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一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研究

2022-03-22 03:00刘永飞
科技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摘 要:新课改的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合理、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实现了初一某班级学生文化课成绩的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D值与学生平时的课业成绩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此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失为对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评价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学生成绩评价

1 概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目的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早在21世纪初,国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政策和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对我国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2]。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3]。而且,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为学生未来生存以及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恰当合理的学业成绩评价结果能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然而,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如孙文兴等[4]子分析法在高职院校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应用,王桂清等[5]研究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大学生考試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钱浩韵[6]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等等。目前,鲜有综合利用相应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报道。我们将主成分分析方法[7,8]、隶属函数法[9]和聚类分析[5]相互结合,探索将其应用于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以期能够准确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有效评价和等级划分。

2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某中学七年级上、下学期某班级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和地理7门课程成绩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7-9]等统计方法,利用SPSS22.0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0],实现对该班级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各科课程成绩的变化

表1结果表明:该班级学生初一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的平均成绩均高于上学期,分别增加了8.23、25.10、6.13和23.81分;英语和政治的平均成绩两学期相差不大;下学期的生物成绩比上学期有所下降。综合说明,经过初一上学期的教学,学生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环境和各科老师的教学方式,下学期学业成绩稳步提高,而生物课的教学内容越来越细化,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成绩有所下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重视。

3.2 初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各科课程成绩的主成分分析

对初一上学期和下学期该班级学生的7门课程成绩进行主成分分析,表2结果表明:上学期可以选择两个独立的主成分作为成绩的综合评价指标,能解释总变异的77.8626%,基本代表了7门课程成绩的绝大部分信息;同理,下学期可以选择两个独立的主成分作为成绩的综合评价指标,能解释总变异的81.0483%,基本代表了7门课程成绩的绝大部分信息。

单指标的特征向量绝对值越大,在主成分中的作用就越大,各科成绩的特征向量见表3。第一主成分中每一个单指标均是各科学习成绩,该成分主要体现综合学习成绩,是主要成绩因子;第二主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语文、英语和政治成绩,是文科成绩因子。而且,上学期和下学期的结论基本一致。

3.3 初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

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每个学生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作为评级学生成绩的综合指标。计算上、下学期各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及权重值,进而得到每个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值D(表4)。D值是纯数值,其范围为[0,1],D值越大,综合学习成绩越高。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将每个学生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和较差5个级别,分别用A、B、C、D、E表示各等级(表5)。

表4结果表明:基于初一某班学生上下学期的各科成绩,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上学期有15名同学的综合评定等级为A(优秀),上学期有13名同学的综合评定等级为A(优秀),这与学生平时的课业表现基本一致。

表5结果表明:基于初一上学期该班级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该班级5个评价级别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077%、23.08%、23.08%、19.23%、3.85%;基于初一下学期该班级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该班级5个评价级别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00%、32.69%、19.23%、15.38%、7.69%。

4 讨论

4.1 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选择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各个学校均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中用于学习成绩综合评价的指标,虽然仅是每一位学生的文化课,即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历史7门课程的成绩,但是若要参照高等教育院校的学业成绩评价[4-7],需要再加入体育、音乐、美术、微机、劳动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的成绩。由于这部分课程的成绩,在平时成绩记载时资料信息不全,故本文仅以文化课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评价的示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需要采用教学中所有课程的成绩,才能综合判断出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和等级。

4.2 关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关于基础教育初中阶段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梁忱忱[11]基于因子分析模型对初中学生数学成绩进行评价,其主要基于数学不同题型的小题得分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其他的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多是针对高等教育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4,11]。本文中基于學生的原始数据科目成绩,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方法[5-9],实现对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评价,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等级。学生成绩等级的划分不直接体现学生总成绩,符合当前的基础教育的理念和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是对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风琴.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12):63-64.

[2]黄继敏.新时期新课堂新旅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1):3-5.

[3]郭佳.刍议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生物教学方法[J].智力,2020(25):3-4.

[4]孙文兴,王俊英,蒋励.因子分析法在高职院校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1):101-106.

[5]王桂清,欧阳万如,苑莹,等.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大学生考试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2):179-182.

[6]钱浩韵.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学生成绩评价[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4):21-24.

[7]赵英吕,张朝元.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学习成绩评价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8):20-24.

[8]王吉权,邱立春,王英,等.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13):25-31.

[9]彭智,李龙,柳玉平,等.小麦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4):638-645.

[10]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11]梁忱忱.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中学成绩评价应用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35-38.

作者简介:刘永飞(1988— ),男,汉族,河北盐山人,本科,中教二级,年级主任,研究方向:新教育教学理念研究。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