友关系的角度来看,如果高职学生依赖网络,他就会将多数时间用于上网冲浪,进而忽视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与沟通,而任何关系的良性发展都需要用心经营,没有联系的友谊终将归于“无”。

(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学生依赖网络会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依赖网络的高职学生无法自觉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他们甚至会牺牲睡眠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网瘾,长此以往,高职学生就会出现精神状况不佳的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除此之外,部分严重依赖网络的学生会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将上课时间用于玩网络游戏等,由此出现“逃学”“逃课”等现象,而这都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高职学生一旦依赖网络,就会将自己所有的兴趣以及注意力都投入到网络中,对包括学习在内的其他任何事物都丧失兴趣,进而影响学习动力。与娱乐化的网络社会相比,学习原本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尤其是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原本就对学习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在网络的影响下,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5]。

(三)学生的规则意识较弱

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比,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世界,人们可以随意发表言论而不用受到他人的制约,同时,网络为所有社会群体都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环境,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这种兴趣不会受到他人影响。高职学生在网络中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诸如网络游戏以及游戏主播等,但是高职学生与社会群体不同,他们尚未形成成熟的认知,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时尚”的影响,进而将网络习惯带入到真实生活中,甚至有些依赖网络的高职学生会在网络“无规则”社会的影响下,忽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而在校园生活中我行我素,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6]。以日常着装为例,虽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着装要求不如中小学校那样多,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做到起码的着装得当,然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群体在穿衣风格方面更多受到网络的影响,喜欢能够彰显“个性”的服饰,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中有一些“奇装异服”群体。

三、干预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

(一)学校对网络信息的约束力度不足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干预学生网络依赖的过程中存在对网络信息约束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属于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与普通意义上的网络不同,其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为主,而且校园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可以有效阻止学生浏览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立校园网,并强制要求师生使用校园网是高职院校干预学生网络依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受到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约束,尚未将校园网建设落到实处,学生依然以使用大众网络为主。调查显示,在我国的所有高职院校中,拥有校园网的高职院校占比不到10%,由此可见校园网的稀缺。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层尚未充分认识到学生网络依赖的严峻问题,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良性指导。现阶段,鲜少有高职院校将网络知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不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7]。

(二)教师对学生网络依赖干预角度单一

教师在干预学生网络依赖的过程中存在干预角度单一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职教师对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集中在谴责方面。现阶段,很多高职教师在面对依赖网络甚至网络成瘾的学生时,以言语谴责为主,不注重对这类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网络教育,也不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对网络的依赖,这不仅难以起到较好的干预作用,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有些学生之所以会依赖网络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父母的过多限制,因此想在网络中体会更多的自由,如果教师不知晓学生的这一心理,只是一味批评,就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进而更加放纵自己沉迷于网络中。另一方面,部分高职教师以限制学生使用网络时间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网络依赖干预,这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缺乏长效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网络依赖的问题。

(三)学生自身的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

学生自身的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是现阶段干预高职学生网络依赖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职学生难以有效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很多高职学生并不是意识不到自己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不是不知道网络依赖带来的后果,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挡五光十色的网络社会的诱惑。例如,部分依赖网络的高职学生主动配合学校以及教师对网络依赖学生的干预,但是由于缺乏强大的自控能力,他们难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总是偷偷使用网络,告诉自己“再玩五分钟”就好,这就难以有效缓解对网络的依赖[8]。另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治愈能力也较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在网络中寻找慰藉。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关于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社会调查显示,有20%的受调查学生表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喜欢通过沉迷网络等方式逃避。

四、缓解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方式

(一)学校注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高职院校积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网络依赖,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到:首先,积极为学生组织更多的社团活动。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形成网络依赖是因为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与沟通,内心孤独,难以发现校园生活的乐趣,而高职院校积极为学生组织更多的社团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孤独感,并强化同学间的沟通与联系。除此之外,与枯燥的课程教育相比,将网络知识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呈现更容易被多数学生所接受,因此,高职院校在为学生组织更多社团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将网络知识内容与活动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春游等集体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合理的出游方针,妥善安排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出游时间,以此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为学生带来较好的出游体验,帮助他们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缓解网络依赖。

(二)辅导员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辅导员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网络依赖,为此辅导员应当做到:首先,增加与学生“谈心”的频率。辅导员在高职学生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与他人讲述的内容更愿意对辅导员吐露心声,因此,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更多关注,通过定期与不同学生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进行疏导,以此减少学生依赖网络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网络的学生,辅导员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等方式掌握不同学生依赖网络的原因,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9]。其次,辅导员要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解决问题能力,遇事容易走极端,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当借助课堂教育、更新宣传栏内容等方式向学生传播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三)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依赖网络的学生的“网瘾”,为此我们在干预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同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严格限制网络依赖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那些积极配合学校以及教师干预措施的学生通常都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有真心悔改的觉悟,却苦于缺乏足够的自控力,难以有效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其同学应当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在网络使用时间达到上限后,通过拿走其网络设备等方式及时制止网络依赖学生继续使用网络,进而借助这种强制监督方式帮助同学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10]。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应当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一方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其开拓寻求帮助之门,以此降低学生沉迷网络的概率。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如果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沉迷网络,有较强的网络依赖,就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丧失学习动力,除此之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规则意识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对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影响巨大,甚至会降低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职院校应当强化对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虽然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干预学生网络依赖的过程中存在学校对网络信息的约束力度不足、教师对学生网络依赖干预角度单一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鼓励辅导员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方式缓解学生的网络依赖。

猜你喜欢
校园网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