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观下的学前教育课程

2022-03-22 02:41钟文艳
科技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幼儿

摘 要: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生态观也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教育生态观是将生态观引入教育系统发展而来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生态化等方面。而在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中,已经存在教育生态观的萌芽,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教育生态观主要体现在课程方面,教师应该在以幼儿为本的基础上,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融入课程内容,遵循幼儿规律将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应该转变自身办园理念,从而充分落实课程的生态化来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

关键词:教育生态化;学前教育课程;幼儿

我们国家正在全社会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其中和谐,不但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都有一种自在的或者说一种相对内在的机制保持平衡[1]。但是,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则需以人作为主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通过教育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简单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教育生态观的提出

当前,人们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观,即在尊重、了解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仅仅是要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且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要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生态观,是将生物系统中的生态观念运用到教育中来,所以,在全面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引入了生态教育的理念,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种影响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等诸多要素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化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化,生态化的实施也将有赖于教育的影响,生态化与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生态化的传播,也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演变。

学校教育的任务首先是育人,然后是育才。因此,在学校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人的观念,即要求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和谐共处的观念,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要求的是物质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发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和谐发展观。只有人们真正从观念上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冲突,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否则,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改善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教育生态观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尊重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教做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生态观的体现

生态,本身就是不断变化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生态教育是由教育目标的生态观、教育发展整体的可持续性以及教育课程的生态观组成,在每个不同层面也有不一样的要求。

(一)教育目标的生态化

教育目标的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观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人,即能够保持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又不会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的一些活动在某些方面对自然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目标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必要性就越来越重要。如何在科学的指导下,把因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不良影响正确处理,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观念上,人们才能走得长远,并且有利于后续的发展,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基础。

(二)教育课程的生态化

教育课程生态化即教育内容的生态化。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社会文化、自然等层面,还包含人的发展全面性的层面,就像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全面性是包含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教育发展观。中国从封建时期开始就特别注重自然在社会时代发展中的位置与地位,并且提出一些与自然结合的教育观念,例如古代的课程包含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培养人的各方面,还包含着教育的不同层次、不同的阶段接受的内容不是一概而论的,体现了古代课程的科学性。虽然古代的教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但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这对现如今课程完整性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益处[2]。

结合现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教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和多元化,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现在不仅仅是希望儿童课堂学业成绩好,更希望儿童在各个方面可以很好地成长,这也有利于当下课程的不断转化,培养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特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改革推行多年,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对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我国传统学前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生态观

我国的传统学前教育领域中也包含教育生态观的理论萌芽,主要体现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谓幼儿教育的生态化,就是要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将幼儿教育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

(一)陈鹤琴的“活教育”与教育生态化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中有着非常多与生态化理念相通的观念。“活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标就要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做人的基本条件就是有强壮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和服务的能力[3]。

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从某种程度上指引了教育生态观的发展,为幼儿时期教育的生态化进行了探路。在课程内容的材料方面,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念[3],让幼儿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取材学习,体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从小时就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陈鹤琴先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方面的实践。他所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依赖进行的,彼此之间是互相促进发展的,这在遵循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同时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教育方法上,陈鹤琴先生还强调“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进步”[3],这一观点强调了幼儿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能够在自己参与和动手积累经验并获得发展。这些都是陈鹤琴先生思想的教育生态化体现。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教育生态化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陶行知先生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陶行知先生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影响下,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

现代社会便是最大的学校,社会中会提供交往环境与学习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非常近似,而且社会的环境更像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育环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教师是非常神圣的,家长会告诉儿童,要听老师的话,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尊师重道,在这样的教育影响下,固然保持了教育自身的高贵。但是,也让会让教师处在一种高不可攀的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在社会中,师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心里会觉得人人平等,把此交流方式引入学校的课堂,就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关系的发展。这种沟通方式对于教育生态观引进学校课堂会有非常好的体现和运用。

四、加强学前教育课程生态化,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课程生态化的必要性

人的发展基调是从幼儿时期奠定的,幼儿时期是非常容易被影响的阶段,也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树立好一个人的教育观、学习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在这一时期所学到东西虽模糊但是又很深刻,无法用言语表达学了什么,但是,以后的习惯都是在此阶段养成。就像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所说,幼儿园让他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制度规则,学会了用心理解,因此,此阶段的教育极为重要,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在这个阶段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谐的生态教育观,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则非常可行也很有必要。

