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19 17:43何伟钊
高考·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需要顺应趋势改变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本文从变化、问题、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教学逐渐频繁出现于教学活动中,虽然这是教师重视实验教学的一种表现,但是大部分实验教学的效用没有发挥出来。鉴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急需进行创新,而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的责任,所以,为了给学生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给国家培育社会主義接班人,笔者阐述了下列几种方法:

一、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

能力培养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也是让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前提,更是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1]。所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对其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这样一来,既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也可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可以达到新高考的要求,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以往的教学观念已经没办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如今要求教师主动地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自身的观念,明确实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对实验的本性进行深入的探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当作切入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并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比如:教材中的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等都可以当作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素材,教师将其利用起来,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完成后,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个实验是否成功作出判断。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实验成功的经验或者探究一下实验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明确实验应该秉持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学生可以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也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对化学教材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改进及补充

化学教材是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精心思考编制出来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可以进行探究的素材[2]。所以,开展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两点,一是化学实验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中的步骤进行。因为有的化学实验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有的化学实验的操作过于复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教师需要适当地对这些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二是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进行探究的知识点,将其挖掘出来,让学生进行实验。

例如:在教学含氮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知道,教材中只是呈现了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的方程式,并没有设计相应的实验,而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了好奇。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部分知识设计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展示收集满二氧化氮的试管,然后给学生分发下去。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试管倒立放在水中,然后把胶塞直接打开。再次,液面不再上升后,需要用自己的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并将试管取出。之后,需要把试管口向上,然后把拇指移开。最后,需要把紫色石蕊试液融入试管里的溶液中。在学生观察到化学现象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里的水面上升?颜色消失了证明什么?为什么松开手指后,气体从原先的没有颜色变成了红棕色?为什么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液体变红了?这些问题正好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学生会尝试翻阅教材,并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也就是说,通过对化学教材中蕴含着的素材进行挖掘,然后基于这些知识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性认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

三、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当前的学生而言,常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倘若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把饮用水里的沉淀物有效去除呢?在看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的小脑袋瓜会活跃起来,会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并说出很多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实验。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怎么才能去除锅碗瓢盆上面的污渍,然后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实践。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化学知识,会明白科学、技术、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对知识探究、应用产生一定的热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利用起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也就是说,教师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充分地发挥出来、体现出来,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

四、进行绿色的化学实验,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

化学实验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导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受到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将绿色环保重视起来,需要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4]。

就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而言,很容易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进而对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一些手段把这些有毒气体处理掉。比如:氯气、二氧化硫等的制备、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将有毒气体的处理重视起来。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废气和有毒气体要怎么办?任由它们进入大气层吗?采用怎样的方法去除这些废气呢?通过思考,学生会说出这样的答案:既然知道这些气体是有害的,就尽可能要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不使用相应的物质,而且在实验的时候也要选择污染少的装置。倘若无法避免的话,就需要在实验方案中明确提出保护措施、消除措施。也就是说,教师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环保意识树立起来,可以尽可能减少化学实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教育。

五、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增强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现代信息技术只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永远无法替代实验教学的。那么现代信息技术适用于什么时候呢?通过调查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实验的现象是不明显的,而且有一些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是很大的,是没办法完成的。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实验教学的效率提高。

例如:在进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的时候,鉴于这部分知识有些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针对实验内容进行课件制作,通过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明白压强对气体分子、浓度有怎样的影响,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能够对接下来的平衡移动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实践中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直观,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刺激、启发,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六、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理论知识是相对简单的,所以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化学实验较为困难,因为其涉及大量的环节,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倘若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很容易出现学生理解不了知识的情况,而想要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保障,想要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想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就可以将分组合作学习法利用起来。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的学习能力是互补的,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大家对化学实验产生一定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分析,进而让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实验现象,了解其中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互相学习,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通过这一过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成功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将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起来。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教学,并且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在使课堂教学与新课程要求相符的同时使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了解,形成团结友爱的意识,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交流交往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七、将实验类型的习题重视起来,将实验设计练习增强

新高考中的很多题目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就需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习题设置,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这里的实验设计包括让学生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对实验设计理念进行创新。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明确,实验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所以不能只是让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具体而言,教师需要采用相应的手段将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得到激发、培育。

例如: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挖掘,然后对其进行创新,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教材中有些实验相关的问题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将碳酸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去除,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将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去除,然后把混合物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出来。

八、学校需要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改善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如果化学实验室中的设备都不全,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就是在开玩笑。所以教师需要和学校领导进行交流,让学校领导明白化学实验室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言有怎样的作用,并且引入相应的设备。如果资金不足的话,学校可以和政府申请,使政府进行拨款,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改善。在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之后,学校需要让化学教师盘点现有的化学设备,然后将缺少的设备、器材以表格的形式上交,然后按照表格进行配备。如此,便可将化学实验室中的设备准备齐全,才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实验环境,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化学实验。

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难以让学生应对高考。因此,教师需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对化学教材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改進及补充;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进行绿色的化学实验,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增强;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探究;将实验类型的习题重视起来,增加实验设计的练习;学校需要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改善;教师需要将自身的素质提高,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尝试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寅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理念的渗透[J].南北桥,2019(7):114-114.

[2]罗玉洪.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J].高中数理化,2013(18):55-55.

[3]王珍娣.浅谈新高考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J].2021(2019-27):65-66.

[4]李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高效实施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19):212.

作者简介:何伟钊(1982— ),男,汉族,福建惠安人,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中学化学一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本文系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QJYKT2019—216。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