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育人中的应用

2022-03-18 10:3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刘 庚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与指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难度较大,且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下。团队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加强心理辅导效率、优化工作模式的心理辅导方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凝聚力的发展,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和校园严格管控政策的实施,出现问题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为有效解决这种群体性心理问题,可以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

1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态度与行为方式[1]。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来探索自己,调整自己的认知,从而形成新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群体中可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1.1 便于大学生获得归属感

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大学心理困扰比例逐年增多,导致他们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以及学业规划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经过团体辅导教师精心设计的方案,能够使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沟通及配合,以达到共同参与主题活动和探讨问题的目的[2]。在整体氛围的烘托下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投入其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支持效应,帮助他们找到集体归属感。在学生互动过程中,如遇到经历相似的学生,也可产生较强的共情效应,从而提高感受能力。学生可以将他人发表的意见或观点作为参考,加强自我评价,从而促进整个团体共同成长和进步。

1.2 便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大学生思想活跃,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3]。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信息多元化的不断涌入,将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带来较大冲击。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类型设计辅导方案,将学生情绪状态带入拟定的现实社会情景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现实社会情景的模拟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进行内化学习,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可结合自然灾害、重大家庭变故、个人情感等问题,开展一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现场的情景模拟,促使学生给予相互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1.3 便于大学生挖掘个人潜能

大学生在参与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成长经历、思想状态、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内心都抱有共同的美好期望,即希望通过此活动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并且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或者通过此项活动改变目前不良的情绪状态,从而走出心理困境[4]。在辅导教师的指引和这种共同愿望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主动分享个人心得体会,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平等性,从而获得存在感。在这种具有较强感染力的环境中,学生会采取积极的行动,为团队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并达到充分挖掘个体潜能和认识自我的目的。

1.4 便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可以打破学生之间相对陌生的关系,从而构建联系,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安[5]。首先,通过精心设计的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正确面对和认识自我。其次,引导学生提升文明修养。教师可设置一些关于社交礼仪的互动情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暗示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从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并给予针对性辅导。

1.5 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团体心理辅导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可扩大受众学生群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团体的力量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向前发展。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一般为积累的结果,事先有一定征兆。工作者可及时发现须接受进一步咨询的个体,避免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团体心理辅导可对学生共性心理困扰进行梳理,为大学生提供交换意见、互诉心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2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2.1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思政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加强学生素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综合竞争能力[6]。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效果,各高校力求创新,应用多种办法促进思政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便为多种创新之一。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教育的一种,以团队为基本,通过交流会、游戏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消除抵触、紧张等不良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说教形式,以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

2.2 在高校资助育人中的应用

高校存在贫困生群体,此类群体具有自卑、焦虑等特点,不善与人交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可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互动体验,重新认识接纳自我与同学,正确看待自己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7]。可运用团队心理辅导,使贫困生融入相应情境中,加深其体验,帮助贫困生将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收获迁移到具体生活中,通过活动、游戏使贫困生全面认识自我,主动表达自己,塑造自身健康形象。

2.3 在大学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可增强同班学生的凝聚力,进而推动高校班级建设。不同于传统班会,团体心理辅导以心理咨询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可加强讨论氛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探究、思考,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团结力。

2.4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目前,就业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迫于严峻的局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畏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其中,可对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就业定位,增强就业自信,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5 在高校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党支部、团支部、班会活动都可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学生可围绕特定主题,通过游戏、讨论开展相关活动,如“工作坊进院系”活动,为各院系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可设立“新生适应”“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多个板块,加强学生心理发展及能力提升。以“新生适应”板块为例,学生可以借助团体力量,在开放、融洽的环境中加强沟通,进行初步认识与了解,加快融入团体的能力。

2.6 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数量多,传统的心理咨询辅导方式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而部分心理活动是共性问题,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可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增强心理辅导功能。心理咨询中心可在全校招募成员,开展不同主题的成长小组,如网络成瘾小组、宿舍人际关系小组等,对某一类需要辅助学生开展专门的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筛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培养。

3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3.1 加强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

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设置多种情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思考如何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并将其收获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重大危机时能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

3.2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清楚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需采取活动、沟通、班会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发现合作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集体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3.3 运用宣传阵地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团体心理辅导在开展过程中,多以游戏、活动等互动方式进行,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首先,学校应在硬环境宣传方面引导学生。例如,在心理健康活动到来之际,在校园内悬挂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条幅、海报,或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进行宣传。其次,在软环境宣传方面积极鼓励学生,令学生以一种相对放松的姿态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后,辅导教师可设计一些幽默而温馨的引导语,运用在开场白环节中,学生感受到快乐,加强学生的主动反思能力。

3.4 加强学生凝聚力意识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二者相互联系,出发点是一致的[8]。因此,教师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形式开展班级活动,进而提高班级凝聚力,优化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前共性心理问题,制定团体心理活动方案,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其次,教师要将班级里每一位学生带入设定的情景中,带领学生共同探索自我、认识自我,令学生结合别人眼中的“我”客观地认识自己,以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自信;最后,引导学生主动做班级的主人,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团体辅导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5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心理督导服务

团体心理辅导得以顺利开展和推进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水平、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高校需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前沿问题,定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项培训,积极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高校为缓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压力,还应为其提供心理督导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培训。

4 结语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已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和运用。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互动性、开放性和目标性的主要特征及教育功能,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操作经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