(二)学前教育课程生态化发展的建议

近些年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模式也日趋成熟和完善,但是从教育生态观理念的解读下,也有一些不足,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4]。但是在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和城郊等小型幼儿园,因环境设备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还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极少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幼儿的教育内容仅进行语言、数学等方面的活动,偶尔才举办艺术活动,在这样的教育内容里,幼儿无法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们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环境情况,开展田野教育,取材农村环境资源,如去田间,去农场,去菜地,去山頭,去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学习,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增进了幼儿知识,间接地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全国一刀切,农村幼儿教育模式一味模拟城市模式。

2.遵循幼儿规律将课程游戏化

无论国内外,好的教育都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以幼儿能听懂且喜欢的形式进行教育,将幼儿教育游戏化,一直是学前教育教师们努力实现的目标。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也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行为,只要幼儿自愿参与,感到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有些老师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的主题、游戏的角色、游戏的规则、游戏的对话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和设计的,不论幼儿愿不愿意,这就是课程游戏的模式化,课程组织和实施时看起来很热闹,但确实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不愿参加,缺乏积极性,教师觉得努力了但是没有效果。

基于此,教师们如何按照幼儿的发展和需求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如何将课程变得有趣好玩,如何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如何帮助幼儿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如何将课程真正游戏化,才能真正地达到促进幼儿和谐持续发展的可能。

3.合理利用资源融入课程内容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正式提出五大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幼儿园是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市面上的幼儿读物,幼儿教材也是参差不齐的。每个幼儿园会根据价格、内容等来确定本园所用的教材。其实,在幼儿期,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感知,去触摸所得到的,才能真正为幼儿所知,所用,各地区应该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让幼儿去感受,比如说农村幼儿园可以发展种植园区,让幼儿亲身去体验种植的辛苦以及收获的快乐,他们才会懂得珍惜粮食,体会父母的辛苦。城市幼儿园可以利用幼儿园所在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建筑特色、人文景观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在民族气息较为浓厚的地方,将民族特点融入教育之中。还可以发挥教师和专家的才能,编撰适合农村和城市差别使用的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取材于身边环境,用之于周围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与环境和谐共处。

4.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他们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效果,幼儿教师,树立好真正生态观的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幼儿真正成为课程活动的主体,在安排课程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全面身心发展,比其他的一些外来因素要更加有效果。我国启动多年的幼儿“国培计划”就是对幼儿园的一线工作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尽管取得了系列的成绩,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教师培训的全覆盖,所以还应该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措施,如:开辟专项基金和政策鼓励优秀学前专业的毕业生回乡计划,传帮带、手拉手等方式把教师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扶持方式,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只有一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教育观,才能根据幼儿的发展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提高教育的质量,才能够设计出好且正确生态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转变幼儿园办园理念

在目前幼儿园的发展现状中,许多幼儿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体系,教师被动地接受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没有意识,或者说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品牌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是生态的教育体系,那么在对连锁和加盟幼儿园进行管理和培训时,将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理念进行传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品牌中有影响力的幼儿园,应该进行主要的教育,从管理人员到教育人员,甚至是保育人员,都应该培养其树立一种生态的教育观念。拥有一个科学的办园理念,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也能用这种理念来使更多的幼儿受益。

在我国当前教育体系的整体转变的影响下,学前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针对当前学前领域的实践与发展,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应该在继承如陈鹤琴等先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科学有效的和谐生态教育。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关于生态式融合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3(5):33-34.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50.

[3]王丽娟.论陈鹤琴教育思想与教育生态化思想的契合和启示[J].兰州: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1):89-91.

[4]幼儿园工作规程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C%E5%84%BF%E5%9B%AD%E5%B7%A5%E4%BD%9C%E8%A7%84%E7%A8%8B/8837683?fr=aladdin.

[5]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生态化的思考[J].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6):50-52.

[6]王素玲.教育生态观与教育生态化[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4):1-51.

[7]袁许娜.当代教育生态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5):274-276.

作者简介:钟文艳(1981— ),女,汉族,江西分宜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