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业思维和工程能力的融合

2022-03-23 21:52
项目管理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胜任泰勒项目管理

时代在发展,项目管理也在发展。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既定目标为导向、以在限定的工期和预算内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交付成果为成功标准的项目管理,已不能满足新项目场景的需要。未来成功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树立创业思维并具备工程能力,要能够将具有动态、不确定项目价值和动态、不确定的项目资源通过动态、可靠、高效的项目管理连接起来。

项目的本质实际上是联合相关方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些价值是从过去走向面向未来的,而不像傳统项目管理那样,是从过去走向到现在的。在传统场景下,项目是联结甲乙方关系的纽带,甲方提出需求,乙方满足需求,但在VUCA(Volatility ——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场景下,甲乙双方的角色边界模糊了,两者之间产生了角色纠缠,大家在多次探索和确认的迭代过程中明确彼此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责任:两者之间是合作创造价值的创业合伙人关系,而不仅是委托方和实施方的关系。

建立在预先设定的技术指标之上的质量标准不再是衡量项目成果价值的最终指标,取而代之的是项目成果对相关方而言的、具有时间跨度的综合价值;工期和费用也不再是衡量项目绩效的最终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对资金、材料等物质资源,以及对智力、品牌等非物质资源与对时间这种特殊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这些以往只有创业者才关注的事项,变成了项目负责人必须关注的事项。面向开发和创造的项目,以及面向规模和效率的运营之间彼此交替的程度正在加大,两者之间的工作边界和责任边界也在日益模糊,项目经理正在向项目CEO转变,其工作重点不再是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工作秩序,而是明确价值方向、确定合作原则和激发相关方的创新热情。

创业思维是成为项目CEO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项目CEO与一般创业者主要的不同点是其必须具备工程能力。每一个创意、每一项对价值的理解都会转化为能够可靠管理的微工程,这样才能保证创意不会变成昙花一现的点子,价值不会变成不切实际的设想。没有创业思维,就没有战略分析能力,但仅靠创业思维也不能成为胜任的项目CEO。在VUCA环境下,我们无法可靠地预测未来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只能对大趋势进行大致的判断,项目CEO需要能够按照战略方向开展一个个拆分,将其设计成具体、可控、可交付的工程并按照工程的方法将其完成。战略是相对长远的布局和策略,是将一个个具体项目汇总起来的积分,没有具体的项目,也就没有真正的战略,更谈不上战略落地。

诞生于一百多年前按照标准化作业方式进行管理的泰勒制在很多工厂管理中依然有效,甚至必要。按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说法,泰勒制使体力工人的效率提高了50倍。一个不精通泰勒制的管理人员是很难胜任智能制造现场管理的,因为再先进的管理机制分解到最后仍然需要具体的劳动。项目管理也是如此,无论是研发还是投资,到最后都需要明确任务、分配责任和按期交付,也就是说每一个项目到最后还是要落脚到按期、按预算、按照质量要求进行交付,传统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工程化项目管理能力依然是项目CEO们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战略就是坚定的价值观和一个个动态项目的组合。只会谋划战略的人,只能算一个参谋;只会完成战术任务的人,也就是个突击队长,这两者都不是一个司令官。在VUCA时代,卓越的项目管理人员既需要具备创业思维又需要具备工程能力,能够有效融合两者的项目管理人员才能成为胜任的项目CEO。

猜你喜欢
胜任泰勒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泰勒展开式在函数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展示不完美
星闻语录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