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有“我”的作文

2022-03-21 20:39张倩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铭记高考作文家国

张倩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在高考中,千人一面的作文往往让阅卷老师忍不住一眼多行,读起来索然无味。在近年的高考改革中,往往在作文材料中明确地附上这样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作文中不能大量地引用名人名言;不能人云亦云式的盲目跟风,而是要求他们有真切的感受,有独立的思考。

那么如何写出有“我”的作文呢,我认为要将个体的“小我”融入“大时代”中,两者的双向奔赴才能凸显意义。

一.“小我”融入“大时代”

人民日报里有这样一句话:“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在考生的作文里,必须要结合当今时代的背景,体现出作为个体的“我”对时代的担当和责任。例如学生在八省大联考《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习作中开头这样写道

示例1:“这个世界并不太平。随着“贸易保护”的粉墨登场,逆全球化思潮的肆意滥觞,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世纪崛起之大挑战。似乎一切都是新的。然而,拂去历史的灰尘,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已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方法——铭记其团结精神”

示例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嘹亮,英雄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身许国。那是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是胸膛被枪弹贯穿,再难回望故土一眼;是身躯在烈火中永驻,拳拳之心遍遍淬炼;是战斗姿态定格于一座座冰雕,赤诚热血遍洒雪原。汩汩涌动的不再是鲜血,而是如利刃般的无畏精神,锲出长城的骨架,烙在同胞心头。不禁要问,区区凡人之躯,如何生长出笑对野心狼的无畏?我想,以家国作底色,你不敢不无畏,不敢不刚强。

这两位考生结合时代的挑战,从而得出“我”的思考就是要铭记历史中的团结精神和家国情怀。所以综上所述,写出有“我”的作文在内容上能够基于基于材料,充分体现主题的内涵,并且最好能够化大为小,选定角度。

那么形式上如何体现有“我”的作文呢?

还是结合学生的习作中的观点句:“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铭记历史。不必有盛大的排场,苍白的言语。而是接过炙热的火炬,道一声:“我在”。所以在形式上要凸显出“我认为”、“我想”这样的观点句,最好能单独成段,作为全文的“金句”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关注到考生独特的思考。

二.突出“我”的主体地位

现在的高考作文经常要求说“结合青年的身份”“给当代青年什么启示”或者给出具体情境“校团委要求写一篇征文”“在高三升旗仪式下的讲话”“在班会上发言”,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作文中能够凸显“我”的主体地位,而这主体地位在文末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在学生的习作中这样写道:

示例1“我想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不仅是一个高中生,更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能发自心底呐喊:“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我们也许不能即刻踏至边疆,保家卫国,却可以在日记本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或许不能立刻摘下科学的明珠,却可以背一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我们在此刻成长,终将走入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新的长城添砖加瓦。 那不在多遥远的未来,就在我们脚下。”

示例2“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抗美援朝精神并未式微,青年当有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也应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气,更应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毅力,以奉献为帆,铁肩担责,无畏挑战!【提出做法:结合青年的身份,呼应材料中校团委的情境】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惟愿他年回首,山河灿烂,星河滚烫,锦绣未央(美好的事物无穷无尽)!【表明心愿,畅想未来】”

在结尾处,这两位学生从高中生青年的身份,结合当今时代一些优秀青年的事例,分析了“我”之青年的做法,虚实结合,这种做法不是雷同式的“大口号”而是切合青年学生实际的做法,读起来亲切可感。

三.双向奔赴凸显意义

高考作文应该有“我”。这既是考生对自己表达自由的尊重,也是展现作文个性、亮点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考生的作文才不会在评卷老师的审美疲劳中湮没在卷海里。然而高考作文要注意“有我”,也要注意“无我”。具体来说,就是要跳出“小我”,和时代、家国来一个双向奔赴,因为双向奔赴的意义才是最长久的。从“小我”到“大我”最主要的体现是两个意识:一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二是“反哺家国实现人生价值”。这样写一方面不会显得作文“小家子气”,这样的作文才会显得“大气、深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就是要求我们学生在意识上能够做到跨越国界,超越民族,心态上海纳万千、理性平和、自尊自爱、开放包容。

反哺家国实现人生价值考生们可以联系到一篇材料作文:北京小伙的高学历、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的婚姻美满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标配人生本无可厚非,但時代和国家要求的青少年是能够像很多时代的先进人物一样在奉献家国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我们生活在时代的红利中,时代给了我们青年如此阔大的圆梦舞台,那我们也要回报社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总之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大多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的大背景,把个人、国家、社会有机联系起来,检阅考生的时代眼光和家国情怀。因此,考生作文时必须“放眼时代”,才能使文章眼界开阔、立意高远,然而,仅止于此却容易使行文流于空泛。于是,聪明的考生在“放眼时代”的同时,更懂得“立足自我”,抒写真挚的情感,阐释创造性的观点,避免人云亦云,空泛浅薄。

要写出“我”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考生要自觉融入时代、社会和生活,从所知所闻、所想所感出发,将个人成长与时代、民族、国家紧密联系,展现自我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时文精选新时代年度精华版》哈尔滨出版社

[2]《从此爱上作文课特级教师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漓江出版社

[3]《作文课的味道·听黄厚江讲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究竟怎么教》张正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蔡明老师教你写作文》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6]《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管建刚 福建教育出版社8A6ACEC4-7E22-4578-BC0E-BD3CCA1B8E68

猜你喜欢
铭记高考作文家国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