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课堂思政

2022-03-21 16:18曹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情境

曹阳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思政”成为一个热点。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无论是什么学科,教师的工作都不仅仅是教学,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陶冶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有效地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更深刻、更有效地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本文以英语专业课堂为例,讨论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思政。

关键词:情境-陶冶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英语专业课堂

一、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其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利用好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改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同前行。这就是课程思政体系的提出背景,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二、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是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又称为情知互促模式,是教师有目的地在课堂中构建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运用学生的感性心理活动,加强其理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熏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手段,使情境更加人情入理,以达到促进学生认知和启迪学生情感的作用,最终优化教学效果。

该模式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产生更深刻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

三、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课堂的应用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分类越来越细化,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学科门类也同样分成了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笔译、口译等方面,另外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本功应该不是问题,更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相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有更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都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英语专业的教学有理由也有能力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与思辨能力、人文素养融为一体,课堂思政的条件非常满足且很有必要。

下面将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的虚拟语气知识点的教学片段为例,展示该模式下英语专业课堂思政的过程。

(1) 创设课堂情境

语法知识点的教学一般被普遍认为是比较枯燥的过程,就是一个讲解规则和练习的过程。大家所忽略的一点就是语法讲解时所需要的例句正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平时需要广泛地积累语料,跟上时代的步伐,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都可能成为课堂上的学习材料,并有利于适时地进行课堂思政。

本节课为《综合英语》课堂设计的一个片段,涉及到了虚拟语气的教学,教师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法,截取了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视频片段,并摘录了一段英文,请同学们翻译,内容如下: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学生在欣赏该音、视频的同时,受到情感的启发,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能力提取自己的知识储备,翻译的比较正式和规范。

(2) 学生参与活动

在完成情境导入和翻译练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将会是怎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议论纷纷,可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和历史性作用,其党的意志和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该环节达成课程思政的效果。

之后,教师接着上面所提的问题,引出虚拟语气的知识点,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此类语法知识点在中学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随后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体现虚拟语气的句子,小组讨论总结其语法结构和时态规则。师生共同回忆总结虚拟语气的知识点,即对现在、过去和未来的虚拟下主、从句的时态,制成表格从而可以使该知识点思路更加清晰。接下来进行小组竞赛活动,各小组以中国的近现代史为背景,编造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规定时间内完成,看各个组造句的质量和数量。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起到了课程思政的作用,使这节课总的基调、背景明确,且贯穿始终。

(3) 总结转化

最后环节,师生共同总结虚拟语气的相关知识点,以练习英语专业四级相关真题为小结,将该知识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小结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是教育的三要素,相互不可分割,英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专业课程的体现和实践。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不限学科,不限门类,不限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因“课”制宜地进行巧妙运用,且该模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内部情感产生深刻且深远的作用,非常有利于进行课程思政。此研究旨在提出融合英语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来发挥专业课的隐性思政作用,以期对该课程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茹.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20(2):50-58.

[3] 习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