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022-03-22 14:04
山西青年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阶段教学模式

相 虹

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转变传统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要承担被动接受任务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进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热情,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在高校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促进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显区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够以更加主动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因此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堂中所学内容,更加精准的掌握专业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更加注重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高校教育中人才的可塑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高校培养阶段的重要性,因此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教育中能够促进先进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翻转课堂迎合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高校教育模式的颠覆作用,因此能够更加切合当前发展阶段市场对于人才的质量需求,迎合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高校教师需要逐渐弱化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转变为一种“引导作用”,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该模式之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灵活的语言引导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三)翻转课堂有利于创设更加契合的教学环境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辅助之下,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逐渐引入高校课堂之中,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但是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冲突制约了高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发展[2]。因此积极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加契合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便捷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二、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教学的三要素

(一)微课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长时间单元授课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以缩短教学时长为前提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适合快节奏的发展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能够学习的时间除了有传统的课堂时间外,还有较为充分的课余时间[3]。微课教学模式的存在,因其简短精悍的特点,具有更加广阔的适应空间,学生能够预先或者是在课后针对课堂上的教学重点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同时能够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一些工作中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于教师的语言引导以及各种先进教学设备的辅助,在众多因素的共同努力之下,可以营造出更加直观科学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有利的条件[4]。学生在良好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提高其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为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供条件。除线下课堂环境的营造外,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校教师还应该主动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辅助下教学环境的营造,利用视频点播、云储存等技术,为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得微课视频以及其他多种教学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通过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进而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翻转课堂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学活动安排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同时对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十分关键[5]。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本身,而是实现了更加广阔的拓展。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主要依靠教师组织,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将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通过为学生进行分组,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安排活动、掌握知识的效果。

表1 深度学习内涵分析(结果取向)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发展路径

(一)课前阶段

在传统教学模式过程中,高校教师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前阶段的重要性,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下,高校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间阶段专业能力的提高[6]。课程阶段的准备工作是为了更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7]。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流程协调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为其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只有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教学工作中突出教学重点,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更加充分的准备。

(二)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良好的课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之上,教师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微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配合以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出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环境。在课中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除要提高自身对于课堂活动的把控能力外,还需要注重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8]。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进而导致这些活动的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9]。因此在课中阶段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对于课堂环境的营造能力以及对于课堂活动的把控能力。

(三)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同样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的存在是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过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效果的提升十分关键,同样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有效提高课后阶段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高其微课等辅助性教学能力,精简优化微课的内容,同时注重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目的[10]。此外,教师还需要提高对于学生课下学习效果的关注,为达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好家访工作,提高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配合程度,进而实现家校双方共同努力下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因此注重课后阶段教师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的教学过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优化也十分关键,随着该模式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该有进一步的突破。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努力提高,同时还需要注重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对于先进教学设备的掌握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拓展其发展路径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优化当前发展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国家教育质量改革的效果,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阶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